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水族传统习俗中的环境保护意识1)

2011-02-12鲁成巍冉景丞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3期
关键词:水族村寨生态

鲁成巍,冉景丞

(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

2.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 荔波 558400)

1 概述

1.1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其东南面与广西环江县毗邻,东西宽22.8km,南北长21.8km,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森林,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地带。包括立化、洞塘、翁昂、永康、捞村、甲良 6个乡镇的14个村。区内的农户有8770人,大部分居民居住在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仍居住有204人。少数民族占该林区总人口的90%以上,主要有水族、布依族、瑶族等。这些民族主要以小聚居的形式世居在保护区内。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工艺品、食品和婚丧嫁娶等民族风俗,独具特色,充满了异族他乡情调,极富吸引力,表现了民族地区与自然和谐一体,协调发展的悠久历史。

1.2 水族的由来

水族是荔波县世居的主要民族之一。根据某些历史迹象和语言、文化等特征来考察,水族是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一支发展而成的单一民族。又根据民间歌谣和传说,其古代先民原来居住在邕江一带,由于战争等原因,便离开了邕江流域,经今广西河池.南丹沿龙江溯流而上,最后在荔波和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带定居[1]。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水族自称“睢”,汉族称水是自称的音译。在历史上被称为“僚” 、“苗” 、“蛮”等 ,清朝中叶史籍上出现“水家苗”、“水家”等称谓。1956年确定族称为“水族”[1]。

2 水族传统习俗中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2.1 自然崇拜的痕迹(树神崇拜)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缺乏,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难以解释,认为万物有灵、宇宙万物像人一样有生命,这就导致了对自然物中各种现象的崇拜,山神、地公、水鬼、树精、花妖等物魅就构成了人们自然崇拜的世界。在民间信仰中,对植物的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植物中最直接的崇拜主要表现为对森林、树木的崇拜。水族人民的生活与森林有着密切联系,远古时候从森林中获取食物,从穴居野外逐渐过渡到用木材建造房屋。水族先民对于生长在河畔井边路边和村寨门口等地方的古树历来都崇敬如神,对古树崇拜意识至今还世代传承。

祭树神,是水族一种传统的祭祀活动。如今在水族人的水书中,都还有很多敬畏自然的记载,比如不能乱砍乱伐,不能烧山驱兽等。

水族的古树崇拜主要表现在对风水树的崇拜与保护。水族村寨四周都有高大秀美的树木与竹林,像一个个绿色城堡,这些树木被称为“风水树”,不准砍伐,如有违禁,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与俗规惩罚。在水族人看来,这些风水树寄寓着他们祖先的灵魂,是庇佑村寨的力量。同时,树木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也使以农业为主的水族人,试图通过树木的崇拜而求得人丁兴旺、庄稼丰产。水族婴儿出世时,其家人会到地里植树,祈祷婴儿与树一起成长为栋梁。对树的照管特别周到,把婴儿的命运与树连在一起,坟地上也种树,任何人不得砍伐。这都体现了水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生态理念。

“几乎在每一个水族村寨的寨口寨角,都挺立着高大的枫木、杉木等树木,这些繁茂苍劲、枝繁叶茂的古树,给过往行人提供了休憩歇凉和聊天娱乐的场所,并成为村寨的标志[2]。”在今天水族一些地区,还保留着一种隆重的古树崇拜仪式— —“韵娘”。人们通过这种活动而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2]。

水族人的树木崇拜在一些民歌里也得到了反映。水族民歌十分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双歌”。水语称“双歌”叫“旭早”或“旭几”,意思是讲故事的合唱。它分为说白(讲故事)和吟唱两部分[3]。其中有很多双歌都描述了水族人对树的崇拜。如《栽树》和《种桃李歌》两首[4]。

水族人民爱护树林,崇敬树的意识起到约束人们行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这使得茂兰保护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敬山神、树神和狩猎中对某些动物的保护,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茂兰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其简约纯朴的民风隐含着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水族人民竭力保护森林、有节制地利用森林和其它动物资源的缘故,也起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效果。

