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
2011-02-12封丽然
封丽然
(河北省鹿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 鹿泉 0502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胃肠道疾病。病猪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严重脱水,发病快,2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
1 病原体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毒对光照和高温敏感,阳光直射下6 h,56℃ 45 min或65 ℃ 0分钟时即可灭活。
2 流行病学
2.1 发病年龄
该病发生于各年龄段的猪,但对仔猪危害最为严重。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仔猪几乎没有死亡。该病可以引起流产。
2.2 发病季节
该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的冬春季节较为易感,发病严重。
2.3 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特别是密闭猪舍,湿度大、猪只集中的猪场,更易传播。病毒通过粪便、乳汁、鼻液、呕吐物或呼出的气体污染饲料、饮水、空气以及用具等,再由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易感猪只体内。带毒的犬、猫和鸟类也可传播本病。
本病的潜伏期随病毒毒力而异,一般16~48 h。该病传播速度快,能在2~3 d内蔓延到全群。
3 临床症状
症状随猪的日龄和疫区流行情况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在新疫区,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迅速。
3.1 仔猪
仔猪感染后,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剧烈水样腹泻,粪便常为乳白色、灰色和黄绿色,带有未消化的乳凝块,体温先短期升高后随之下降,发病后2~7 d死亡,10日龄以内仔猪的病死率高达100%,3周龄以上的仔猪可耐过,但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3.2 育肥猪和母猪
育肥猪和母猪普遍表现为厌食、腹泻,个别病猪呕吐,严重腹泻的猪只排出水样粪便,腹泻成喷射状,但很快康复。
3.3 泌乳母猪
泌乳母猪发病严重,表现高度体衰、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严重腹泻。妊娠母猪的症状往往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症状。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为本病。
诊断要点为:发病突然、冬春多见、传播迅速、全群感染;呕吐明显、水样腹泻;日龄越小,死亡越多。剖检可见肠绒毛变短,肠粘膜脱落。
5 防治措施
严格消毒,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仔猪的保温、防湿。
当猪群发生本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猪,对猪舍、环境、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寒保温,对症治疗,减少死亡。对尚未发病的猪应立即隔离饲养。
本病对哺乳仔猪危害最大,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脱水、酸中毒和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
5.1 对症治疗
补液、收敛、止泻等。让仔猪自由饮服电解多维或口服补液盐。为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氟苯尼考、丁胺卡那等饮水。严重的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注射液。
5.2 疫苗注射
(1)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 d后海穴接种,1.5 ml/头,其所生的仔猪于断奶后7~10 d接种疫苗,0.5 ml/头。未免疫的母猪所产3日龄以内的仔猪,0.2 ml/头;体重25~50 kg的育成猪,1 ml/头;体重50 kg以上的育成猪,1.5 ml/头。
(2)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接种途径为后海穴。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 d接种4 ml。25 kg以下的仔猪1 ml;25~50 kg育成猪2 ml,50 kg以上育肥猪4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