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婴儿溺粪1例
2011-02-12孙立清杨惠泉高璐璐黄玉柱
孙立清 杨惠泉 高璐璐 陈 红 黄玉柱
(蚌埠市儿童医院儿科综合病区,安徽 蚌埠 233000)
溺粪者多为农村儿童,是小儿较多见的意外事故;如救治不及时,可因窒息、中毒或感染而危及生命。我们成功救治1例溺粪婴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患儿,男10个月。因“溺粪1小时”于2010年11月2日入院(住院号1016547)。患儿不慎后仰坠入约1.5米深的粪池;约3min后,被家人发现救起,当时患儿意识丧失且无呼吸,全身青紫。家人立即将患儿取足高头低位,拍背并同时清除口、鼻中的粪便。约2min后,出现了呛咳反应,急抱到附近诊所,给予清理呼吸道,出现呻吟样呼吸;遂予保暖、吸氧。被救起至入院约1h。入院时查体。体温36.1℃,血压65/45mmHg,神志模糊,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面部稍肿,前囟平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敏感,无颈抗。胸廓对称,两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80次/分、律齐、心音尚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部稍隆起,肝肋下1cm,质软,肠鸣音弱3~4次/分;四肢肌张力低,四肢末梢青紫、冰冷;全身无出血点及皮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8×109/L,中性粒细胞0.28,淋巴细胞0.69;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计数91×109/L。血气分析pH 7.25,PO287mmHg,HCO3-18mmol/L,BE-8mmoL/L。血电解质检测:钠130.5mmol/L,钾4.69mmol/L,氯98.9mmol/L,游离钙0.8mmoL/L,总钙1.58moL/L。血生化:血糖7.2mmol/L,尿素氮7.88mmol/L,肌酐179μmol/L,ALT 67U/L,AST 49U/L,CK 731U/L,CKMB 155U/L以及LDH 386U/L,大便常规:WBC(-)、OB(+);小便常规未见异常,血培养无细菌生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两肺可见斑片状、絮状密度增高影。初步诊断:溺粪伴吸入性肺炎、多器官功能损害。入院后用温肥皂水清洗全身,清理口鼻、洗胃、吸氧及输液等治疗。静脉用头孢甲污、氨曲南抗感染,纠正低钙血症,奥美拉唑保护胃肠黏膜,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脱水剂等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入院后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心电监护。
2 结 果
入院治疗后2h,患儿出现高热,最高达39℃,无抽搐;治疗6h后,体温正常,神志清楚,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1d后患儿咳嗽明显加重;3d后患儿无明显症状;5d后复查电解质和血生化基本正常;1周复查胸片两下肺阴影明显吸收,上肺仍可见少许片状阴影;住院1周好转出院。出院后2周,门诊复查胸片无明显异常。一直在门诊随访中,患儿情况良好。
3 讨 论
溺粪比溺水的病情更加凶险,更加难以预测,因溺粪会因吸入粪便,刺激呼吸道而引起气管、支气管痉挛导致窒息;亦会因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及毒素而引起感染及中毒[1]。急救原则主要是建立有效的呼吸、循环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粪便、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成功救治该溺粪患儿至关重要[2]。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本例入院后给予清理呼吸道残留粪质,洗胃以减少毒素吸收,吸氧、输液、加强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注意重要脏器的保护,同时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溺粪迟发危象,即由于粪水中细菌和毒素的吸收和/或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原因,溺粪患者可在被救起时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症状,但数小时后突然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或经抢救后病情一度好转,数小时后病情突然恶化而死亡;或数小时至数天后出现高热、咳嗽、胸痛、腹泻等症状或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发热、休克、尿呈棕褐色或蓝色等;对轻症溺粪患儿至少留院观察12~24h,以防溺粪迟发危象的发生[3]。溺粪与溺水不同;溺粪可致呼吸窘迫综合征[4],对于吸氧等常规治疗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应尽早行气管插管以机械通气等治疗。本例成功救治的关键是及时清理呼吸道、洗胃、供氧,加强抗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措施。提醒临床医生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溺粪迟发危象,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1] 王美凤.溺粪患儿的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0):27.
[2] 梁勇,汪锦,李彪,等.综合治疗小儿溺粪2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6990-6991.
[3] 蒋玉麟,潘家华,吴圣楣.现代实用儿科诊疗指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34-735.
[4] 钱振东,李天宝.溺粪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成功1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