2.2 水族风水观念

风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广泛流传的趋吉避凶的术数,是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方法,是人类居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态环境。对于风水的论述,各种传说,普遍存在于民间,风水观对塑造水族居住环境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从古至今,水族人民都自觉选择山水优美的环境,利用良好的方位和朝向,建造水族村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茂兰保护区内的水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的心理需要。

茂兰保护区内的水族居民,长期深入到自然环境中,充分调动对环境的本能认识,观察和感受自然。因此,水族居民对水族村寨的基址选择、方位朝向、建筑体系、室内布置等方面都会综合考虑地势、水源、土地、林木、草场等因素。从茂兰保护区内的拉桥水寨和得门村等可以看出,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地势缓和,有充足的水源,有利于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也必然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繁衍。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面积而定,耕地集中、面积大则村寨大,耕地分散、面积小则村寨小。因而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少者只有几户,多者达上百户。这种以耕地面积确定村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有效的杜绝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内起到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将村寨与地形,植被,环境有机融为一体,追求自然,顺应自然,也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

2.3 生态建筑[5]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水族住房形式多为木质结构的“干栏”式楼房,也有因地制宜的半边楼房和平房,一般较为高大,四周装有木板或者下部是片石,上部是木板。水族这种传统的民居与人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联,受到经济技术条件的严格制约。它以其最经济的方法满足生活习俗的基本要求,建筑精神因素和艺术性表现完全渗透溶合于实用经济条件之中,体现出简朴、自然的形态和气氛。其在对环境的适应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同样运用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思想在茂兰保护区内水族村寨传统民居中的表现贯穿整个建筑过程。无论是村寨的环境布置,住宅的整体设计,还是建筑所需要的原料采集,合理利用有限的地形等方面,都蕴涵了丰富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茂兰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山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山地多,平地少。传统的水族民居建筑结构和村寨的布局,处处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水族居民尽量利用原始地貌环境中的沟、坡、坎等地貌形态修建住房,他们依照地形在斜坡上挖填部分石方作为房屋后部的地基,是“干栏”式楼房常用的建筑方式,这样既方便取水,耕种,减少了对有限的耕地的占用,还可以有效防止洪水。维持了茂兰保护区内的生态平衡,协调了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2.4 石棺墓葬

水族石棺墓是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也称石板墓。水族石板(棺)葬,其具体葬法是一般用整块大石头打磨之后,凿成长方形墓匣,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埋入泥土,用于存放尸体,中、上层露出地面约2.5m,每层都要隔开,用作存放殉葬的衣物、首饰和其他物品等。大多数墓棺的中、上层都竖有雕刻图案的石柱,四壁均有整块大青石刻图案组装,包括铜鼓、狩猎、鱼、骑马作战、牧牛、人物出行、狮子、龙、麒麟、牛、羊、仙鹤、花草等图案。石刻多为浅浮雕,想象丰富,构图精巧,形势逼真。石雕墓刻,不仅反映出水族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深远,而且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水族实行这种葬式与当地多石有关,采用石板(棺)葬比较方便和节约。直到今天,人们仍没有忘记在丧葬中就地取材以石板葬之。水族先辈的石棺墓葬减少了对树木的需求,有效的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5 水族传统服饰

2.5.1 水族衣服颜色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着自己本民族的显著特征,它反映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的个性,特别是色彩的民族性。水族服饰的颜色自古以来以青色为主,早些时期是蓝锭印染土布,现在服饰色彩有了一定的变化、发展。工业文明的进步给水族传统手工业织布带来影响,布的颜色、花样增多。但是,水族服饰固有的颜色仍以青色为主,只不过增加了另一个主要的颜色:绿色。青色和绿色是水族妇女最喜爱的颜色。对青色和绿色的喜爱,与水族的潜意识环保因素有密切关系,青山绿水,青、绿两色与整个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水族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也体现出水族人民希望把自己和大自然紧密粘合在一起。这隐藏着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理应保护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青山绿水的意识。

