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探讨

2011-02-14胡志道

治淮 2011年9期
关键词:洪泽湖巢湖淮河

胡志道

对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探讨

胡志道

历史上淮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道,洪涝旱灾频繁,黄泛之害更是惨痛,流域人民深受天灾人祸之苦,生活极度贫困,逃荒要饭成为当时部分人民的生活手段,社会经济十分落后,无力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党和国家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立即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治淮运动,使淮河迅速走上了新生和蓬勃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治淮六十年,治淮总投入239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13913亿元,本益比1∶5.8。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流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基本告别了贫困,正逐步向小康迈进。过去淮河这个全国屈指可数的贫困地区,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及能源基地,充分体现了治淮的成效。但这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我们应看到,不管治淮成绩多大,目前淮河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忧,需要治淮人去面对和解决。

一、洪水问题

治淮成就,首先是大大提高了淮河的防洪能力,这是一件幸事,但如何摆脱淮河中游的泄洪困境,如何寻找一个淮干进入洪泽湖的良好泄洪环境,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尽管目前淮河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淮河中游泄洪的外部环境并未根本改变,令人担忧。笔者认为当前淮河中游最突出的问题,是应尽快解决好其泄洪的困境,由于洪水走不了,导致中游河道汛期长期在高水位运行,洪水威胁较大,同时也导致沿淮长时间关门淹的局面,造成淮北多年来的排涝困难,涝情严重,这个问题亟需解决。去年四月温家宝总理来安徽视察,到了淮河,要求做好几件事,其中就特别点到了这个问题,提出“要解决好淮河中游的下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深入了解形成中游泄洪困难的原因,只有把根源找到,才能找到有效的办法。笔者认为根源有三:其一是上游洪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对中游的洪水压力犹存;其二是洪泽湖水位太高,下游的泄洪出路还没有根本解决;其三是中游淮河自身的泄洪功能太差,泄洪十分艰难。因此,淮河中游长期处在上游洪水下压、下游高水位上顶的不利局面下,加上自身的泄洪功能先天不足,困境是必然的。为此笔者提出几点解决办法,首先要尽量拦住上游洪水,多找一些能拦洪水的新地方尽量拦住,如桐柏山的洪水直逼淮干,影响特大,出山店水库应尽快上马。出山店水库于20世纪50年代规划在册,因各方认识上的差距,大半个世纪未能上马。目前虽建设规模上尚存分歧有待协调,但各方认识渐近统一。希望这个对淮河干流有直接影响的重大工程能尽快实施,并发挥其独特作用。为此,出山店水库不仅要服务于当地,同样要为干流作出必要的贡献。为实现承担干流更多减洪任务的目标,库容应做得大一点,标准应做得高一些。除此之外,对于已建的水库,也应进行研究,对一些对干流影响较大的水库,只要技术条件允许,投资又不大的情况下,可进行扩建或多级开发,以多拦洪水,减轻淮干洪水压力。

加大规模后的出山店水库以及老水库的扩建工程,其工程投资拟由国家承担;其为扩建而增加的淹没损失,如国家投资确有困难,可考虑采用防洪保险的办法来解决;对其为淮干超额减洪而新扩大的淹没损失,可按实际发生,用一次赔一次,费用由中下游地区按收益大小分担。

在此基础上研究临淮岗工程再次拦洪作用,并调整行蓄洪区,利用部分行蓄洪区蓄洪,尽管部分群众失去了耕地,但获得了更多的水面,粮食损失水产补,只要政府积极引导,给予政策、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它对行蓄洪区改造来说将可以摆脱多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走出一条较为彻底的带有革命性的新路子。对于解决淮干中游泄洪困境来说,也是一条极为有效的措施。这样就能让上游水库未能拦蓄的洪水在临淮岗再次拦蓄下来。可赋予临淮岗新的使命,修改规划设计,补充实施。经过这样的梯级拦蓄,淮河上游洪水将会得到较好地控制,对中游的威胁将大大降低。

