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淮直属工程财务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2011-02-14蔡磊
蔡 磊
治淮直属工程财务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蔡 磊
2003 年以来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中,淮委组织实施的直属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大,任务重。为确保资金规范、高效、安全、廉洁使用,淮委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实行治淮工程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建立健全一系列内控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促进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保证资金安全,有力保障了治淮直属工程建设健康顺利实施。
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廉政风险,一般认为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具有危害廉政、可描述、可防范等特征。廉政风险防控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中,针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廉政风险防控应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控制、后期处置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查找并评估风险等级、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评估及检验防范效果、完善防范管理体系等过程。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必须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在治淮工程建设中,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完善内部管理、推进工作规范高效,保证工程、资金、干部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二、治淮直属工程建设财务统一管理必要性
治淮直属工程现在由淮委组建项目法人直接组织实施,而原先是由临时指挥部或其他临时性机构负责建设管理,实行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独立负责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存在较多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
1.岗位职责风险
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财会人员多为从其他单位临时抽调,部分项目的财会人员配备不规范、稳定性差,存在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业务培训不及时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受管理机构负责人影响较大,会计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2.业务流程风险
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独立性较差,部分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资金管理各业务流程、环节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制衡,影响了建设资金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传递的及时性、核算口径的统一性等问题。
3.制度机制风险
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是临时性的机构,往往对资金规范化管理不够重视,财务制度不完善,纪律执行力欠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全,价款结算、支付、日常费用支出等环节管理不规范,部分资金使用不当,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
4.外部环境风险
在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下,上级财务监督部门直接管理着多个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无法及时有效加强资金日常使用、合同履行、国有资产等监督管理。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与主管部门、项目参建单位的财务关系处理协调难度大,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治淮直属工程多为省际工程或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对治淮全局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加强治淮直属工程建设管理,淮委于1998年组织成立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治淮中央项目的常设法人机构,统一组织实施直属工程建设,设立独立的财务部门管理各直属工程资金活动。2003年后稳步推进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制度。实行财务统一管理有利于财务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有效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有利于增强财会人员对工程建设管理参与程度,提高财务管理效能;有利于项目主管部门的组织管理、监督制约和外部协调,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有利于廉政风险防控,保障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三、治淮直属工程建设财务统一管理的主要做法
水利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可以理解为,主管部门、项目法人等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廉政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资金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实行和完善治淮直属工程建设财务统一管理,是适应国家公益性水利基本建设管理、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规范和加强治淮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服务和保障大规模治淮建设健康发展,探索和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过程。
1.分析梳理,查找主要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是指公共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出现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根据《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中央水利资金管理责任制度(试行)》等规定,按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基本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主要职责,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的申请、拨付和使用、银行账户管理、会计核算、竣工财务决算、验收各重点环节的业务流程和责任要求,以及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重要业务事项管理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
2.统一管理,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按照财务管理中廉政风险发生的机率或者危害程度,通过对各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总体分析、评估,突出重点,有效防控。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建立了“六统一”的财务统一管理制度,即:(1)统一资金计划编报及筹集;(2)统一工程价款结算、支付;(3)统一管理现场管理机构日常费用支出;(4)统一核算;(5)统一编报各类报表;(6)统一处理和协调与主管部门、项目参建单位的财务关系等。通过不断实践、调整、理顺和完善,逐步建立起集中、统一、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岗位职责分明、环环相扣的运行模式。
3.综合防控,健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积极建立了责权分明、规章健全、监督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在项目建设中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权限和责任。细化完善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概算费用使用权限的划分、招标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工程价款结算、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管理、补贴及奖金发放、财务报销、廉政建设等一系列内部控制体系,不断规范各种财务经济和内部管理行为。积极开展以“四个安全”为主题的岗位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治淮直属工程建设财务统一管理的推进和完善,促进了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行为规范及约束机制,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对保证治淮工程建设“四个安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30余项治淮直属工程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水利报》等先后对治淮直属工程财务统一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作了报道。
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探讨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科学防范、加强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是加强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水利纪检监察部门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加强治淮直属工程财务统一管理的工作实践,对进一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紧密结合实际,增强针对性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应与各单位的业务工作、职能职责紧密结合,融入到水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贴近工作实际,突出实践特色,构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真正管用的科学防控机制。
2.突出重点领域,确保实效性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应突出重点,抓住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人事安排、大额资金分配使用等权力运行节点,把握薄弱环节,分析廉政风险,制定科学、务实的防控措施,防止做表面文章。
3.健全防控机制,提高可操作性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关键在于对权力运行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应把握廉政风险分析的方法,以权力运行流程或业务流程为主线,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明确权力运行流程和行使依据。针对工作职责、业务流程界定、制度建设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措施。
4.完善保障体系,保持长效性
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应注重廉政风险防控的动态化管理,根据新任务、新变化、新要求,及时补充和调整廉政风险内容和完善防控措施,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等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保障体系
淮河水利委员会233001)
(专栏编辑:周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