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经络探秘说
2011-02-12李志刚
李志刚
生命科学已步入了分子水平时代,然而我们却仍然不清楚穴位和经络是什么以及经络活动的机制是什么。其实,依据我们已获得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资料等客观事实而言,可以说我们应该清楚了。
真正的穴位和经络同笔者曾提出的呼吸性循环体系[1]等一样,不是独立的结构体(系),而是有一定结构基础的功能体(系)。所以笔者认为,研究穴位和经络时,应该在具体分析和具体研究所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善于应用创造性思维去推论和总结相关事实,从中得出科学结论。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拿出如下之说并呈献出来请大家来讨论和进一步验证。
1 穴位的结构特征和活动机制
1.1 穴位的结构特征和本质
只有在针刺穴位时才会产生气感和针灸疗效这一事实、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结果[2]以及之后介绍的感传方式测试实验结果都表明,穴位确是具有较高敏感性或较高兴奋性的躯体位点。
而穴位局部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和现代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知识[2]则又清清楚楚地表明,与非穴位处相比,穴位是神经分支和感受器(如肌梭腱梭)等神经性或神经副属性结构的分布有差异性的部位,正是这一差异性导致了穴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或较高的兴奋性。
之后的整个分析和论证更表明,穴位无需有什么特殊的结构,仅需要有特定的差异性,就完全能在受到针灸刺激时和刺激后产生气感和特定的疗效。故可以说,穴位是有一定结构基础但没有对应的特殊和独立性结构的功能体(或点)。如日本学者中谷曾用12V直流电通过人体,发现皮肤上存在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上海第一医院专家的解剖学研究曾发现,96%的穴位与神经有关[2];后述的感传方式测试实验结果现表明,穴位处与非穴位处对针灸刺激的敏感性确有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有些穴位处有血管和淋巴管通过,但它们都不是穴位的活性结构(因为它们本身没有感受刺激和引起效应的活性或能力,这是解剖生理学常识),只有它们旁边和其上的感受器等神经副属性结构才可能是穴位的活性结构。
1.2 气感的产生机制
1.2.1 气感的本质 作为专业常识,显然得气(有反应)时才会出现的气感与针刺直接产生的触压感不是同一性质的感觉,它是一种反应之感,并且能对针灸这样的物理性刺激产生酸胀麻性生理反应的组织只可能是骨骼肌和血管等上的平滑肌两种组织,产生的反应只可能是舒缩反应。这些常识和之后介绍的穴位注射抗胆碱药实验结果及神经阻断实验结果都会使我们确认,气感实质上就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效应活动之感。
1.2.2 气感的产生机制 应用神经反射活动和局部活性物(如组胺、PG等)之活性等方面的知识,对气感产生原因方面的研究结果[3]进行客观分析和推论之后,我们可得出如下所述的气感产生机制。
(1)麻感的产生机制。A直接产生机制:很简单,可表述为压迫性地针刺穴位处的神经分支 →导致正常的感觉性神经冲动传导活动减弱→经脑皮层分析后,即可产生麻感。B间接产生机制:对针灸敏感的人,刺激时除了会在针刺穴位处感觉到麻外,也会在与针刺穴位同经的或有感传关系的其他部位(特别是穴位)处感觉到麻。此时麻感的产生机制可表述为:针刺某个穴位处→反射性地引起针刺穴位处和与针刺穴位同经的或有感传关系的其他部位处的肌肉强烈收缩→压迫局部的神经分支和血管(也可直接反射性地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导致正常的感觉性神经冲动传导活动减弱,从而产生麻感。论述到此处,有个问题必会产生出来,就是为什么只有针刺穴位处时,才会产生气感,且只会引起针刺穴位处和与针刺穴位同经的或有感传关系的其他部位处产生气感,而不会引起它经处和非经处也产生气感?显然,原因在于支配同经的或有感传关系的各部位的神经处于同脊髓节段(3)或在中枢中有密切的突触联系。
(2)胀感的产生机制。胀感是压或拉穴位处的肌梭,反射性地引起针刺穴位处和与针刺穴位有感传关系的其他部位处的肌肉收缩鼓胀,鼓胀又刺激触压觉感受器时,产生的一种感觉;或是压或温热穴位处的血管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针刺穴位处和与针刺穴位有感传关系的其他部位处的血管扩张时产生的一种感觉。
(3)酸感的产生机制。酸感是针灸刺激引起肌肉紧缩或引起局部乳酸形成增多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4)痛感的产生机制。痛感是针直接刺激穴位处的游离神经末梢时引起的感觉;也可能是因针刺损伤组织细胞和血管,或因引起局部缺氧,进而引起钾离子、缓激肽、组胺、PG等外渗于局部时产生的感觉。
(5)经络路径空感和流水声感的产生机制。有学者做实验得知,刺激穴位处时,会在刺激穴位所在的经络路径上产生空感和流水声感。此二现象产生的机制应该是:刺激有序地引起经络各处的肌肉收缩时,会引起其处的组织绷紧、振动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间隙拉大,也会引起组织液有序和快速地进出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空感和流水声感。此外,肌肉收缩和血管舒缩等活动也可引起人体在经络处产生热流感等针刺效应感。
2 经络的结构特征和活动机制
2.1 经络的结构特征与本质
