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碳汇林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2011-03-29孙孟军王同新孙茂者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20
孙孟军 王同新 孙茂者(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20)
浙江省碳汇林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孙孟军 王同新 孙茂者
(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20)
研究碳汇林业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对森林碳汇大小的估算以及对区域森林碳吸存潜力的正确评价,寻求 CO2减排与增汇的对策技术直接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以《浙江省森林功能价值评估报告》为基础,结合《“森林浙江”建设纲要》等发展规划,在分析化石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状况的基础上,对浙江省碳汇林业现状与固碳潜力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发展碳汇林业的建议。
浙江省;森林碳汇;节能减排
1 引 言
在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碳排放行业制度建设和市场规划,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发展中大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象。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得到国际公约的认可,我国碳减排承诺将成为林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碳汇林业的契机,碳汇林业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浙江省的社会经济经过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而且必然再高速发展下去,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也将持续增加。在寻求节能减排技术的同时,显著地提高浙江省森林及其它类型生态系统CO2固定能力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森林碳汇大小的估算以及对区域森林碳吸存潜力的正确评价,寻求CO2减排与增汇的对策技术是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浙江省森林功能价值评估报告》为基础,结合《浙江省林业“十二五”规划》、《“森林浙江”建设纲要》等发展规划,在分析化石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状况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林业碳储量现状与固碳潜力动态及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提高林业碳汇能力的建议。
2 化石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状况
浙江省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2990亿元,比2004年的11648亿元增长了197.4%,五年间GDP年均增长14.57%,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产业结构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平均比例分别由2004年的7.0:53.6:39.4调整为5.1%、51.8%和43.1%,总体上呈现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逐渐成增加的趋势。
《2009年全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显示,2009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56亿吨标准煤。近年来浙江省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万元GDP能耗已降至0.74吨标准煤;能源消耗继续保持减缓增长态势,比上年增长3.0%,增幅较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全省能源利用效率3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十一五”前四年,浙江省万元 GDP能耗累计下降17.3%,能源利用效率累计提高约4.5个百分点。随着GDP的增长,化石燃料消耗所释放的碳量由2004年的7787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1198万吨,但单位GDP能耗释放的CO2量持续下降,由2004年的0.6685吨(碳)/万元下降至2009年的0.4871 吨(碳)/万元,说明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
按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平均能源消费年均增长7.5%预算,“十二五”期间按能耗下降目标为15~20%测算(以2005年为基数),2015年以石化能源为主的能耗将达到 20183~20725万吨标准煤,由此而释放的碳约在14910~14520万吨之间。另据最新报道, 2010年上半年由于经济恢复,浙江省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较快增长,黑色金属、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和造纸增加值均在20%以上,仍以较高水平增长,这将对节能减排产生较大压力。
另据测算,如果将煤炭使用量降低1%,CO2的排放总量将减少0.74%,但在现今技术条件下,GDP将下降0.64%,居民福利降低0.60%,减少470多万个就业岗位,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单纯依靠工业减排CO2的难度很大。相比之下,林业碳汇成本较工业减排成本低,造林固定1吨CO2的价格约2.8-5.0美元,因此发挥包括森林在内的生物固碳潜力至关重要。
3 森林碳储量及动态分析
据《浙江省森林功能价值评估报告》测算,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2009年)为18327.941万吨,其中:乔木林 14379.448万吨,竹林1891.377万吨,灌木林868.102万吨,疏林、无林地等其它森林类型150.370万吨,散生、四旁1038.644万吨。如果加上森林土壤碳量,则森林总碳储量可达到5.13亿吨。
现有森林群落的碳密度:乔木林群落32.70吨/公顷,其中一般乔木林群落 34.18 吨/公顷;竹林群落22.69吨/公顷,其中毛竹林群落23.09吨/公顷;杂竹林群落20.30吨/公顷;灌木林群落9.27吨/公顷,其中一般灌木林群落9.99吨/公顷,灌木经济林群落9.13 吨/公顷;其它森林类型群落3.41吨/公顷。
据分析:浙江省主要森林植被碳汇量与2004年相比,由 12240万吨增加到本期的14862万吨,净增2622万吨,年均净增量524.4万吨,年均净增率3.87%。其中乔木林群落碳密度从26.88吨/公顷增加32.70吨/公顷。
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碳储量变化动态单位:万吨、万吨/年、%
评估分析2009年主要森林植被的森林固碳量1466.8万吨,其中林木固碳量1077.7万吨•年,毛竹固碳量289.0万吨•年,林副产品固碳量100.1万吨•年。约占当年化石燃料消耗所释放碳量的12.7%,可见森林碳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4 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全省现有林地森林净初级生产力以碳量计算平均值为2.22吨/公顷/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潜力巨大。《浙江省林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林木蓄积量净增5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新增9000万吨以上”的建设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通过以下林业碳汇措施来提升森林固碳能力。
