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沿海古树名木消亡规律与保护管理对策
——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

2011-02-12何贤平邬玉芬冯家浩浙江省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315600

自然保护地 2011年4期
关键词:宁海县古树名东南

何贤平 邬玉芬 冯家浩(浙江省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 315600)

东南沿海古树名木消亡规律与保护管理对策
——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

何贤平 邬玉芬 冯家浩
(浙江省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 315600)

通过对东南沿海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必要性及优劣势分析,以浙江省宁海县古树名木为例,对它们的消亡规律、保护管理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归纳,结合东南沿海的社会、地理、气候特点,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的、切实可行的古树名木复壮技术措施和保护管理对策。

东南沿海;古树名木;消亡规律;现状;保护管理

历史的沧海桑田,岁月的沉淀积累,都在古树名木的年轮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古树名木素有“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无字的史学巨著”等美誉。东南沿海(从山东半岛以南到广西一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既是经济发达地区,亦是古树名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态奇绝的地区。但是,东南沿海独特的气候、地形、人文特点,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生存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县的古树名木为例,对东南沿海的古树名木消亡规律、保护管理对策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和人为破坏对古树名木的影响,避免古树名木的非正常死亡。

1 东南沿海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概述

1.1 东南沿海自然社会概况

参天大树,起于沃土,东南沿海这方天地,东临黄海、东海、南海,西依崇山峻岭。有山之巍伟、海之博大,兼有优越的生态环境、辈出的历代名人和爱树护木的优良传统。

本地区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以平原、丘陵、低山为主。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河网密布。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植物生长期长。有梅雨现象,但降雨不稳定,伏旱严重。台风、热带风暴频顾,对古树名木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土壤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少,土质粘重。

本地区是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1.2 东南沿海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必要性分析

东南沿海的古树名木也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是沿海林木资源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还是天然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对于开展树木生理研究、古自然史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

东南沿海的古树名木,历经沧桑,年龄大,树体多已受损,树木长势大多不旺;其次各种外界因素对古树名木的影响,它们的消亡速度有加快趋势。因此,对这些古树名木加强保护管理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

1.3 东南沿海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优劣势分析

东南沿海经济总量高,发展势头迅猛,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本地区民众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的不断觉醒,古树名木保护的基础更加夯实。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钢精混凝土建筑的崛起,给古树名木的生存造成了潜在的危机;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日益增多,增加了环境污染,影响了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了古树名木的生长甚至生存;经常登陆的台风、台风携带的强降雨、伏旱等自然灾害也严重威胁本地区的古树名木生存。

2 浙江省宁海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

宁海县位于东海之滨、浙江东部,西背山,东临海。全县总面积1843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61.09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78.58亿元,是典型的东南沿海气候、地理、经济、社会带。以对该地的古树名木作一剖析,以期从中寻求东南沿海古树名木的消亡、保护规律。

2.1 古树名木现状分析

2.1.1 2002年古树名木普查

2002年古树名木普查显示,宁海县共有古树名木2515株,它们隶属于36科62属78个种。其中,1207株呈散生分布,1308株呈群状分布。按保护级别分,一级古树336株,二级古树419株,三级古树1755株,名木5株,年龄结构较合理。

2.1.2 2002至2010年底动态变化

2002年普查以来,因各种原因死亡古树165株,其中,一级古树19株,二级古树18株,三级古树128株。死亡古树占原古树名木总株数的6.56%,死亡古树的树种、消亡原因等详细情况见附表1、附表2。

3 古树名木现状评价

3.1 资源数量特点

古树名木种类多、数量大,总株数仍达2350株,古树中散生古树与古树群的株数相当。

3.2 资源质量特点

总体质量较高,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就达317株。既有古树,又有名木;既有散生古树,又有古树群。既有国家Ⅰ级保护树种红豆杉、银杏,又有Ⅱ级保护树种榧树、榉树、樟树。

3.3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的经验总结

于2002年年底完成了古树名木的全面普查,给古树名木落实了“户口”;给古树名木进行了GPS定位,给查找、监控古树名木增加了方便;给古树名木挂了牌,利于大众的认知,社会的承认;有些古树加装了栅栏,进行过白蚁防治,还开展了小范围的古树名木认养。这些无疑为更好地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经验与借鉴。总的情况是城镇好于乡村,风景区好于一般地区,经济收益高的地区好于经济收益少的地区,有专人管护的好于无人管护的。

3.4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3.4.1 古树名木衰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古树名木的消亡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也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此文仅从单项主要因子进行分析。

(1)树木自身原因

树木自身衰老,生命力减弱: 随着树龄增加,树木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越来越差,树皮韧皮部再生性能力降低,物质传递性能不佳,树木生理逐渐失衡,油尽灯枯,消亡是必然的。

树木本身遗传因素导致的短命:遗传基因决定树木的自然寿命,“寿限”一到,就“无疾而终”。

立地条件差,营养面积小:一些古树生长在房屋边、山坡、墓地、悬崖等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营养面积小,随着树体的生长增大,汲取的水分、养分不能维持其正常生长,从而生长不良、衰弱甚至死亡。

