梦游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2011-02-17唐玲荣莫文斌李珺中国医科大学
唐玲荣 莫文斌 李珺 中国医科大学
梦游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唐玲荣 莫文斌 李珺 中国医科大学
梦游是睡眠异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目前国内对于梦游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少,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本文将对梦游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引发梦游的相关因素做介绍,并重点介绍遗传因素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梦游;影响因素;NREM异态睡眠;遗传;HLADQB1
引言
睡眠占据了人类约1/3的时间,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保障,睡眠质或量上出现的轻微改变都有可能严重影响健康。正常人的睡眠分为两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NREM分为四期:Ⅰ、Ⅱ期(浅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Ⅲ、Ⅳ期(深睡眠,慢波睡眠)。[1]梦游是一种觉醒异常,它常常发生在NREM睡眠中的慢波睡眠期(Ⅲ、Ⅳ期),现在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NREM异态睡眠。[7]NREM最常发生在睡眠时间的前1/3,梦游也多发生在这段时间内。梦游持续的时间可从几分钟到1小时不等,且醒后不记得梦游中发生的事情。梦游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行为,梦中行走仅是其中一种行为,还可以有上厕所,背诵等行为。[2]患者在梦游过程中的大多数行为是无害的,但也有报道称梦游中也会有危险行为。[3]
1 梦游的表现
梦游可以发生在人学会走路之后的任意阶段,它是儿童异态睡眠中最常见的一种。儿童中经常发病的占1%到6%,偶尔发生的占10%到30%,常见于4到6岁之间。[3,4]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游可能会逐渐消失,但有研究表明有约3%的成人也有梦游,且这些成人中绝大多(80%以上)是有儿童梦游病史。[4]表现有焦虑、惊恐、攻击性、癔症、自杀倾向,在儿童身上还会出现学习障碍、情绪调节障碍、和同学沟通能力下降等。伴随症状有图洛特氏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睡眠性呼吸异常(SD B)、偏头痛等。[1,5]
2 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梦游的诊断大部分依靠病史,一些实验室研究手段和多功能睡眠记录仪、EEG等对梦游的诊断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这些方法通常用来排除一些与梦游具有相似表象的病症和识别可能的诱因。[6]鉴别诊断主要是癫痫。[5]癫痫会发生短暂性的夜间行走,它与梦游的鉴别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EEG可记录到癫痫节律性发作性放电,还可以记录到发作间的异常放电,且通过其他方法检测到癫痫病灶;而梦游患者的EEG可记录到局部的慢的高尖波活动或普遍的高电压波活动,波形复杂的癫痫样发作。[2]梦游常发生在第一个睡眠周期的Ⅲ、Ⅳ期,癫痫则常可发生于睡眠任何周期的Ⅰ、Ⅱ期。[3]梦游中发出声音和不自觉动作是不常见的,而癫痫则常伴有尖叫和不自觉动作。[4]梦游者事后不会出现意识模糊,且梦游中不要叫醒,而癫痫则相反等。[5]治疗方法目前有催眠、提前唤醒、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有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丙咪嗪。[5]遵循正确的作息时间表休息、即时进行心理干预也是很有益的。[2]
3 影响因素
引起梦游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药物,如锂、唑吡坦、安非他酮,睡眠剥夺、持续性气道正压试验(C A PA试验,continous positive airw ay pressure trial)、应激、精神心理因素等。[5]但有学者认为,梦游是易感因素、启动因素和促进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仅其中一个或两个因素如酒精、压力大等引发梦游的可能性极少。(一)易感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二)梦游的启动因素,一般认为是那些能够使睡眠加深、睡眠“破碎”或者(和)使从睡眠中觉醒变得更困难的这类因素。它们能增加易感个体患梦游的可能性,主要有睡眠中SW S的比例增加、在慢波睡眠中的觉醒频率增加、超同步化的d e l t a波(HSDW)、睡眠剥夺、药物治疗、酒精、应激、发烧等等。(三)促进因素有[1]睡眠障碍性呼吸、[2]睡眠中腿周期性运动(PLM S)、[3]噪音、[4]触摸,法学文献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但是触摸的强度充足、时间恰好在人最易觉醒时。[6]
4 梦游的遗传因素
梦游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是否有关已经被很多人提出,且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梦游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简要列举以下具体论据:早在1980年有学者对80%的梦游家庭(除先证者之外家庭中还有一个或者多个患梦游的成员的家庭)进行研究,得出遗传因素使人更容易患梦游,但症状和特征的表达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的结论。[5]一项大规模的芬兰双胞胎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4]最新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梦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基因在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会有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症状。[7]
随着基因研究技术的进步,很多研究者试图去找到梦游的特定基因,有研究表明H LA-DQB1在梦游患者中35%为阳性,而在普通人中只有13%为阳性,结果表明特定的DQB 1基因与梦游有关。[3]影响梦游的基因可能有很多,并且即使是一个基因的异常,也会是复杂多样化的,研究梦游的基因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研究梦游遗传因素的方法有家庭研究和双胞胎研究,家族研究可以评估遗传因素在在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但不能证明遗传因素的存在;双胞胎研究通过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对某一特征的影响,因为对大部分特征而言,双胞胎的生长环境因素是一样的是目前研究者公认的,故在异卵双胞胎中某特征的差异就归于遗传因素。而用同卵双胞胎可研究环境因素对梦游特征的影响。还有动物模型也是研究基因的好方法,如果蝇等。[7,9]
5 展望
我国目前对于梦游案例报道和相关研究报道犹如凤毛麟角,国外研究者对这方面研究较多。文中的数据皆是国外的研究数据,可能并不适用于我国。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相信这发面的研究很快发展起来,给广大睡眠异常患者带来福音。
[1]Taheri S, Mignot E. The genetics of sleep disorders[J]. The Lancent N, 2002, 1:242-250
[2]Bharadwaj R, Kumar S. Somnambulism: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Indian J Psychiatry.2007, 49(2):123-5
[3]Lecendreux M, Bassetti C, Dauvilliers Y, et al. HLA and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sleepwalking[J]. Mol Psychiatry, 2003, 8:114-117
[4]Hublin C, Kaprio J, Partinen M, et al.Prevalence and genetics of sleepwalking: a 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J]. Neurology,1997, 48:177-81
[5]John R.H. A review of sleepwalking(somnambulism): The enigma of neurophysiology and polysomnography with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mplex partial seizures[J]. Epilepsy & Behavior,2007, 11: 483-491
[6]Mark R, Pressman M.R. Factors that predispose, prime and precipitate NREM parasomnias in adults[J].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07, 11: 5-30
[7]Cao M , Guilleminault G. Families with sleepwalking[J]. Sleep Medicine, 2010, 11:726-734.
[8]Dauvilliers Y, Maret S, Tafti M. Genetics of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sleep in humans[J].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05, 9:91-100
[9]Hublin C, Kaprio J. Genetic aspects and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parasomnias[J].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03, 7: 413-421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