2.5.2 水族传统手工艺刺绣

刺绣是水族妇女普遍擅长的手工艺之一,水族的刺绣反映在服饰及各种工艺品上,如衣、裤、背带、围腰的胸牌及童帽、翘尖鞋、鞋垫等,这些服饰、工艺品不但实用,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6]。

刺绣艺人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及艺术修养,在布面上绣出各种图案。其中以龙、凤、蝴蝶及其它鸟类和虫、鱼等动物,这方面的题材内容大多带有图腾色彩;鲜花、香草等图案也是水族刺绣艺术常选取的题材。这些图案纹样大多来源于自然,这与其居住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动植物成为图腾标志,就意味着会受到尊敬和保护。动物在某区域受到保护,就使其生存繁衍有空间。从生态的视角看,水族的这种图腾崇拜,对保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他们自身生存环境有积极作用。

水族和布依族、苗族、瑶族等民族一样,信仰和崇拜神灵,并希望利用其避邪祛邪,达到吉庆、祥瑞的目的,实现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愿望。某些自然物和文化事物被视为吉祥物,自然也就反映在她们的服饰里,特别是“马尾绣”中最常用这些图案。据传说,用蝴蝶图案源于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在很古的时候,太阳又毒又辣,把一个放在田边玩耍的孩子晒昏过去了。这时飞来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张开翅膀把阳光挡住,孩子在蝴蝶的保护下得救了。从此,水族妇女便把蝴蝶绣在服饰上,成为一种图腾,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7]。这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理念。

2.6 水族梯田稻作农耕文化

多高山、少平地是水族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水族先民自秦汉之际由邕江流域迁入黔桂边境之后,便在这种多山的环境之中,从事着需要以平坦之地作为耕作前提条件的稻作农业生产。2000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努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形成了今天颇具特色的山区梯田稻作农耕文化[8]。

水族人民千百年来对自然生态有意识的保护,显然是今天水族地区水资源丰富、自然植被状况良好的重要原因。长期不断经营使得今天的水族地区形成了统一而又独具特色的山区梯田稻作文化景观。山区梯田稻作实现自流灌溉的沟渠总是十分的简单,通过田块之间出水的开口位置选择,从而使高海拔田块中多余的水流自然地注入低位的梯田。这是人们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改造自然而实现的对自然的巧妙利用。这样的耕作模式,是水族先民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总结出来的一种文化意识的自然表露。

这种山区梯田稻作农业的开发经营是以水源充沛作为先决条件的。只有保证足够的水资源,才能使梯田稻作农耕成为可能。开发出足够多的梯田之后,更要强调有足够多的水资源保证对这些梯田灌溉。随着人口的发展,水族地区的梯田文化景观越发向山区高海拔地带发展,然而,这种开发却普遍遵循着同一原则,那就是梯田开发的最高海拔位置,一般限制在山坡山泉出水位置稍低的地带,这样才能保证山泉自上而下实现对梯田的自流灌溉。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所提供的水资源的结果,必然是对形成自然水资源的生态植被加以保护。因此,梯田之上的自然生态则必须严加保护,以涵养足够多的水源以实现对山下农田的灌溉。这种农业开发模式,形成了今天水族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8],它为水族的山区梯田稻作文化注入了保护水源的现代生态理念。水族地区苍翠滴绿的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显然是这种农业开发模式所追求的生态效果。

2.7 水族生计方式的转变

《宋史·蛮夷传》有记载“亦种水田,采鱼”[9]。水族地区盛产水稻,稻田养鱼是水族的传统习惯。水族先民在历史上曾长期生活在广东、广西邕江流域,在农业文明未产生之前,上古水族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早吃鱼、晚吃肉”的渔猎与采集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之后由于战乱,水族先民辗转迁徙而定居于黔桂边境地带。这种生活经历加上都柳江、龙江上游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使得水族人民仍然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习俗,从而延续了“饭稻羹鱼”的传统农耕文化主题[10]。稻田放养,鱼儿主要靠稻田中生长的水草、微生物以及水稻生长过程中附生的细稻蚊虫和一些夏季生长的幼虫为食。夏季被山洪冲刷而下进人稻田之中的众多腐朽的植物类,也是鱼类的主要食源。“稻田养鱼”是一个稻田中水稻和鱼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生态系统,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而鱼类则为水稻耘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减少病虫害……,形成一个绿色的营养循环体系,达到粮鱼双丰收的效果。水稻收割之后,水族人民把谷草堆积起来,用作牲口的饲料,减少了对草皮的破坏,有利于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

