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陶瓷产业软实力的培育
2011-02-16张纯周杰丽
张纯 周杰丽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0引言
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的,一般将其作为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于1990年提出的。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近年来,国内对软实力的研究出现了一股热潮,并开始从国家层面向区域、城市、企业层面延伸。在国家软实力之外,派生出区域软实力、城市软实力、企业软实力等衍生概念,但都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对产业软实力的提法则很少见。实际上,产业实力本身也有硬、软之分。它不仅表现为技术装备、资本、人员规模、产业布局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而且也包括组织模式、科技能力、管理能力、产业文化、社会公信度等构成的影响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软性要素。所谓产业软实力,是指产业在长期的建设、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产业硬实力为基础和依托,基于自身性质而产生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机制、产业文化、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意识、自身形象、内外部环境和谐度等所产生的一种非物质力量,对内表现为从业人员的精神风貌、理念和责任意识,对外则表现为行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也就是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1 江西陶瓷产业软实力的基本分析
江西是我国生产陶瓷历史最早的省份之一。自唐、宋以来,江西陶瓷一直处在全国陶瓷大省、强省地位。除闻名于世瓷都景德镇外,江西陶瓷还包括黎川的日用陶瓷、高安的建筑陶瓷、萍乡的工业陶瓷等。2010年,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工业陶瓷在国内产区排名尽管没有前移,但占比显著提高,同比增幅是众多省份中增长最大的省份之一;建筑卫生陶瓷也随着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总产量近4亿平方米,完成税收超亿元。同时,软实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广东潮州、佛山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区域品牌影响力较大,但缺乏基石,市场吸引力相对较弱
江西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景德镇的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高温颜色釉、雕塑瓷,以其高超的手工技艺,精湛的工艺造型,绚丽的装饰艺术,神奇的烧炼技术,充分体现了景德镇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陶瓷产品中的瑰宝。黎川的耐热瓷、高安的建筑瓷、萍乡的电瓷和化工用瓷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是,区域品牌必须有一批在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企业及品牌支撑,区域品牌才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江西陶瓷产业缺乏一批像建筑陶瓷的唯美、东鹏,日用陶瓷的三环、伟业的国内知名品牌,更没有与英国的“皇家道尔顿”、日本的“诺里塔克”、德国的“罗森塔尔”、法国的“哈瓦龙”等国际知名品牌齐名的品牌,区域品牌缺乏基石。正是由于缺乏区域品牌的基石,使得江西陶瓷产业除个别领域因不需要企业品牌作支撑的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外,其他领域市场吸引力相对较弱。
(2)缺乏协调各类资源整合机制,产业整合能力较弱
江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陶瓷产业的发展,景德镇成立了瓷局和陶瓷工业园管委会、高安有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黎川设立了瓷局等政府机构,负责陶瓷产业发展的协调和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企业的行为更多需要自我约束、行业约束。然而,迄今江西省还没有围绕陶瓷成立行业协会,景德镇、黎川等地虽有行业协会,但协会的功能定位、发挥机制等都不健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
(3)企业家群体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做大做强的意识和能力
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稀缺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即厂长(经理)或董事长(首席执行官CEO)。广东潮州、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相对较好与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造就了一大批开拓进取企业家。而江西尽管企业数量与广东两地相当,但主营业务收入与他们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企业家群体,企业没有做强做大的冲动、勇气、能力。
(4)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形成,但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
从区域创新体系构成角度分析,江西是目前国内陶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最为健全的区域,不仅有以陶瓷原始创新和陶瓷创新型人才培养见长的国内唯一一所陶瓷专业本科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国家陶瓷知识产权中心等一批研发、服务平台均落户江西。近年来,江西陶瓷科研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批有较强市场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但在江西省内应用不是十分理想,而在广东等地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特别是,江西汇聚了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专业创意、设计人才,人才数量和水平都堪称国际一流,但设计应用却落后于国内许多区域,究其原因,就是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创新动力、能力均不足。
(5)产业体系虽然较完善,但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极不平衡
