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与建议
2011-02-13吴定红邹志明
吴定红,邹志明
(浙江省开化县农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浙江开化324300)
农村信息化不仅是能打电话、能上网,更应该满足农民获得、交换信息的需求。除了农村通信实现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村通”的目的是要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帮助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农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针对开化县所辖农村进行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实地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农村信息化网络和信息化应用现状
开化县下辖18乡镇1个工业园区,共有行政村255个,总人口36万人。目前移动通信、固定电话业务和宽带互联网业务已经覆盖全县各村。开化县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和农民信箱建设为抓手,整合各类涉农信息、人力、技术资源,通过增加投入、完善体系、拓展功能、提升档次,不断扩大农业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强化信息化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重在应用,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方针,把“方便、实用、有效”放在首位,加快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信息资源体系、信息应用体系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延伸,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农村信息化。建立面向各级政府、涉农部门、乡镇企业、农民开放的农业信息网,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信息发布体系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营造区域性安全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开化县农业信息体系已初具规模。县、乡二级全部建立了农技110信息服务机构,已有99.4%的行政村建立了村农技110信息服务终端,构成“三站一端”这一拥有450多名科技人员、200多名村级信息员的农业信息体系。农民信箱村联络点建立较为完善,建立率100%,配备了必要的信息设施,全部配备了专用电脑并上因特网,配备专兼职信息员,组织和承担信息应用培训工作。开化县农业信息服务通过10年的运作,服务设施比较完善,服务方式多种多样,服务效果十分明显,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开化县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是专为广大农村和经济主体服务的信息服务机构。常年收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和商务信息资源等,分类存于数据库中,通过网络查询、来电来人咨询、信息发布等方式以满足农业农村经济主体的需要。近几年通过抓应用、抓培训、抓典型、抓服务,大力推动农民信箱的普及与应用,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截止2010年12月10日,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信箱用户2.2万户,其中当年新增用户2 400户,启用1.7万户,启用率达77.3%;培训、发展骨干用户(示范户)286人。在农民信箱平台上发送农业生产、科技、市场、政策信息和防御自然灾害等各类信件21万件、短信15万条,发布公共信息400多条,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8 000多条,农技110技术资料80多条。积极开展"每日一助"活动,全县共发送"每日一助"信息260多条,服务对象因此接到客户电话反馈近3 209个,成交850万元。通过这些工作,农民信箱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使用了宽带互联网业务,达到了在网络上索取农业信息、与外界沟通的作用,大部分农民目前对电视、互联网的应用还基本停留在娱乐休闲上,还没有真正把信息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虽然每个村都建立了农技110信息服务站,安装了电脑,开通了宽带网,但大部分村级农技110信息服务站因缺少信息技术人员,影响了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2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每天的必需,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96008110、农技110电视特快、农技110信息电脑网络等多种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浙江省推广的“每日一助”信息发布,和开化县实施的96008110电脑电话联网的电话信息咨询系统为很多种、养殖大户和涉农企业解决了产、供、销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可以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治疗、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广大农民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3 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开化县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级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受经济条件制约,大多数懂信息技术的年轻人在外工作,留在农村的以老弱病残为主,很难吸引年轻人在家发展,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难。
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要有政府统筹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实现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4 几点建议
增强信息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政府、科技单位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同时,政府应该给予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开化县要建立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更加完善各村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推动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业科研单位、村干部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内容的本地化,增强时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最终使信息服务惠及广大农民。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特别是加强对村级信息站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这批农村信息员的技术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形式,开展“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利用信息实现增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比如由财政出钱多安排一批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