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郊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
2011-02-16杨丽波
杨丽波
(西宁市水土保持工作站,青海西宁810001)
1 基本情况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在青海省乃至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西宁市城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尤其是西宁周边23条灾害性沟道,山高坡陡、植被稀疏、沟谷发育,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各沟道下切较深,滑坡、崩塌随处可见,每当暴雨来临,洪水泥石流泛滥,对城市公共设施、道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西宁市的社会基础,阻碍了经济发展。以瓦窑沟为典型的城郊小流域沟道治理初见成效后,省、市政府领导对西宁市城郊沟道的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厅、局研究部署城郊小流域治理的方案,在2003年6月5日市政府近期重点工作专题会议上,重点安排了沟道治理工作,紧扣城市水保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全面整治市郊23条沟道,以沟道治理为重点,坡面生物措施和沟道工程措施相结合,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拦蓄泥沙,固沟护坡,初步达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效果,改善城市环境、气候,减少灾害发生,实现小流域初步治理的目标,最终使城郊小流域沟道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以促进西宁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和谐统一这一最终目标。
西宁市城郊沟壑密布,地形破碎,植被稀疏。市区总面积350 km2,而市郊23条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280 km2,占市区总面积的80%,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和重力侵蚀为主,风蚀次之,年土壤侵蚀总量在68.5万t左右。由于地质条件差,土壤质地疏松,加之植被稀疏,因此侵蚀集中发生在坡面和沟道内。坡面土壤侵蚀强度一般在5000 t/(km2·a)以上,侵蚀强烈,致使坡面不断被蚕食,逐渐发展成为纹沟、细沟,直至发展成为切沟、冲沟,表层土壤剥蚀严重,区内有大量红土裸露,土地贫瘠,土地生产力低。区内沟壑密度为3.2 km/km2,沟道侵蚀强度一般超过8000 t/(km2·a),沟岸扩张、沟底下切、沟头前进速度很快,造成沟壑面积不断扩大,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表现在土层变薄、石地增加、土壤退化、肥力降低,并加剧了洪涝灾害,汛期各沟道洪水、泥石流灾害频繁,严重时往往冲毁工程,淤积渠道,淹没农田,毁坏城市交通、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区,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的巨大损失。据有关史料记载,西宁地区较大的洪水、泥石流灾害发生有几十起之多,冲毁大片土地、林木、房屋,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
2 沟道治理情况
根据西宁市总体规划中“绿化美化西宁,提高城市品位”的要求,坡面生物措施主要依托南北山绿化工程、大南山绿色屏障建设工程等生态绿化工程,水务水保部门主要以沟道工程措施为主,在沟道内修建谷坊群,防止沟道下切、沟岸崩塌和洪水、泥石流灾害。
西宁市城郊以沟道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开始于1998年。按照省、市领导“关于加快整治西宁周边23条灾害性沟道,减少沟道对西宁地区洪水灾害威胁,改善西宁周边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西宁市城郊水土流失的成因及现状,我们把沟道治理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头戏,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沟道治理工程建设,先后对西宁市城郊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的23条沟道开展了逐一治理。目前,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7.8 km2,共修建大小谷坊群800余座、排洪渠涵 5.29 km,造林 7498.23 hm2,种草 1382.37 hm2,封育15899.4 hm2,其中治理标准较高的有6条沟道,其余已治理沟道均达到初步治理的程度,已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目标,有效控制了危害城市的洪水、泥石流灾害,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
3 治理措施技术体系
西宁市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其总体水土流失特点是:梁峁起伏,坡陡沟深,面蚀、沟蚀均很严重;面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和荒山荒坡,沟蚀主要发生在坡面切沟和幼年冲沟以及沟头部分。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特点和地形地貌特征,小流域治理坚持沟坡兼治,综合治理,形成梁峁坡、谷坡、沟头、沟道梯级防护体系。
(1)梁峁坡。地形较完整,上部大都干旱缺水,配套水利设施无法顾及,因而缓坡以梯田整地营造乔灌混交林为主,陡坡以水平沟(阶)、鱼鳞坑整地种植灌草为主,形成第一道拦截径流防线;结合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在一些有水利配套设施的流域梁峁坡中下部以高标准整地营造绿化林,林种以具有一定价值的速生林和经济林为主,近城坡面以观花林和绿化林为主。
(2)谷坡。谷坡地形破碎,是径流形成的主要源地,侵蚀以片状、网状、细沟状为主,因而以修建反坡梯田、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进行造林种草为主,形成第二道防线。
(3)沟道。在各流域的主沟道修坝拦洪淤地,兴建控制性沟道拦挡工程;侧、支、毛沟多为强侵蚀冲沟,以修建石谷坊群为主或营造固沟防冲林,防止沟道再发育,巩固沟床;对于深入梁峁的沟头发育的沟道,采用乔、灌、草、埂、池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防止沟头前进,形成控制性工程与一般工程,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第三道防线。
(4)在深山区有用水困难和条件艰苦的远郊农村,建设小型库、坝、塘和集雨利用工程,做到蓄、淤、排、灌相结合,解决人饮困难,发展小片水地、水保林。
4 治理成效
4.1 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科学布设各项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了结构合理、功能稳定、效益显著的坡面工程与沟道工程相补充的立体型全方位水土保持防治体系。通过坡面生物措施和沟道工程措施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大大提高了土壤的涵养功能,减少了地表径流,有效遏制了沟道下切和沟岸崩塌,达到了泥不出沟、水不下山,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据推算,沟道工程每年可减少入湟水河泥沙53.0万t。同时,工程建成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流域内自然修复的能力增强,地面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9.78%提高到治理后的70%以上,区域生态环境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大大地改善了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从根本上提升了城市品位。
4.2 防洪减灾体系初步形成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沟道治理结合河道治理,使城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有效抵御了多次强降雨的考验,凡治理过的沟道没发生任何灾害性生态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沟道治理工程从根本上消除了洪水、泥石流对下游城镇、道路、厂矿企业的危害,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老百姓誉为执政为民的实事之一。最为典型的是瓦窑沟流域,治理以前该沟连续降雨超过10 mm就成小灾,超过30 mm就成大灾,给分布与居住在这一带4条街、6所学校、2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1万多人带来多次灾难。1973年7月11日泥石流冲垮解放渠,毁坏房屋74间,造成危房1000余间;1979年9月3日泥石流致使58间房屋倒塌,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5万元;1997年8月5日泥石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1999年该流域被水利部和财政部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后,通过实施“上治、中挡、下排”的坡面与沟道相结合的综合治理,遏制了沟道侵蚀,减少了沟道泥沙的输出,提高了土壤拦蓄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疏浚工程建设,提高了防洪标准,使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一条宽敞的道路,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今的瓦窑沟已旧貌换新颜,瓦窑沟人民从此告别了担惊受怕的历史。