经络原本是指气感的传递路线,后被中医学家们抽象为运行气血、联络上下内外和脏腑肢节的通道。故中医学一直认为,经络是有其特殊对应结构的实体。
然而,循经感传现象[3]、经络局部形态结构比较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2]以及本文前后论述的气感的本质和产生机制、感传方式测试实验结果、“支配同经的或有感传关系的各部位处的神经处于同脊髓节段”等事实却清楚地表明,虽然在经络路径上,除了有穴位可能存在之外,再没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存在;但是同经络上的各个部位或各个穴位之间,穴位与相关的脏腑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有序的相关联性,且这种相关联性首先和主要是通过有序传递的神经反射活动所确立的(当然,体液调节等性的活动也有时可能辅助确立)。故具有独特性(即感传性)和实用意义的真正经络,既是由相关联的敏感点或穴位点串连起来的线路,也是针灸刺激引起的可感知可传递性效应活动所运行的线路,也是一功能体(系)。不具有感传性能的那些经络不是真正的经络,只应该被看成是虚拟的经络或没有意义的经络而已。显然,如果把这些经络也列入真正的经络体系之中,不仅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而且还会造成学者们认识混乱,研究茫然,从而难以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至此本文可以说,“第三结构系统”是不存在的。请问,在生命科学已步入分子研究和全面发展时代的今天,找到了应该说比分子大的特殊穴位结构体和特殊经络结构体(即感传通道)以及特殊的感传物质了吗?也可以肯定地说,经络不等同于神经,经络系统不等同于神经系统:(1)在任一经络处都不存在有一条贯穿其处的神经;(2)如果经络等同于神经分支或神经干的话,那么神经分支或干上的任一位点(即经络上的所有点)都应该是穴位,因为神经分支或干上任一位点处的结构和性能都是相同的。
2.2 感传的基本产生机制
2.2.1 感传的本质 既然气感实质上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效应活动之感,那么感传通常也就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效应活动传递之感。
2.2.2 感传的基本产生机制
(1)确立感传产生机制的客观依据。笔者认为,以下介绍的那些实验结果可为确立感传产生感传机制的主要和客观依据。
A感传方式测试实验及其结果[4]在针刺某一穴位产生感传现象的情况下,再用油笔尖刺激该穴位所在经络线及其周围处,可明显地区分出敏感点和不敏感点,通过比对发现各敏感点基本上与同经上的各穴位点相对应。此实验表明,感传只在由相关联的穴位连起来的线路上进行并且穴位处的气感明显。
B感传速度测试实验结果[3]有实验测得,躯体神经的传导速度是100m/s,而实际的感传速度只有0.1m/s(是躯体神经传导速度的千分之一)。此实验结果表明,感传表面上看仅是在四肢躯干上呈线性传行,与神经活动不相关,然而实际上是在四肢躯干与中枢之间呈曲折性传行,与神经反射活动过程完全相吻合。
C穴位注射抗胆碱药实验及其结果[4]在敏感受试者的某一穴位注射抗胆碱药和抗β、α-受体药,然后待注射液刚消散且无压迫感之时针刺同经络上的任一它穴位处,结果注射药处无有气感出现,其他处无有或只有弱的气感出现。此实验表明,在四肢躯干处感传过程必为神经性或神经反射性传递活动过程。
D神经阻断实验及其结果[3]当与经络活动有关的神经通路的一部分受到阻滞、切断或破坏后,气感和感传就相应的不再出现。此实验结果表明,气感和感传确都是通过神经性活动来实现的。
(2)感传的基本产生机制。有研究得出[2],针灸作用的传入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针灸作用的传出途径是:(1)神经反射性通路;(2)神经反射性通路→体液性通路(显然体液性通路只可能出现在腺器官到终效应器官之间)。从这一研究结果可知,感传活动基本上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活动,在四肢躯干处感传活动完全就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活动。再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生理特点又可知,神经性活动可有直接性和渐进性两种扩散形式(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故感传的基本产生机制就应该是下边将要介绍的那样机制。
A递性传递机制说所确立的机制(渐进性感传机制):递性传递机制说可用简要路线图表示如下:
针灸刺激某个穴位处→通过第一次神经反射,引起受刺穴位处及其相邻的经络处(特别是相邻的穴位处)产生气感→已产生气感之处出现的肌肉收缩及肌腱伸拉等活动,作为新的刺激源(能被感觉到的就是刺激,这是常识)→再刺激相邻的经络处→通过下一次神经反射,再引起下一相邻的经络处(特别是下一相邻的穴位处)接着产生气感。如此反复,就可实现整个感传。
B一次性传递机制说所确立的机制(直接性感传机制):一次性传递机制说也可用简要路线图表示如下:针灸刺激某个穴位处→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后,通过神经中枢的有序传递(在运动中枢)或扩散(在感觉中枢),一次性地引起同经的多个部位处产生反射性效应活动(通常),从而实现感传;或不通过反射直接产生气感(特殊情况下),就此实现整个感传。
2.2.3 感传活动的中枢部位 从前面的分析与论证已知,感传活动是一种以神经反射活动为基础和为主的活动。从临床实践和亲身体验又可得知感传活动也是一种可受但多没有受到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参与或影响的传递性神经效应活动,故,参与感传活动的基本中枢应该是在脊髓。在脊髓或脑中必存在着某种有序性的突触联系。
再顺便说一下,作者认为牵涉痛不仅与同脊髓节段有关,还很可能与感传活动有关。