(2)自然灾害

台风:平均每年都有一次左右的台风或热带风暴登陆,八年间,因台风吹折树干、吹倒树木而导致古树消亡的达37株。

雷击:古树一般都比较高大,雷雨天受到雷击的机率相对较大,有直接被雷击致死的,也有因雷击产生火灾被烧死的。

冰雹、雪压、暴雨冲刷:偶尔发生的冰雹、雪压、暴雨冲刷灾害也对古树名木的生存构成威胁。

病虫、植物危害:

① 病虫害:危害古树名木的病虫害不少,有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刺吸式害虫和植物丛枝病、枯萎病等。常见的有松毛虫、天牛、介壳类为害,但最严重的是白蚁和松材线虫病,2002年以来,已有94株古松树因松材线虫病消亡。

② 藤萝缠绕影响: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藤本有薜荔、络石、常春藤、扶芳藤、油麻藤等,严重时会把古树勒死。

(3)人类活动危害

树干周围混凝土浇筑、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古树周边的混凝土浇筑,会影响古树名木地上与地下气体交换;工厂的环保欠缺,市民的排污失管,导致土壤酸化、盐碱化,理化性质变坏,加速了古树的衰老和消亡。

水利、城建工程影响:水利、城建工程未顾及古树名木生境,严重的会造成古树消亡。

火灾:古树年代久远,树干含水量低,有的树干还中空,极易燃烧。全县已有5株古树因失火严重烧伤,1株古樟树被烧死。

盗卖:受巨大利益的驱使,常有人铤而走险盗挖、盗卖古树。

生产活动危及古树名木:为种植庄稼进行烧灰、烧田坎、引水灌溉等活动本无可厚非,但疏于防范就会危及古树名木。

移植造成古树名木生长受挫甚至死亡:为了给生产建设、工程项目让路,而采取移植异地保护古树,极易造成古树消亡。

根据各自需要把古树当神佛供、或柴仓用、或作灵丹妙药采:如此各取所需,最终都构成了对古树的严重伤害。

3.4.2 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古树名木的保护缺少统一的、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国家还无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缺少相关的保护规章制度。在依法管护与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行为时无法可依,执行力度不够,起不到震慑罪犯和保护古树名木作用。

(2)古树名木养护主管单位众多

古树名木权属涉及国家、集体、个人、寺院等多种性质,形成保护管理单位有城建、林业、公路、风景区、河道以及属地政府等多个部门,众多的保护管理责任单位易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管护难以落到实处。

(3)缺乏有针对性的详细的养护管理措施

尽管有笼统的古树名木管护、复壮技术措施,但缺乏针对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危害体的专门方法,保护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4)保护管理资金不到位

由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需要不菲的资金,而政府财政的财力还有限,好些管护措施最终成了无米之炊。

(5)缺乏古树名木管护专业人才

古树的保护需要专业化管理,而这方面的人才恰恰缺失。

(6)尚未建立完善的微机管理体系

2002年后尚未进行过补充调查和资料的完善,缺少古树名木即时动态信息,微机管理也难以形成体系。

4 东南沿海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对策

通过分析宁海县古树名木管护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自然、社会变迁的新现象,结合东南沿海的大范围特点,对策如下:

4.1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的技术对策

最大限度延长古树名木的生长旺盛期,更好地造福人类, 是复壮古树名木的根本目标。

4.1.1 通过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古树复壮

针对不同立地条件,以改善土壤透气性为目的,采取松土、换土等措施促进土壤结构的渐趋合理。对离树干过近的混凝土浇筑,要坚决破拆或打孔;对过于逼仄的石砌围墙必须拆除。

4.1.2 灌、排水

古树根系吸水能力弱, 而叶面蒸腾强度大,对生长环境恶劣或土壤瘠薄处的古树,在干旱、高温季节要浇水或灌水。对地下水位过高、土层易板结的古树生长地,在雨后要及时开沟排水。

4.1.3 施肥

对极个别生长环境恶劣、生长不良、缺肥特征明显的古树名木,应施肥复壮,亦可配合生根粉浇根。

4.1.4 套种

环境许可时,可在古树周边套种一些浅根性的豆科植物或其它漂亮的观赏草本植物。

4.1.5 整形修剪、嫁接复壮

每年休眠期应对枯枝进行修剪,生长期对病弱枝进行短截,以促发新枝。对于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可截除死亡或濒死的古树干,由根蘖枝进行更新。

针对树势衰弱,尤其是根系受损严重的古树,可采用桥接法使之恢复生机。

4.1.6 病虫害防治

古树的病虫害防治,关键要做好病情虫情的预测预报,做到对症下药。可采用菊脂类农药防治枫香的天幕毛虫、灯蛾幼虫,马尾松的松毛虫,樟树的樟巢螟等食叶害虫;用敌杀死适时防治小叶黄杨的黄杨绢野螟;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制剂防治古树的溃疡病、丛枝病。

