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三国攻守局

2011-02-12金烨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埃里森竞争对手惠普

金烨

利益让这三家公司之间的关系混乱不堪。而三家公司的恩怨最终成就了谁,现在下定论着实尚早。

甲骨文、SAP、惠普,从公司层面来看业务是有一些交集,但此前基本上也还相安无事,只是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三家公司似乎都不想再安于平静。

2010年,甲骨文收购Sun之后在硬件领域向惠普宣战,SAP收购Sybase意欲抗衡甲骨文霸占已久的数据库天下,惠普换帅风波更是将甲骨文和SAP双双拉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甲骨文与SAP持续多年的诉讼案,也在2010年底落下帷幕。

这场持续四年之久的诉讼案具备很多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惠普前CEO马克·赫德目前正在为甲骨文工作,他当初是因为性骚扰丑闻被迫离职的;SAP前CEO李艾科,现在正担任惠普CEO。

现在,诉讼案虽然暂时以SAP赔偿甲骨文13亿美元而告一段落,但是这场延续了近4年的案件是否已经尘埃落定还不得而知,因为不排除SAP继续上诉的可能。

利益让这三家公司之间的关系混乱不堪。

甲骨文的拉锯诉讼

甲骨文的创始人兼CEO拉里·埃里森是一个喜欢挑战和刺激的人。2010年2月14日,这位美国富翁带着10年前组建的宝马-甲骨文队,在第33届美洲杯帆船赛上夺冠。他比对手快了5分25秒。为了这次胜利,他付出了1亿多美元的成本。

但埃里森认为很值。“这种感觉真是绝了”,他说。

他的竞争对手——德国软件巨头SAP创始人哈索·普拉特纳和埃里森有着同样的爱好。这注定了这两个同岁的商界领袖从一开始就是对手,无论在商场,还是在运动场。

在过去的近7年时间里,埃里森的利箭不断向普拉特纳射去:甲骨文主要通过收购来进入SAP曾主宰的企业软件市场,先后收购了仁科、JD.Edwards、以及Retek,这些公司都直接或间接地是SAF的竞争对手。

埃里森又等了近3年的时间,终于把SAP带到法庭,控告其盗窃甲骨文的软件并以优厚的价格将这些技术转售出去。

官司最初的缘起是在2007年,甲骨文状告SAP及其旗下公司TomorrowNow。甲骨文当初的指控称,“SAP编译了一个非法的甲骨文所有版权的软件代码库和其他的资料,访问了甲骨文的密码保护客户支持系统,窃取了甲骨文为自己的客户开发的软件产品和其他机密资料。”

2008年,SAP关闭了这一业务。同时,他们也同意为版权侵害问题负责,并向甲骨文提供一笔赔偿。不过,甲骨文方面却坚信,他们因此遭受的损失至少有IC亿美元。

2008年4月,甲骨文提起第二轮起诉,揭露与最初的起诉中所描述的行为不同的且更严重的非法行为,其中包括指控TomorrowNow分部窃取了甲骨文的应用软件,而且SAP的官员知道这一切。

甲骨文称,在收购TomorrowNow时,SAP的官员就知道了TomorrowNow业务模式的非法性,却没有改变这种非法的商业模式。SAP已经承认,TomorrowNow可能“不恰当地下载”了甲骨文的文件,而且自受到起诉后已经撤换了TomorrowNow的高层官员。甲骨文要求获得经济赔偿,SAP支付法律费用,并要求SAP交还下载的软件。

在几个月后的2008年10月,两家进行了和谈。在和谈未果的情况下,审理定于2010年2月进行。双方未能达成和解并不让人十分惊讶。SAP公司渴望解决此案,但甲骨文却一直在稳步扩大其申诉。甲骨文要求SAP赔偿其巨大损失的一大原因是SAP利用TomorrowNow赢得了很多的甲骨文客户,从中取得了很多收益。

在惠普任命李艾科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之后,甲骨文又在此问题上大做文章。在此前SAP涉嫌侵犯甲骨文知识产权一案的审理中,甲骨文希望能够传唤李艾科出庭作证,认为他的证词能够迫使SAP支付数十亿美元的罚款。惠普随即拒绝甲骨文的要求,并表示后者是想骚扰李艾科。

最终,李艾科没有出庭作证,而SAP则被判向甲骨文支付13亿美元的赔偿。这让业界对SAP的去向有了新的猜测。国外的IT巨头对SAP早已垂涎三尺,有收购意愿的公司更希望看到SAP目前的情况,这样也许会使并购有更大的可能性。

羞辱惠普

甲骨文和SAP的诉讼案看起来只是一起相对简单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与甲骨文的竞争对手惠普公司毫无干系。但由于惠普是SAP前任CEO李艾科的新东家,因此惠普也卷了进来。

在甲骨文起诉SAP的侵权案中,当甲骨文要求惠普现任CEO李艾科出庭作证时,作为李艾科的新东家,惠普公司拒绝让李艾科出庭。

惠普方面拒绝对这一事件发表任何评论,但是显而易见,他们对甲骨文的这种做法是颇为不满的。惠普暗示,让李艾科出庭作证其实是甲骨文身为惠普竞争对手采取的一种肮脏的策略。

惠普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甲骨文在李艾科2008年10月出庭作证时,就有足够的质询机会,却在今年李艾科加入惠普之后才对其提起诉讼。该声明同时谴责甲骨文试图“骚扰”李艾科,而且企图“干扰他在惠普首席执行官岗位上的工作”。惠普重申之前的立场称,李艾科在本案中只发挥了“有限的作用”。惠普在声明中说:“甲骨文目前的意图很明显,他们试图骚扰李艾科并妨碍他在惠普的工作。在李艾科给出全天证词后的两年内,甲骨文有很多机会询问李艾科,但李艾科从未被要求给出更多证词。”