3 针灸治病基本机制假说
应用解剖生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本文前边已形成的机制说,本文又提出下边这样的针灸治病基本机制假说。
3.1 汇聚机制假说(兴奋性调节机制假说)
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时产生的针气(即神经反射性活动),直接(特别是当刺激经外穴时)或通过感传使病证部位原有的神经反射活动增强,进而使其原有的生理机能活动加强,从而使因虚弱而紊乱的(即衰弱的)生理机能活动逐渐得以恢复正常和使病证部位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最终达到显著缓解或治愈病证的目的,这就是汇聚机制假说。
本假说所描述的机制,实质上就是把针灸刺激产生的兴奋性神经反射活动,直接或通过感传传送到病证部位的机制。它适用于调节感觉和运动两神经系统的活动,可用于升血压和治疗诸肌器官功能衰弱等病证。
3.2 分散机制假说和转换机制假说(抑制性调节机制假说)
3.2.1 分散机制假说 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时产生的针气或神经冲动,通过感传会在中枢中的某个病性神经冲动或某个正常神经冲动的周围,形成多个干扰性神经冲动,从而减弱或抑制病证部位的病性神经冲动或正常部位的原有神经冲动,进而使紊乱的生理机能活动逐渐恢复正常,或使原有的感觉明显减弱,以及使病证部位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最终达到显著缓解或治愈病证的目的,或达到麻醉的目的,这就是分散机制假说。
此假说所描述的机制适用于调节感觉神经系统的活动,可用于止痛、消炎和麻醉等治疗。
3.2.2 转换机制假说 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时产生的针气,通过感传引起支配病证部位的抑制性内脏运动神经(如交感神经对于肺支气管平滑肌来说是抑制性神经,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迷走神经对于心肌来说是抑制性神经,可抑制心脏的收缩活动)兴奋,从而抑制病证部位原有的病理性机能活动和改善病证部位的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显著缓解或治愈病证的目的。这就是转换机制假说。
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时产生的针气或神经冲动,直接或在感传过程中,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抑制性突触,抑制病证部位原有的兴奋性神经反射活动,从而使病证部位紊乱的生理机能活动得以逐渐恢复正常和使病证部位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最终达到显著缓解或治愈病证的目的。这也是转换机制假说。
转换机制假说所描述的机制适用于调节运动神经系统的活动,可用于降血压和治疗痉挛等功能亢奋性病证。
3.3 引血它行或下行机制说(间接性调节机制说)
针灸某些穴位时,产生的针气通过感传可引起感传部位的血管扩张,从而吸引他部位(特别是头部)血管中的血液向其处转布,最后得到缓解或解除他部位的充血,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引血下行机制可用于头等部位的一些病证,如可用于醒神、开窍和安眠等治疗。
由于针灸所治病证的复杂多样性以及选穴配方的多样化,故针灸治疗具体病证时,往往是通过上述多个基本机制共同来实现其治疗目的。
4 结束语
对生命的研究已步入了分子时代,然而人们仍未发现与穴位和经络相对应的独立性结构体(系)。这一事实表明,穴位和经络体(系)不可能以独立性结构体(系)的形式存在。经络现象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等事实却表明穴位和经络确是以某种形式客观存在的。本文的整个论证和分析更进一步以事实表明,人体现有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不仅完全可兼撑起穴位与经络之活动,而且的确也兼撑起了他们的活动。一句话,穴位和经络作为功能体(系)是客观存在的。
显然,由整个上述内容所构成的新的经络学基础理论体系,是在对目前所有的相关客观事实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推理和论证以及创造性地总结之后形成的,是与所有的相关事实和研究结果完全吻合的,是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相承接和相融合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灵魂是功能体说,其轴心或主体是神经反射活动传递说。笔者坚信,本理论体系不仅能解释清楚与感传活动有关的任何现象和任何疑问,而且还能指导科研工作者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和采取正确的方法从事针灸研究工作。毋庸置疑,经络活动就是以神经反射活动为主体的活动,肌肉、血管和内分泌等活动作为效应性活动或后续活动只是整个神经反射活动的部分活动,经络学实质上就是神经分支学(感传方式实验和穴位注射抗胆碱药实验是本作者曾做过并由本文首次提出的实验)。
[1] 李志刚.中医学肺说的现代化与呼吸性循环的被发现等文[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5(7):429-431,27(9):553-554,2009,31(1):60-62.
[2] 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2-488,604-605.
[3]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