其次是降低洪泽湖水位,让中游洪水能泄得下。降低洪泽湖水位首要是尽快开通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该工程采用深槽式,其规模拟扩大到7000~9000m3/s,并在洪泽湖兴建深水闸,只要入海水道扩建到7000~9000m3/s,并降低洪泽湖泄洪门槛,就能让洪泽湖洪水位在很短时间通过洪泽湖深水闸及深槽入海水道降下来。只要精心调度,根据天气预报就能提前迅速地降低洪泽湖水位,使淮河中游有一个较好的泄洪环境。同时它也有利于解除洪泽湖高水位期上中游洪水下压给洪泽湖带来的洪水威胁。在中游泄洪取得有效进展之后,如果上中游洪水有逐步终止的趋势,也可逐渐关闭洪泽湖泄水闸进行蓄水,以弥补洪泽湖蓄水的不足,以充分利用上中游的退洪,使洪水资源化。所以短期择机降低洪泽湖水位不仅有利于中游泄洪,对下游来说也是有利无害的措施。该方案不打破现有防洪规划的框架,只要加强科学调度就可以实现。中、下游各方只要换位思考就一定能取得共识。为了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建议设立一个跨省际的调度机构,以确保调度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三是改善淮河自身的泄洪条件,建议淮河中游局部进行必要的切滩拓宽,之后,在下段出口进行改道,即将冯铁营打通,直接泄入洪泽湖,并相应整治出口溧河洼湖段,以确保淮干顺利泄洪。同时封堵、截断冯铁营以南、潘村洼以下的淮河干道,这样淮河蚌埠闸以下河道将缩短50~60km,约占该段河道长度的1/3,将加大蚌埠闸以下洪水比降,因而就可以大大改善尾段的泄洪条件,泄洪流量必然加大,只要尾段泄洪流量得到加大,蚌埠闸的落差就会加大,就能带动闸上的下泄流量。虽然淮干尾部改道可能加大洪泽湖的洪水压力,但只要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及洪泽湖深水闸相继完成,其压力也就不存在了。笔者也曾考虑,是否在冯铁营开一个分洪道,为淮河分一部分洪水(保留原淮干入洪泽湖的尾段河道)。这样做短期虽有一定效果,长期却存在较大隐患。因为淮河进洪泽湖尾段泄洪功能太差,小水年淤积严重,靠大水年冲刷而维持多年的弱平衡生存下来。一旦大水年在冯铁营分洪,尾段干流流量就会骤然减少,流速必然快速放慢,泥沙必然快速沉积,这就会人为地打破这种弱平衡,尾部河道就会淤多冲少。特别是大洪水年,上游带来大量泥沙,水的容重加大,更是要加速沉积。多年如此,必然使尾段河床逐年淤积抬高,使泄洪功能本来就很差的河段更加萎缩退化。尾部入湖河段泄洪功能越是退化,越是要求冯铁营分洪。这就掉进一个“冯铁营越是分洪,入湖段淮河越是淤积,淮河入湖段越是淤积,越是要求冯铁营更大分洪”的恶性循环怪圈。长此下去,分洪道及淮干尾段河道的泄洪功能将逐年萎缩退变,导致淮干水位逐年抬高,将给淮河泄洪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因此笔者建议,淮河在冯铁营彻底改道,切除冯铁营以南淮干尾部近似盲肠的河段,这可能是一种一劳永逸的做法,值得探讨和研究。当然淮河入洪泽湖是在冯铁营分洪,还是在冯铁营改道事关大局,需要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包括出口溧河洼的整治)来确定。其试验必须反复多次甚至数十次(模拟淮河大洪水年大泥沙量在洪泽湖高水位的情况下数十次分洪),以检验两方案各自带来的对淮干入湖段的累积影响。笔者认为“改道方案”因割除了淮干入湖一段“盲肠”,开辟了一条直接、快捷入湖的通道,将会是积极、彻底、肯定的方案。而“分洪方案”因保留了原尾部约80km近似盲肠的河段,不仅不能改变其泄洪功能脆弱的原貌,未能铲除淮河尾段泄洪不畅问题的根源,而且还可能因为分洪,人为地骤然大量减少流量,使流速快速降低,加快泥沙在该段河道的淤积,导致其尾段淮干泄洪功能加速萎缩退化。淮河入洪泽湖在冯铁营改道,虽切岗工程艰巨,但方案简捷彻底,施工技术也不复杂,关键要认清规律,形成共识,早下决心。