水族人的生计方式,除以稻作农业为主外,牧业、采集、狩猎、手工业也是水族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多种生计方式并存的状况反映了传统水族社会生产的基本格局,是水族所处的生态条件、水族人所拥有的技术条件及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具有生态适应性的选择[1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经济的发展,给水族人民提供了很多外出务工的机会,水族村寨居民外出打工已成为普遍现象,打工所得收入已成为水族人经济的重要来源。现在,水族各村各寨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年人、小孩和部分妇女,老人成了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这从一定条件上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需求,减少了土地的开垦。较少的开垦和积极的野外采集用以补充食物及生活必需品,减轻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维系了茂兰的生物多样性。

水族地区的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也给水族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条件,当前水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给水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拉桥水族村寨的人们开展的农家乐所增加的收入比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更可观。2007年,荔波茂兰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随着荔波县机场的开通,荔波樟江风景区的旅游发展成为贵州省的重点项目,荔波县的旅游基础设施正加紧建设,这给水族人参与现代旅游经济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水族人正努力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把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进行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把水族的民间歌舞、《水书》习俗、节日活动等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展现给游人。同时,围绕旅游,已有一些水族人开始从事餐饮、宾馆、运输、制造和销售传统工艺品等方面的经营活动[11]。

随着新的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采集、狩猎、刀耕火种等获取食物方式逐渐消失。在诸多因素的促动下,水族人也开始了对新的生计方式的选择。随着水族人民生计方式的不断改变,水族人不再只从土地上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这就减少了水族人民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数量,从而也就保证了尽可能少的改变环境的原生性,使人和环境长期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减轻了水族对具有脆弱生态环境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的过度开发,从客观上保护了水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对茂兰喀斯特森林的保护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8 村规民约

在茂兰国家级保护区,由于少数民族占该林区总人口的90%以上,并且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缺乏与外界沟通,因此他们一直延续着用村规民约来规范其行为的传统。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族村寨中,每个村都有按照水族人民习惯制定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从多个方面规范了保护区内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这些村规民约对协调水族人民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3 结语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水族人民充分理解生态系统平衡对人类自身生存的意义,水族保护生态的各种传统习俗、意识、行为和措施,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是理性思想的产物。它包含了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有着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并有其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这些传统习俗无可质疑的对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起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要更深层次的发掘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习俗中所蕴涵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继承少数民族的生态保护思想,吸取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中的积极因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与此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行为。力求做到喀斯特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把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减小到最低程度。

在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水族传统习俗中的相关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观念和习俗,采取积极的措施,还应该制定各种环境保护法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更要使我们的保护决策与措施能够严格地按照科学的定义与方式来进行。

[1] 贵州省荔波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荔波县志[M].方志出版社,1997:177.

[2] 刘之侠,石国义.水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60-162.

[3] 何羡坤,杨晓东.荔波县情[M].2000:561.

[4] 潘朝霖,刘之侠.水族双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96-299,306-307.

[5] 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110.

[6] 黄慧中.一个不应被遗忘的艺术角落——试论水族鞋垫刺绣的艺术性[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5):88-91.

[7] 丁朝北.马尾绣图案内涵及艺术特色.采风论坛(第一辑),43.

[8] 韩荣培,文传浩.水族的传统农耕文化[J].古今农业,2006(1):32-44.

[9] 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四.蛮夷三.抚水州[Z].中华书局标点本年.

[10] 韩荣培.“饭稻羹鱼”——水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主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4(2).

[11] 蒙爱军.水族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3):41-45.

猜你喜欢

水族村寨生态
水族敬酒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无蚊村寨丁屋岭
上帝的水族馆
村寨——海坪彝寨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