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公路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2011-02-17李惠翔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作业生产

李惠翔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青海西宁 810001

谈公路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李惠翔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青海西宁 810001

公路工程是一种特殊工程。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关系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公路;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是一种特殊工程。其特点是产品固定而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施工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样式多,且多为露天、高空作业,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较差,不安全的因素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规律性差、隐患多,公路工程施工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高风险的行业就需要严格的管理。行业的特点和公路施工安全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关系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施工第一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本文浅谈一下如何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识别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后果的、违背人们意愿的意外事件。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1物体打击(包括高空作业时的坠落物)。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不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或安全帽不合格;在建工程外侧未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安全网不合格无准用证或破损仍然使用;“临边洞口”的防护不符合要求或物料器具在“临边洞口”位置随意放置等。

1.2高处坠落。“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定;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定;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定;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体检等。

1.3坍塌事故。土方工程中边坡不具备放坡条件,又无支撑或放坡坡度不符合规定;掏挖或超挖;坑边1米范围内堆土;坑边堆土高度超过1.5米;作业人员在坑边休息;雨季施工无排除坑内积水措施;挖土工人操作间距小于1.5米;大型模板工程的失稳坍塌等。

1.4机械伤害。物料提升机、塔吊、钢筋机械、电焊机、木工机械、搅拌机、打桩机械、手持电动工具、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无证使用、操作,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或“带病运行”。

1.5起重伤害。吊装时的吊点、索具不合理;卷扬机的启动或制动不平稳;构件凸棱部位绑扎未衬垫;卡子未按规定设置;选用的安全系数不符合要求;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机无超高、力矩限位器和吊钩保险装置等。

1.6触电伤害。架空线路下方未按规定搭设临建,施工作业或堆物;配电线路短路保护用熔断器的熔断体额定电流大于规定值;导线接头不符合规定;电工无证上岗;电工保护用品、用具使用不当;总配电箱(或分配电箱)未设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不符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要求;导线破损、老化,与器具连接松动,随意拖拉等。

1.7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及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三宝”及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作业人员入场没有按规定进行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容易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

1.8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存放、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2.现场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2.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现场作业是人、物、环境的直接交叉点,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随时随地活动于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随时受到自身行为和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人为的因素导致事故占80%以上。人的行为是可控又是难控的,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控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如何保证作业过程的合理与规范。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因此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激励人的安全行为和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

2.1.1 安全心理调适法。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引导员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顺心的事,要乐而自持,不能忘乎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丢得开,放得下,及时解脱困境。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具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2.1.2 奖惩激励控制法。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施工现场的安全涉及每个人,要搞好安全生产也要依靠大家。让员工参与各种安全活动过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参与决策,吸收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意见,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归属感、认同感,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达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对安全生产的好人好事进行奖励可采取评先进、发奖金、树立榜样等。对违纪者的惩罚,可采取罚款、通报批评、警告等。奖励和惩罚应按公平、公正、公开、从严的原则进行。

2.1.3 管理控制法。管理控制可采取政策规范的控制、安全生产权力的控制、团队压力作用等方法。在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项目部必须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任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实施控制的重要方式,强调安全生产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人知法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由于不懂法规而导致的不安全行为。要充分利用政策规范的作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章,建立、完善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

2.2控制人的不安全状态。由于物的能量意外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有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决策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因此消除设备(包括机械、设备、装置、工具、物料等)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系统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2.2.1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失误和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能自动发现并自动将其消除,从而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本质安全要求对人-机-环境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使系统中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保持物的良好状态和技术性能,对预防和消除事故,保障安全生产有现实意义。

2.2.2 装设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是在设备性能结构中保证人机系统安全,而给主体设备设置的各种附加装置,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转和保证在可能出现危险状态下保护人身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如:隔离防护装置、连锁防护装置、超限保险装置、制动安全装置、监测控制与警示装置、防触电安全装置、保险装置等。

2.2.3 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控制设备的最终因素是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通过技术手段缓解和通过人的管理加以改善。设备的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设备的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修停用等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的安全审查与验收;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安全运行的检查;维修保养、报废;安全检测、监控、检验和信息档案管理等。

2.3改善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仅要保护施工现场员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还要加强现场管理,在任何时间、季节和条件下施工,都必须给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作业场所,彻底改变脏、乱、差的施工面貌。生产作业环境中的适度、温度、照明、振动、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情绪。另一方面,作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

2.3.1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在施工实施阶段,根据要求设置道路、组织排水、搭建临时设施、堆放材料和设置机械设备、消防设施、围墙和出入口位置等。做到分区明确,合理定位。

2.3.2 安全警示标志。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的不同阶段,在危险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危险部位主要是指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机械设备加工、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阳台口、电梯井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位置等。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类型和、数量应当根据危险部位的性质,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

2.3.3 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围挡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围挡的材料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宜选用砌体或金属板材等材料,不得使用竹条、帆布、安全网等。要确保围挡的稳定性、安全性。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作业人员等,应当佩带工作卡。施工现场的进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网络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4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建筑施工活动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在特定空间进行人、财、物动态组合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来越多地的应用于施工现场,需要大量有着高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保障安全生产,除了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施工企业应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探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的办法和经念,指导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要强化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消除新的危险因素,使安全管理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使安全生产水平上一个台阶。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030

李惠翔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9.6 籍贯:重庆永川 工作单位: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职称: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作业生产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