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云地区生猪高热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1-02-12封士军张同平朱红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5期
关键词:灌云灌云县病猪

封士军 张同平 朱红军 王 伟

(1.江苏省灌云县畜牧兽医站,灌云 222200;2.江苏省灌云县南岗乡动物防检站,灌云 222200;3.江苏省灌云县小伊乡动物防检站,灌云 222200)

灌云地区的生猪“高热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继发或并发感染猪瘟、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由于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快,所以防治难度特别大。特别是免疫程序、免疫质量达不到要求且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型猪场与散养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风险很大。

1 临床症状

1.1 繁殖障碍

初产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等。经产母猪表现为不发情、发情不正常或屡配不孕,也有的表现为流产和死胎。初期感染时,常表现为短时间内大面积母猪流产现象。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d)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1.2 呼吸道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精神不振,喜伏卧,咳嗽,呼吸困难、气喘、多见急剧腹式呼吸,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因卧地不起造成腹部发紫肿胀。

1.3 神经系统

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有的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仔猪发病率可达95以上%,死亡率可达80%以上。

1.4 泌尿系统

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

2 剖检病变

2.1 肺

充血、肿胀、变硬,呈不能收缩的橡皮状肺,多表现出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症状;有的肺部呈现斑驳状到褐色病变(大理石样),有的支气管内充满粉红色泡沫液体。

2.2 淋巴结

广泛肿大,切面有水样渗出液,特别是肺门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

2.3 肝脏

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表面有白色的坏死点或出血点,有的则呈土黄色,质脆。

2.4 肾

多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个别病理呈现雀斑肾变化,有的有棕色、紫黑色花斑。

2.5 脾脏

边缘有锯齿状突起,脾头折叠,肿大,质脆,部分病死猪脾脏梗死。

2.6 胃

常见胃底部粘膜大面积的充血、出血、溃疡。

3 预防措施

3.1 做好“高热病”防治知识普及工作,做到群防群治

(1)不断完善兽医防疫、检疫、诊疗体系,建立一支能防能治的兽医队伍,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政府应该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兽医行政、疫情管理、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县、乡、村3级疫情测报网络、免疫监测网络,确保以免疫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对兽医诊疗人员的考评,严格把关兽医诊疗资格审查,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技术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诊疗队伍。

(2)引导散养户养殖向规模场养殖转变,加快建立养殖小区、示范区建设,规范疫病防控工作。目前,生猪多数地区以散养为主,应该加快向规模场(大户)转变,养殖业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转变也是符合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方向。

(3)指导养殖场坚持常年防疫与突击防疫相结合,自防与统防相结合。推行适合本地区的科学免疫程序。生猪免疫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许多疾病的免疫是从种猪开始的,如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病、圆环病毒病、口蹄疫、伪狂犬病均可在母猪配种前完成免疫;仔猪黄白痢、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可在母猪产前完成免疫;要确保种猪不带毒,不遗传或感染仔猪,可大量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接种程序,搞好养殖场环境卫生和消毒

(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坚持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或尽可能减少引种频率,尽量避免多场引种。加强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在疫病高危期间,建议每周消毒2次以上,同时加强人员、器械及饮水的消毒,减少场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2)主动改造猪舍,有效防暑降温。简陋的猪舍条件,很难维持稳定的生产成绩。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十分重要,规模养猪场,要因地制宜地添置机械设备进行降温,可以安装喷雾降温或滴水降温设备。现在灌云县推广使用黑色聚乙烯网将整幢猪舍封严,既防暑降温又防止蚊、蝇进入,对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

(3)完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效果监测。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同时免疫期间不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或者引起免疫抑制的抗生素。免疫后定期通过血清学检测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科学地修定免疫程序,对免疫不理想的疫苗,及时进行补注。万头猪场每季度检测1次,规模较小的猪场每年至少做2次免疫检测。

4 治疗

(1)根据猪场病情轻重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治疗+全群喂药;凡猪场发病率超过10%以上,则应该采取全群用药。

(2)个体治疗:10%长效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10 ml/25kg体重,10%安钠咖注射液10ml,分别注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4万U/kg体重,链霉素2万U/kg体重与清热解毒注射液30~50 ml混合后1次肌注。最好连用5d左右。

(3)当疑似附红细胞体病时,加注血虫净按5 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1次肌注,隔日1次,连用3次。

(4)当似疑猪瘟时,用猪瘟弱毒疫苗肌注,再选用硫酸卡那霉素与氟苯尼考注射液并用,要全群同时用药预防性治疗,连用3~5d,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采用以上治疗方法,治愈率达98%以上。

5 体会

5.1 稳定职工队伍,强化猪场管理

养殖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管理者和饲养员素质和水平的高低,所以养殖场要稳定职工队伍,加强技能培训,建立整套的各种生产规范流程。特别是很多养殖场人员明显不足,导致猪场常规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这是猪场发生高热病的最主要的原因。

5.2 及早无害化处理病猪

发生高热病时,不要期待特别有效的治疗,重点放在生物安全措施控制疾病,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强化消毒。对病猪进行有效隔离,阻断传播,发病期间猪只散毒量大,消毒可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含量,减少水平传播,要1次/d消毒。

5.3 及时准确用药

用药原则“快、准、狠”。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对未发病猪群预防用药,建议可使用替米考星等药物组合。对于不吃料的高热的猪群,不建议强行退烧,或者使用含安乃近或激素类复合注射液,3d后病情加重,治愈率更低。

5.4 四十字箴言

提高营养、降低密度、缩小群体、改善环境、全进全出、加强消毒、科学免疫、适时保健、友善接触、避免应激。

猜你喜欢

灌云灌云县病猪
老奶奶坠河,4名小学生分工救人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灌云县小伊镇 聚焦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
浅谈灌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灌云小麦优化高产栽培技术
灌云豆丹美食节:吸引八方宾客的响亮名片
开放包容聚万福 创业创新谱新篇——访连云港市灌云县委书记左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