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

2011-02-14何一文

装备制造技术 2011年10期
关键词:测试技术传感器教学内容

何一文,李 珍

(南阳理工学院机电系,河南 南阳47300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测试技术》不只是自动化、控制类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门基本理论,也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等非电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门基础理论[1~2]。各领域的科技人员必须了解传感器和熟悉测试技术,才能把握全局、解决问题,促进本学科的发展[3~4]。因此,工科许多非电类专业都开设了“测试技术”这门课。

“测试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也比较抽象,涉及《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工程基础》、《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综合利用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概论》、《数控技术基础》等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机械专业的学生如何有效地提高授课品质、增强学生对于测试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总结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总结出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1 修订教学大纲和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的修订,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在大纲中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有基本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科学的学时分配,指明了重点内容;阐明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推荐了相应的参考书籍。

改革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不能脱离实际。由于本门课程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中,注重各课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脱节现象。根据本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最近几年光电传感器发展的非常迅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一部分做为重点进行讲述,并且介绍一些新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典型的应用系统。

2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制作出与我们采用的教材相配套的电子教案。充分发挥了powerpoint的各种功能,因为减少了板书的时间,授课内容几乎涵盖了测试技术的全部知识点,极大丰富了课堂信息量。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字体和醒目的线条,突出显示了难点和重点,使学生能够在一页幻灯片中,快速地找到关键的词语、图形或新的理论。采用powerpoint的动画效果,使电子教案形象具体逼真。

3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品质的重要保证。改革教学方法的重点,是要以提高教学品质、提高授课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

每学期开课前,组织教研室的有关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然后合理制定教学日历,针对每章节的知识点,商定作业题目类型及数量,精选题目,其目的在于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习题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3.2 采用启发式教学并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和凝聚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让学生参与现场教学,形成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例如讲授温度传感器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见过或使用过的传感器名称,想一想其测温原理,进而提出如果用于工程实践,此类传感器和设备该怎样连接,其与测试系统的其他环节怎么连接,测出的数值该怎么进行复现,其优点及局限性又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比喻、类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授课过程更加生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讲授单位脉冲信号时,将其比喻为一个面积为1的长方形橡皮泥,对其进行压缩,使得其高度为无限高,宽度为无限窄,面积仍然为1。

3.3 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督促学生的学习

在讲课的过程中,随时设定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因为课堂提问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因此可使学生在被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对所学知识有所掌握。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改善听课的品质。

3.4 注重实物等教具的应用

大学学生往往是从一个校门又走到另一个校门,接触实际非常少,各种传感器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直接讲解效果不好。借助仪器仪表、传感器等实物,可以使学生对讲述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便于对其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等知识的理解。

3.5 拓宽学生的思路

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期间,学生既要对本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和钻研,又要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所了解,便于拓展思路、开阔视野。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材上介绍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媒介,查找资料,思考多种解,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6 注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校对培养学生的定位,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应用性的创新能力,是其能力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工程系统的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讲解工程实例和进行相关实验、实训、参观、实习、课程设计等,培养其工程应用的能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宽口径的实验教学平台,强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4 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

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合理科学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试验,同时利用我们检测实验室的噪声、振动测试系统仪器和软件,到车床上进行实地测量、实时分析,使学生通过实验尽快掌握测试系统软件,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工厂,切实看到传感器在工业上是怎么用的,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控制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其现实意义有多么重要。整个环节结束后,要求交出实验报告、测试报告和心得。

5 改革考核方法

建立品质分析制度,注重平时考核,成绩结构多样化。一般成绩构成时是: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并且要求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和出勤)不达到10分(总分20分)或实验缺席者,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知识积累,缓解期末复习的压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建立课程考核品质分析制度,考试结束后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并写出相应的分析结论。及时发现在命题或试卷批改及实验的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和更新考试内容。

6 结束语

通过“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探索课程的教学规律,经过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初步探索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坚持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取得了专业课程教学与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1]贾民平,张洪亭.测试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黄长艺,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幕 丽,王欣威.《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0,(1):212-214.

[4]吴世雄,王成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08-109.

猜你喜欢

测试技术传感器教学内容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大数据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前景研究
现代测试技术在机械类本科测试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常用电化学研究方法及技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虚拟仪器的测试技术融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