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痛经从寒凝血瘀辩证施护初探
2011-02-11朱晓燕
朱晓燕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江苏 泰州 225300)
重度痛经从寒凝血瘀辩证施护初探
朱晓燕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探索痛经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从寒凝血瘀辩证,采用针灸加中药及中医护理治疗本病。结果治疗10例患者全部有效。结论本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痛经重症;寒凝血瘀;护理
痛经是指经行前后或者经行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临床上痛经分为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四肢不温,乏力,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伴腰部酸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乏力,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等。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
笔者临证诊治10例重症患者,从中医辨证角度出发,以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寒凝血瘀”理论指导,采用温通方法,以针灸、中药、敷贴、中医护理等综合方法治疗,受到了一定的疗效。浅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全部为门诊患者,年龄18~35岁,病程2~16年,排除继发性痛经,已经反复临床多种方法治疗,反复发作,介绍来诊。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取穴
主穴:三阴交、丘墟、列缺,配穴:腹结、关元、次髎。温针灸,每次45min;或加电针,断续频率30min。红外线照小腹部。
1.2.2 中药
桂附八味丸加桂枝茯苓丸加减:附子12g(先煎)、肉桂6g、茯苓10g、桂枝10g、鹿角胶10g(烊化)、失笑散(包)10g、山萸肉15g、干姜6g,当归10g,火麻仁15g。5剂。水煎500mL,煎沸后文火15min,取约100mL,分3~5次温服。服后,宜腹部保暖半小时。微汗为佳。
1.2.3 敷贴取穴
关元、命门、肝、胆、脾、胃、肾俞、神阙等,以附子、甘遂、冰片、丁香、肉桂、等分研极细粉末,醋调,约1cm×1cm大小,平铺于穴位上,约3~5h取下。有水疱尽量自行吸收为好,有感染者,则按一般抗感染用药即可。3d换一次。
1.2.4 护理
以中医痛经或疼痛的预防与自我调护为主,治疗最佳时机:以经前1周内。①一般护理:自月经初潮起 应学习一些卫生常识 对月经有正确认识 其中母亲为先教导,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 防止经 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经期应注意保暖 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 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 经前及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 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②特殊护理:本病主要介绍为痛经重症,以寒凝血瘀为主,所以,特别注意在行经前后,要保暖,切勿淋雨涉水或过食生冷。痛经与脏腑之脾肝肾有关,要注意平素调补脾胃,暖脾养血;调气机、畅情志,注意腰肾的保护,防止性生活过频,做事力所能及,尤其是经期期间及前后。可以用艾条温和灸神阙、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穴。
2 治疗结果
经上法治疗10d,最快一天见效,10例中,临床症状全部消失4例,症状明显好转2例;有效4例。
典型病例:患者29岁,2009年6月19日诊 痛经5年,药物针灸治疗多次,一直未愈,今又复发,见面色苍白,大汗,口唇青紫、痛苦呻吟不断,四肢不温,脉沉细无力。予以温针灸关元、神阙、三阴交、列缺泻法捻转,以ā麻重胀向肩背,和向小腹部放散为佳。一次痛消,服药5剂,至今未见复作。
3 体 会
3.1 现代医学认为痛经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精神紧张。有些少女因缺乏生理知识,月经时感到烦躁、焦虑、紧张和恐惧,疼痛比一般人敏感。②身体虚弱。又不注意锻炼,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③激素影响。④子宫畸形及子宫位置极度前屈或后倾;对于病史不典型、盆腔检查不满意者,宜作B超扫描 腹腔镜或宫腔镜检查 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膜下肌瘤等器质病变。
3.2 祖国医学认为:月经与肾肝脾有关,与经络之任、带脉关系密切。如徐灵胎云“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重生,而胎质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复所生之病,千条万绪,可以测知其所从起。”《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着,则多疼痛。更当审其凝滞作胀痛之故,或因虚、因实、因热而分治之也。”
3.3 任梦瑶《医碥》云:“赤者,心火之色。心火不足则血色淡。心气虚寒,则血凝而紫黑。紫黑为肾色自见,无火也。……血随气行,气寒则行迟,则血涩滞;气热而行驶,则血沸腾。”血虽然属阴,由于与气同存经脉之中,因此,它始终是热的液态的,而痛经重症往往表现为月经淤紫,日久常常伴有血块,小腹痉挛性疼痛,得温则舒,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舌质淡、口唇青紫。中医也有“久痛入络、久病必瘀”之说,作者认为本病要从淤血及阳气不足角度考虑,因此治疗以温阳化瘀为大法。治病求本,所以能在短期见效。
3.4 中医非常讲究医嘱,认为医师、患者、护士甚至患者家属及患者所处环境,都要协调,要加强医患沟通,时刻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共同完成医疗行为,有助于病情又快又好治愈。饮食均衡虽然无法消除经痛 但对改善全身的状况却有效,应避免过甜或过咸 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有报道说:经常打乱生物钟及熬夜的女性、或服用咖啡因等,出现月经不调的概率是作息规律者的2倍,所以一定的生活规律也有助于降低和减少本病的发作频率与程度。
R271.11+3
B
1671-8194(2011)32-03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