甲骨文的起诉切中要害。在李艾科转战惠普CEO职位后,甲骨文针对其就职于SAP公司时的行为提起诉讼,既扫了惠普的面子,又让惠普无法直接针对该诉讼发起反击。

甲骨文与惠普曾经是一对密友,惠普销售的硬件运行着来自甲骨文的软件,并与甲骨文联手为企业客户提供软件、硬件和服务方案。

但是两家公司的关系自2010年开始变质。

2010年1月,甲骨文完成对Sun微系统的收购,成为惠普在计算硬件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8月,甲骨文和惠普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还向《纽约时报》发送电子邮件,嘲笑惠普董事会强迫赫德离职的这种做法:“惠普董事会就如同当年开除乔布斯的苹果董事会一样愚蠢。”埃里森写道,“当年的苹果董事会差点把苹果毁在自己手里,幸亏乔布斯回来并拯救了苹果。”

在惠普前首席执行官赫德引咎辞职一个月后,甲骨文便将其招致麾下。甲骨文的这一做法,不仅令公司收益,而且令惠普蒙羞。

在赫德上任的第二天,惠普在加州起诉赫德,以违反离职协议为由阻止他加盟甲骨文。不过惠普后来找到了更恰当的方式进行反击,那就是对于SAP前CEO李艾科的任命。

谁都知道,SAP在企业软件市场是甲骨文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李艾科是帮助SAP成为全球最大商业软件应用公司的千将之一。任命李艾科为惠普新CEO,这对

甲骨文来说潜藏着更大的威胁。SAP公司联席CEO孟鼎铭对此称:“惠普将会毫不犹豫地给予甲骨文重击。”

这个“赌气”任命CEO的回合,惠普和甲骨文打成了平手。因为双方近期的这两个任命,至少从CEO层面都弥补了自己相对较弱的业务。

对于惠普新任的CEO李艾科,埃里森又评头论足一番。这一次他给《华尔街日报》写了封信,其中不无讽刺之意:“我无语了。惠普有几位出色的内部候选人,但他们却选择了一个最近因管理不善被SAP炒掉的CEO。”

事实上,分析师称,李艾科的走马上任将促成惠普与SAP更紧密的合作关系。IDC的分析师艾尔·希尔瓦指出:“惠普和SAP的关系一直很好,他们之间可能还有进一步的合作。”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大卫·许认为,招聘李艾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标志着该公司长期发展方向的改变”。

根据国际数据中心IDC的数据,惠普是全球最大的PC和打印机生产厂商,但在技术服务领域或许无法与IBM抗衡,软件领域也落后于甲骨文。惠普目前试图通过收购加快向软件服务行业扩张的步伐。在此之前,甲骨文早在2003年就已经发动了他们的收购战车,而又一个重量级玩家IBM也加入了游戏。“由于缺乏重大的软件购并机会,惠普近期之内想要进行任何在战略层面有所意义的交易,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很难对甲骨文或者IBM构成实质性威胁。”

尽管目前还看不出李艾科出任CEO对惠普有多大帮助,但惠普与甲骨文之间的争端已经进入白热化。这对曾经的盟友在相悖的路上越走越远。

2010年底,甲骨文发布了采用SunSparc芯片的新型计算机,并对其他产品升级,在服务器市场向惠普发起攻击。埃里森发起新一轮的口水战:“我们认为惠普的计算机运行速度很慢,最容易受到冲击。我们将利用更好的软件、更好的硬件和更优秀的人才向惠普发起挑战,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对此,惠普通过书面声明回应强调,以前Sun的计算机业务很差,而甲骨文在最新的对比中使用了惠普的过时的基准测试数字。惠普表示,无论甲骨文说什么,过时的基准测试数字是不能欺骗客户的,惠普的市场份额可以作证,口水让甲骨文和惠普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

竞争对手得渔利

甲骨文与SAP、惠普之间戏剧般的故事仍在继续,而IBM正趁乱在市场上抢夺惠普与甲骨文同盟下的老客户,它已经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

IBM为了挖走竞争对手甲骨文和惠普公司手中的客户,推出了最新的优惠政策:甲骨文和惠普的客户如果转用IBM最新的服务器、软件和存储产品,将可获得银行的优惠贷款,并且可以推迟到2011年免息付款。

据国外媒体报道,IBM称:“近400家客户在2010年第三季度将关键业务工作量从甲骨文和惠普的存储系统迁移至IBM服务器,创公司开始跟踪迁移四年多以来的最高纪录”。

除此之外,IBM在此前的一份新闻稿中直言了自己的愿望:IBM希望借此可以对惠普与甲骨文的联盟在市场份额上有所影响。IBM表示:“客户都离开或放弃Sun和惠普平台而转向IBM,是由于IBM长期领先行业的投资集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和中间件。这些投资系统是设计来处理新出现的工作量的,比如商业分析。例如,企业可以使用IBM技术,与成千上万的潜在客户联系,获得有关汽车购买者、保险、零售和其他有关这些产品的全球数据,通过挖掘买家和分析这些数据得到对他们有利的信息和结果。”

同样可能成为渔翁的还有微软。面对迅速成长的谷歌和苹果两个重量级竞争对手,微软应对乏力,但如果微软在此情形下挟其数据库优势收购硬件厂商,将可能成为市场上又一个全业务巨头。至少惠普会因为与甲骨文交恶而缺乏数据库必须求助于微软。

甲骨文、SAP、惠普三家公司的恩怨最终成就了谁,现在下定论着实尚早。

猜你喜欢

埃里森竞争对手惠普
竞争对手
惠普CEO辞任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值得安利 ZUKZ2 Pro
期待是他人的,梦想是自己的
李斌:从失败中寻觅先机
祝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