病虫害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治松材线虫病和白蚁上,前者可采取病死木清理与阿维菌素或甲基阿维盐吊针防治。后者,可采用氯丹乳剂进行灌注或喷施。

4.1.7 清除攀援植物、寄生植物、周边木本植物

一些诸如薜荔、常春藤、油麻藤、木通、络石等攀援植物对古树名木潜在绞杀的危险,而莬丝子、桑寄生等寄生性植物会吸取寄主古树的营养,必须清除。如果古树名木附近有高大的木本植物,会影响古树采光,也应伐除。

4.1.8 采用物理手段复壮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常会受到雷劈、车撞、虫蛀、风断等机械性损伤,要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治伤、包扎、堵洞、修补、支撑等手段,防止伤害的扩大、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治伤、包扎、修补时要做好防腐处理,补洞时为了美观,可在水泥中掺上树皮同色的颜料。支撑要选择坚固持久的材料,支撑点要求接触面大,并填上合适的缓冲材料,以减少对古树的接触伤害。

4.1.9 避免移植

古树早已与原生地的环境、植物群落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古树再生能力弱。所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都应尽量避免古树的移植、异地保护。

4.2 古树名木保护的管理对策

4.2.1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古树名木保护意识

要利用目前发达、快捷的各种媒体,采取形式多样、 内容具体、 针对性强和效果明显的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意义、方法。宣传教育要全民普及,要提升公众对古树名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保护权,以期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自觉性和氛围。

4.2.2 进行一次全面的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

各地要根据每10年进行一次普查建档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普查建档工作。普查要做到统一评定标准,全面系统地查清古树名木的资源分布和生长状况,实施GPS定位,防止漏登、 误登、重登现象出现,完善档案和标牌,建立动态信息库,实行微机动态数字化的运作,对古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4.2.3 制定和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待国家早日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为古树名木管理撑起法律的保护伞,使古树名木管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各个地方政府应积极促成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地方法规,让当地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进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4.2.4 政府出资与多渠道筹集资金并举,设立专项资金

各级政府要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投资力度,并广泛吸纳各方投资,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财政部门要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设立专项基金。同时,鼓励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认养古树名木,并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冠名保护等活动。

4.2.5 制定科学规范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尽快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养护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使其纳入标准化轨道。

4.2.6 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才,举办专门培训

设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构,落实专门的管理人才。同时,每年面向社会举办古树名木养护培训班,让公众充分了解古树名木的管理养护技术。

4.2.7 加强防盗、防火、防台,加装围栏、避雷装置

结合现有的山林火灾巡防员职责,增加古树名木的防盗、防火、防台任务势在必行。要加强巡逻,减少火灾隐患,增加台风季节的树木支撑等。对易受雷击处的古树要加装避雷装置,对易遭人群踩踏、攀折,易受牛羊破坏的古树名木加装栅栏隔离。

4.2.8 加强环境保护,为古树名木提供良好的

生长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严格限制对古树名木生长有危害的工厂污染物排放,整改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强烈光源、大功率空调主机等。

4.2.9 加强后续资源的保护

树龄超过八十年的大树是古树的预备队,是未来古树的生力军,对这些后续资源,我们要象保护古树名木一样加强管理。

4.2.10 潜在资源的发掘和保护

东南沿海区域大、环境复杂,有好些古树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普查时被漏登了,对至今还未发现的古树名木要去发掘,对已经发现但还未登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要立即登记造册,并纳入监管范围。

[1] 深圳市龙岗区农业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龙岗古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 陕西省林业厅. 陕西古树名木.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3] 胡剑辉. 宁波古树名木.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

[4] 赵仁基. 古典园林欣赏.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5] 管东生. 广州城市古树名木的特征及其保护. 中国园林, 1999,15(5).

[6] 宋立洲. 自然灾害对古树名木的危害及预防和保护措施. 北京园林, 2009,(4):59—63.

[7] 宁海县统计局. 2010年宁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tjj.ninghai.gov.cn/newsview.asp? id=1035&nodecode=0004000, 2011.

[8] 宁海县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办公室. 宁海县古树名木普查报告. 2002.

[9] 谈丽萍.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管理规划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10,(6):212—213.

[10]宋立洲. 自然灾害对古树名木的危害及预防和保护措施. 北京园林, 2009,(4):59—63.

Old trees die and the southeast coast of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ld trees, for example, Ningha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hé xián píng wū yù fēn féng jiā hào
(Zhejiang Ninghai Sprint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Ninghai, Zhejiang 315600)

Based on the southeast coast of old trees and the need for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alysis; and in Ningha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old trees, for example, the demise of their law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vestigate problems, analyze study; on this basis, scientific in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southeast coast of the social, geographical,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out for the region, practical and technical measures to protect old trees rejuven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old tree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ference.

southeast coast; old trees; demise of the law; the status quo;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761.9

C

1004-7743(2011)04-0052-05

2011-09-12

猜你喜欢

宁海县古树名东南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藏东南溜砂坡的发育特征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