4.3 积极探索和实践,打造精品小流域,为市郊小流域治理树立了典型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和实践,打造精品小流域,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西宁市北山小流域。作为市郊一个较具典型性的小流域,北山小流域集中反映了我市城郊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治理中流域各项措施的建设以基本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为目标,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体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在规划上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在实施上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互动机制,在流域建设中涌现出了多家绿化单位和个体承包户,形成一个大家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各省(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了绿化区,一些个体承包户则以租赁、承包等形式参与荒山治理。通过建设,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自然景观得到改善,有的绿化区成了西宁市民游览、休闲的风景地,尤其是茶园经济的兴起,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是在实施中突出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三大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实行封禁治理,依靠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在浅山及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基本农田,实行退耕还林,加强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适当的生物和工程措施,有效发挥林草植被及沟道工程措施的生态保护功能,控制侵蚀,美化环境。四是在治理效果上改善了人居环境,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北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实施及推进,也为市郊小流域治理提供了经验,树立了典型。
5 主要做法
(1)积极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加大沟道治理力度。由市政府统筹全局,各个项目紧密衔接、配合,按照省、市领导关于加快集中治理西宁周边沟道,切实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的要求,项目建设以城市防洪安全为中心,南北山绿化、蓝天碧水等工程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互依托、分头实施,共同治理水土流失,真正体现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唱戏”的工作格局。针对流域内沟道侵蚀严重,洪水、泥石流灾害频发的特点,在沟道内集中布设谷坊群工程,结合下游疏浚工程,形成了沟道防治工程体系,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剧,减免了洪水、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了下游工矿企业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了一道有力的防线。
(2)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因害设防,加快沟道治理步伐”的原则,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沟道治理工程规划,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对项目区进行实地勘测,认真调查,以切实改善项目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在把握总体治理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在治理中,我们始终坚持“四个结合”,即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保水与保土相结合,治理与封禁相结合,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相结合,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确定不同的治理模式。坡面治理以工程造林和种草为重点,采取高标准水平沟、鱼鳞坑或穴状圆形整地;沟道治理以谷坊群、淤地坝和沟头防护等工程措施为重点,建立从上游到下游层层设防的立体防护体系。
(3)完善规划,加强衔接,努力以西宁总体规划中生态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为目标。为全面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西宁市政府在《西宁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西宁市防洪规划》和《西宁市城郊重点沟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规划》、《河道泥沙治理规划》、《南北山生态灌溉水源工程规划》等,并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实施,到目前为止,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城市园林、南北山绿化、防洪建设,使西宁市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了“水利水保部门搭台,政府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雏形,从根本上提升了城市品位,为市郊乃至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4)在沟道治理中坚持综合治理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特别是在瓦窑沟、大寺沟和小西沟3条沟道的治理中,在出山口以下到入湟水河口段的疏浚工程采用暗涵,既保障了泄洪安全,又使暗涵顶成了一条宽敞洁净的道路,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改变了治理以前脏、乱、差的状况,方便了两岸居民的生活,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5)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水土保持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增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危机感,使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在我市这样一个自然环境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仅是主要的环境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流失防治、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6 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市小流域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部分沟道的治理达到了初步治理的目标,但是随着我市城区建设的发展、延伸,治理面积在逐年增大,治理工作受制约的因素还在增加,今后治理的任务还很艰巨,小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治理投入不足,治理的标准还不是很高;二是项目建成后的后续管护资金不足和治理后二次破坏后的补偿机制没有建立;三是没有建立起项目建成后及时转交给项目区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再建设、维修管护的制度;四是监测、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五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人员明显偏少等。
鉴于上述问题,我市在小流域治理中要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根本目标,围绕沟道工程建设、小流域生态修复建设和水土保持法制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水平,确保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1)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这几年通过各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建设,城郊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是远山地区还存在着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植被覆盖度不高等问题,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
(2)转变管理方式,巩固管理成果。目前已治理的沟道大部分由水务部门自己管理,与受益区群众和受益地区的利益脱节,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局面。建议把已治理的沟道逐步移交给该项目区管理,形成受益地区和群众共同参与、全民负责的管理模式,巩固治理成果。
(3)设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专项资金。水保项目实施后,项目无后期管护、维修资金,致使有些项目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建议各级财政设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资金,并纳入年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