4.1 无立木林地营造林
全省现有无立木林地面积12.68万公顷,宜林地面积17.49万公顷, 另有疏林地3.58万公顷需要封育,合计面积33.75万公顷。“十二五”规划以沿海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林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人工造林面积5.00万公顷,无林地、疏林地封育面积11.00万公顷,合计营造林面积16.00万公顷。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提高林地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大幅提高无林地、疏林地的森林碳密度。
4.2 平原绿化造林
平原森林是浙江省林业的薄弱环节,省政府将平原绿化作为“森林浙江”建设的重头戏,规划用5年时间以平原防护林、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平原绿化造林180万亩,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8%,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基本建成生态结构稳定、防灾减灾功能效果明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平原防护林体系。因此也是今后浙江省森林增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低质低效林改造
全省现有低质低效林60.17万公顷。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林分质量,增加森林碳汇为目的,改造根据不同林分条件,相应采取补植或疏伐残次、劣质、病虫危害、衰退过熟的林木,补植珍稀树种等方法进行改造、通过综合改造后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最终达到增强森林固碳能力,提高林分碳密度的目标。规划低质低效林改造面积40.00万公顷,其中通过综合改造培育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面积6.67万公顷,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面积10.00万公顷。
4.4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据三大森林类型碳密度变化分析,以阔叶林的增长最快,其次为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碳密度增长最慢,森林碳储量、碳密度随演替阶段发展的趋势(周国逸等,2005)。规划完成针叶林阔叶化改造6.67万公顷,生物防火林带折合面积2.0万公顷。结合三大类森林的分布面积动态变化可以预计,随着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以及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林演替,森林碳密度将随之增加。
4.5 中幼林抚育
未成熟林分是目前构成浙江省森林碳汇的主要部分,随着森林成熟度的增加,区域森林碳汇功能将增加。加快推进以松、杉等中幼针叶林为重点的抚育改造,通过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等措施,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森林质量。到 2015年,规划全省开展中幼林抚育100万公顷,其中幼龄林44.17万公顷,中龄林55.83万公顷。
4.6 森林土壤碳汇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碳汇功能不可忽视,全球厚度为1米的土壤层碳储量是植被碳储量的4.5倍(Lal, 2004)。尽管土壤碳积累速率低于植被碳积累速率,但由于土壤碳库周转时间长(几个月至数百年乃至千年,Potter et al, 1993),能够将碳长期地储存于生态系统中,毫无疑问,土壤的碳汇潜力是巨大的。研究证明(李跃林等, 2002),马占相思人工林14年后,土壤碳储量以2.66吨/公顷/年的速率增加。即使是被认为净生产力为零的成熟森林,其土壤仍然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仅表层土壤(0-20cm)碳积累速率就达到0.61吨/公顷/年(Zhou et al ,2006)。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林业碳汇措施,大幅提升森林植被碳汇增长速度,据估算2015年浙江省森林年固碳量将达到2585万吨/年(不含土壤碳),约占2015年全省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17.8%,也就是说经过林业措施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可增加5.1个百分点。可见发展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
一是将发展碳汇林业放到与工业减排同样重要的位置,尽快制订发展碳汇林业的规划、政策和管理办法,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和林业碳汇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造林固碳意识;三是加强碳汇林业的科技支撑,加大碳汇林业的科技投入,加强对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和实施碳汇林业技术的研究;四是建立健全绿色碳基金,建立以绿化造林为主的储存碳信用平台,鼓励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
[1] 李海奎等.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评估.2010.
[2]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9年全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 2010.
[3] 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森林功能价值评估报告.2010.
[4] 浙江省林业厅.“森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 2010.
On Status Quo and Prospect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Sun Mengjun Wang Tongxin Sun Maozhe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0020)
Researches on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play an special role i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in the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A precise estimation of forestry carbon and regional potential of forestry carbon sinks as well as an effective exploration of measures for CO2reduction and carbon sinks have direct bearing to the success of China’s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Project. Based on a series of forest development outlines and an analysis of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this paper aim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potential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Meanwhile, suggestions will be made for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development.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S718.51
B
1004-7743(2011)04-0042-04
201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