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1-02-17灵石县第一职业高中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8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会计专业考核

孙 静 灵石县第一职业高中

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孙 静 灵石县第一职业高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会计专业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出现了知识结构不过硬,专业技能不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差等问题。鉴于中职生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就业的困难形势,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教学理念、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已变得极为迫切。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操作技能

从事职业教育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目前职业教育尤其是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直很关心,对中等职业教育下会计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也感到很忧虑。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必然是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而且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处理各种经济业务。近年来各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会计专业的人才需要量很大,但我所了解到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是毕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的。因此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我认为会计专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通过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的处理各项基本的经济业务,为毕业后从事实际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会计理论和操作基础。

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仍占主导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会计教育应该致力于学生会计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的中职会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中职会计教育已经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职业学校在会计教学思想、教育观念上,仍然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强调会计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导致会计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严重失调,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过少且流于形式,实践课上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做,在学校封闭的模拟实验室里根据陈旧虚假的教学资料闭门造车,专业知识与会计实际严重脱节,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受到制约,根本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缺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提供专业劳动力资源,输送具有实践技能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任课教师的建设具有特殊的要求。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他们本身就没有会计工作经验,只有理论知识基础,缺乏实践能力。有的教师自己都不能独立完成整套账务处理,更谈不上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的教育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程度,脱离实际,完全是纸上谈兵。可想而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欠缺是必然的。

(三)考核和评价机制单一、落后

考核和评价机制往往对教育教学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目前职业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仍然是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卷面的分数来鉴定学生和评价教师。而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多体现于操作过程而不是结果。传统的一锤定音式的考核评价模式必然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错误的导向,打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课程设置,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应确立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财会人才为目标。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差的特点和社会对财会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我认为可以合理缩减文化课比例,加大专业课尤其是实践课的课时,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课程,适当取消财务管理、审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加强珠算、点钞、手工记账、电算化及纳税申报等难度低操作性强的基础课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基层财务人员。

(二)完善实训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真正发挥实践课的作用

针对目前大部分院校实训实验室的资源设备老旧,实践课流于形式的现状,各职业院校应大力投入实训室的建设,增添先进适用的设施及真实完善的实训资料,最好能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和实训教材。使学生在实践课上真正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练就理论课无法练就的技能,真正发挥实践课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或开设校办企业,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真实的实践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专业知道得到充分应用,也能让学生更加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学习企业的文化,提到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学生就业的信心。

另外,鉴于随着电子网络的高速发展,纳税申报如今已经成为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学校教育还应该更新传统的纳税申报教学内容,除手工记账及电算化以外,还应为学生准备虚拟税务机构的网上申报环境,提供虚拟的企业纳税业务项目提供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和原始记录,为学生完成这些项目提供全流程的环境、素材和工具。通过电子报税操作,学生可以熟悉企业各种方式下的办税流程,来实现工作项目的仿真训练。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

培养人才的关键是师资力量,要真正保证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是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针对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解决:第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与企业联系,从企业聘请一些财务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到学校与教师进行交流,组织专业技能讲座。使教师在校内就能接受真实有效的技能培训。第二,加强对学校教师要求的力度,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当然目前很多人认为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的观念并不十分准确,学校首先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动手能力的现状,应积极实行灵活多样的培训、进修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在职教师的教育,创造条件让青年专业教师到工厂、企业、实验室,进行实践锻炼,让他们将实践的技能带进学校、带进课堂,带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

(四)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制,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

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掌握。于是出现了很多学校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进入社会和企业后,由于理论和实际脱节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而被企业淘汰。因此,现代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应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考试的方法可以更灵活多样,内容也应该更丰富,尽可能多的与会计实务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传统的考试环节的基础上,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会计技能大赛,考察学生的珠算、点钞、记账、报税、电算化等的能力。与之相结合,学校还可以将会计相关的资格证纳入考核的范围,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一线的,根据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格证书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能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更接近企业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就具备了上岗的硬件条件,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更利于学生尽早就业。

总之,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好的解决现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培养一批“能操作,会管理,懂技术”的实用型人才。

[1]程玉民,王维鸿.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3:44~47

[2]周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探讨[J].科教文汇.2007(12):22-23

[3]华道青.高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职教通讯.2006(11);44

[5]唐淑文.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2006.12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8.175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会计专业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