江西陶瓷产业体系相对较完善,从原料采掘到成型、烧成,从色釉料供应、机械装备制造到物流服务体系一应俱全,但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极不平衡,产业配套能力整体较差,体现在:原料供应没有实现集中化,更谈不上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也不高;色釉料供应只能满足少部分产能需要,大部分要依靠潮州等地供应;花纸产能、制造水平也难以满足需要;机械装备整体水平非常低,所生产的装备只能满足作坊需要。
2 江西陶瓷产业软实力的培育
(1)以围绕培育企业家队伍文化土壤为核心,培育产业文化
江西与中部地区许多省份一样,缺乏培育企业家文化土壤,陶瓷产业也不例外,缺乏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崇尚个性发展、锐意进取、敢闯敢干的崭新的文化氛围,一是要破除“唯官为尊”、“重官轻商”的陈旧意识,树立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市场经济的舵手的思想,使得企业家成为社会最令人羡慕和向往的职业之一;二是要破除只有官员才是人才的观念,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企业家是杰出人才的观念;三是要大力弘扬以创新、冒险、求实、追求卓越等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四是通过挖掘典型并大力宣传典型,制定行业诚信制度等措施,培育诚信文化;五是挖掘江西陶瓷产业文化的内涵,找寻江西陶瓷产业软实力之源。
(2)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产业创新力
产业创新力是指产业运行过程中的体制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是其最具活力的因素,是产业发展最本质的表现形式,也是产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江西陶瓷产业创新力最关键的是技术创新能力,鉴于高校和研究开发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强、企业较弱,创新体系相对完善等特点,我们应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运营提高产业整体技术创新力,因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有效发挥各方优势,整合资源,在攻克共性技术的同时,形成行业良好的竞合文化。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契约为约束、本着“政府推动、自觉自愿”的原则加以构建,决不能“拉郎配”;二要战略联盟要形成良好的运营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合作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经费筹集机制等等;三是联盟要真正以企业为主体,真正做到企业既是参与者,更是决策者、执行者。
(3)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行业协会在产业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在战略规划制定、行业规制建设、产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对外行业协会不仅是一个形象代言人,还是一个对外沟通平台;对内行业协会既是竞合机制的设计者、仲裁者,更是产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产业聚合的平台。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上述作用。江西陶瓷行业协会目前正在筹建之中,期望行业协会能够通过有效运营,实现在规制建设、文化建设、战略制定等诸多方面作用。
(4)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应地,一些过去一度被我们忽略的问题,逐渐地浮出了水面,品牌的问题是其中之一。“世界加工厂”、“中国制造”这些曾经让我们无比自豪的字眼,如今却带有了许多尴尬的意味。历史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世界的商业浪潮中真正拥有话语权,仅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低附加值的加工出口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发展中的江西陶瓷产业决不能步人后尘,应该着力打造企业品牌,通过一批企业品牌,实现区域品牌新的飞跃。围绕区域品牌加强企业品牌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作用。政府是区域品牌管理与营销的最主要推动者,政府一是要在行业协会的协助下,制定有关管理区域品牌的法规,依法建设和提升区域品牌;二是要通过统筹制定区域品牌管理的制度及长期战略规划,加强区域品牌的管理,防止区域品牌的滥用;三要积极鼓励和扶持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领先企业加快企业品牌建设和提升的步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创省级名牌到国家级名牌再到世界级名牌,同时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区域品牌的建设中,在集群内形成品牌梯队;四要利用政府公信力,加强区域品牌的宣传工作,扩大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树立区域品牌的良好形象;五要积极开展文化营销,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名胜古迹等元素与产品之间的联系,开展文化营销活动。行业协会是区域品牌具体的管理与营销者,行业协会一要制定区域品牌的使用章程或规定,监督区域品牌使用者在经营过程中遵守区域品牌的管理规定;二要制定一整套行业标准,为生产者提供产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三要建立质量反馈追踪系统,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三要进一步规范区域品牌的商标、印制、广告、宣传等,以便树立统一的区域品牌形象;四要积极组织、引导、协调和管理企业的促销行为,通过举办或参与各种展会、洽谈会等,组织企业联合开展市场营销、公关等活动,从而形成营销区域品牌。企业既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主体,又是区域品牌的受益者和实践者,企业在品牌建设中一是要认识到品牌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把品牌建设贯穿企业各项工作之中;二是要克服“打造品牌=打造名牌”、品牌建设工作围绕着具体业务打转、品牌建设的第一阵地在营销环节等错误的倾向和认识;三是制定好品牌建设战略并切实执行。
1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社会科学,2010(5)
2李正治,杨洪泽.区域软实力概述及其提升对策实例探讨.商业时代,2011(3)
3金周英.从国家软实力到企业软实力.中国软科学,2008(8)
4王瑞祥.关于行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企业文明,2010(2)
5张纯,李海波.我国陶瓷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完善.中国陶瓷工业,2007(6)
6张纯,吴芹,万幸.基于竞争能力提升的我国陶瓷行业的品牌建设.中国陶瓷,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