二、干旱问题

淮河水资源贫乏,仅就淮北地区来说,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足800mm,由于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有效水资源少之又少,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大大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流域内干旱威胁较大。根据统计资料,2000年来淮河水旱灾害的频率几乎相当(水灾略高于旱灾),频繁旱灾给流域人民造成的损失和伤痛是有史可查的。因为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如果我们把水的问题解决好了,淮河的农业就有可能获得很大的突破,如果淮北的旱粮改水稻,产量将会成倍的增加,但是缺水成为关键问题,当然,北部气温较低也是一个因素,但是农业技术已有很大突破,耐寒水稻很多,东北、山东南四湖能用的稻种,淮河流域也可以使用,需要政府加大宣传,逐步改变淮北农民的种植习惯。只要农业用水解决了,认识提高了,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推广稻改,淮北变江南绝不是梦想。

解决干旱,首先要珍惜自身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温总理针对治淮提出:“水要留得住,泄得下,用得上”。根据这个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如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它不仅要控制洪水,使洪水资源化,还应该控制水资源,把中上游有限的水资源尽最大可能控制、利用起来。研究调整行蓄洪区的布局和应用,利用部分行蓄洪区蓄水,既解决洪水问题,又解决用水问题。同时还需要精心调度蚌埠闸,它不仅可以控制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流失,还可以较好地补充淮北地下水的应用。只要有水,我们用水就主动,不能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把宝贵的水资源放走。当然光靠临淮岗控制一点水资源难以解决淮河的缺水问题,还需要大量引用外水来补给。一条补水路线是现在的南水北调东线,它可以解决蚌埠以下地区的用水。蚌埠以上拟另行开辟一条南水北调的通道,即以往称之为引江济淮工程,从长江到巢湖途经派河源头,穿过江淮分水岭把水送入淮河流域,必要时还可以抽水到淠史杭大潜山总干渠,缓解淠史杭尾部供水不足的困境。笔者认为引江济淮工程具有很多无法取代的优势,一是引江济淮可充分利用凤凰颈大站,投资较少,同时长江进水口较高,抽水扬程较小,水费成本较低;二是通过巢湖,可以大大改善巢湖的水质,有利于巢湖区域的生态与发展;三是有利于巢湖市、合肥市、六安市沿线城乡工农业用水需求。其中特别突出的优势是对巢湖的影响。巢湖旱年冬春季枯水位一般是5.5~6.5m,水深很小,大部分水域水深一般仅有1.0m左右,只有湖中心小面积的深水区水深可达2.0m,因此鱼类的生存空间很小。如果周边污水向巢湖排放,水质污染浓度加大,鱼类的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导致鱼类缺氧死亡,鱼类大片死亡进一步加大了巢湖的次生污染。每遇干旱年份,巢湖水位较低,进入春夏季节,气温升高,湖边死鱼随处可见,严重污染后的湖区蓝藻成片,臭气冲天。如果通过引江济淮工程,冬春季把巢湖水控制到正常水位8~8.5m,就会大大改善水质,即使周边污水进入巢湖,其浓度也大为稀释,鱼类也不至于大片死亡,次生污染也不会发生,将会起到“以灌除污”的双重效果,有利于改善巢湖的生态环境,这对东移滨湖地区的安徽省会合肥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去冬今春淮河干旱甚为严重,干旱程度达50年一遇,淮北及淮南受旱面积一度达到2437万亩,经抗旱及春季降雨的作用后,受旱面积有所减少,但仍有1020万亩。4~5月以来,天气异常,高温少雨,干旱形势尤为严峻。严峻的旱情无疑给午季作物的扬花、孕穗、灌浆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由于淮河流域的自身特点以及气象日益恶化的趋势,今后淮河发生像去冬今春这样的干旱将可能成为常态。为此,我们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遵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如淮南丘陵区应大搞群众性的蓄水工程,兴建子母塘、子母库,塘库联运,相互调节,把当地的水资源尽最大可能控制起来;在淮北平原通过蚌埠闸有效控制和补充地下水,大量发展井灌、喷灌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争取达到小旱免灾、大旱减灾的效果。

三、关于淠史杭工程问题

淠史杭灌溉工程于20世纪50年代由淮委规划,60年代开发应用,直到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我国第一个乃至世界也少见的最大的人工开发的大型灌区,举世闻名。淠史杭工程成功的规划与实施是治淮事业的一项伟大成就,它彻底解决了江淮丘陵区1000余万亩的农业用水,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吃饭问题。

淠史杭灌区总规划面积大约为1080万亩,20世纪80年代已开发约800万亩。据了解,近20年来工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有:一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灌区供水量不足;二是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带病运行,供水不能正常。由于水量不足加上供水不正常,导致灌区规模逐年缩小。如果把灌区分为三段,靠近水源的上1/3段,目前还可以用水;但中1/3段,若遇旱年,供水就难以保证;其下1/3段则用水十分困难。长此下去,灌区必然逐年萎缩。中央一号文件专门讲到了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问题,淠史杭工程是一个已完成并发挥效益、目前需要维修、完善以充分发挥效益的老灌区,投资小、收益大、收益快,国家应优先发展,治淮也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支持。

为此,希望加大对淠史杭的领导和投入,具体做法如下:扩大上游的供水资源,以满足灌区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增加灌区反调节蓄水工程,加强灌区的调节和反调节功能;寻求引江济淮的外水补给,以解决淠史杭下游的供水困境;在灌区积极推广节约用水措施,提高供水及用水的科技含量;及时维修工程,改善工程运行条件;采取各项措施尽快遏制灌区逐年萎缩的下滑势头。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对灌区影响较大的工程,如扩大水源工程、扩建改建大型骨干工程,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投资支持,不断地更新改造。二是为保证淠史杭工程长期健康发展,管理单位应根据新形势制定新时期的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应给予多方面必要的支持和督促。三是建议淠史杭工程探索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路子,从管理体制上寻求突破,以获取新的更大的发展。四是灌区水费要建立专项账户独立核算以丰补歉,集中用于工程维修、小型更新,实现以水养水,确保工程正常运行。五是政府资金亦应建立专项账户用于全体员工的基本工资,确保管理人员无后顾之忧,具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条件。六是管理单位自身创造条件,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多种经营,如发展旅游事业、绿化造林、荒地租赁、灌区内短途水运、酒店餐饮等,所得收益用以提高和改善自身的生活福利。希望能将灌区尽快恢复到800万亩达设计灌溉保证率的水平,并进一步逐步提高到1080万亩的规划设计目标,这是一件花钱小、受益大的事业,也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所在。

当前,治淮形势很好,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又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两个文件将是今后治淮的纲领性文件,给今天治淮人提供了极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动力。今后10年水利投资将会翻番,作为大江大河治理之首的治淮,责任更大。面对新的形势,只要努力抓好治淮前期工作,使每个治淮项目都有扎实的科学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流域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借助一号文件的东风和胡主席讲话的动力,就一定能掀起21世纪治淮的新高潮,就一定能顺势处理好滞留在治淮领域里的一些较大而又疑难的问题

(本文作者系淮委离休干部 教授级高工)

(专栏编辑:杜红志)

猜你喜欢

洪泽湖巢湖淮河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What a happy day!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