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放射性肠炎临床分析
2011-02-11刘娟
刘 娟
(江苏淮安涟水县中医院,江苏 淮安 223400)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性治疗后而引起的肠道损害,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放射性小肠、结肠和直肠炎,本病发生与每次治疗放射线剂量、每疗程放射线总量、患者营养状况、是否有手术治疗及化疗有关[1]。临床上以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并以腹痛、脓血便、肠道狭窄、肠梗阻、瘘管形成、低热为其特点[2]。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为慢性放射性肠炎,治疗困难,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现报告江苏涟水县中医院收治的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以及有关文献加以总结分析。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因宫颈癌放疗2年,腹痛、腹泻一年半,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2008年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检查出患有宫颈癌,因年龄偏大且体弱故行放射治疗10周,之后大便一直不成形,日1~2次,无脓血便,无明显腹痛,但精神食欲较好。2009年出现腹痛,腹痛主要位于下腹正中,呈隐痛,便前疼痛明显,便后较轻。大便次数3~4次/天,有时带有黏液。2009年12月出现腹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影响夜间休息及日间生活,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症状似有好转,但不明显。入院查体,体型消瘦,结膜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中下腹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腹软有压痛。辅助检查,血红蛋白80g/L,血白蛋白29g/L,球蛋白34g/L,余正常。腹部彩超未见异常,结肠镜检查,见肠腔黏膜粗糙,多处糜烂及斑片状溃疡,触之易出血,内镜尚能通过,活检为黏膜慢性炎。入院后予以解痉、饮食限制、电解质平衡及保留灌肠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有所好转出院。
2 讨 论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性治疗后而引起的肠道损害,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放射性小肠、结肠和直肠炎,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大小,发病缓急,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为慢性放射性肠炎,慢性放射性肠炎约85%发生于放疗结束后6~24个月,其余15%患者在数年之后才出现症状。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病率尚不明确,一般认为2%~5%。导致放射性肠炎的最低照射量差异很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照射时间和强度;②腹腔或盆腔内粘连固定的肠断易受放射性损坏;③子宫切除后直肠所受到的辐射量较子宫未切除者高,更易发生放射性直肠炎;④肠道不同部位放射性损伤的剂量不同:小肠在45~65Gy,结肠在45~60Gy,直肠在55~80Gy。
放射性肠炎主要病理特征为间质纤维化和进行性闭塞性血管炎[3]。可以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改变包括绒毛缩短、黏膜厚度明显减低、充血、水肿、广泛的炎细胞浸润、隐窝脓肿、糜烂改变[4]。亚急性期改变包括血管壁增厚、黏膜下层增厚、溃疡形成、异性放射性纤维母细胞。慢性期包括肠道狭窄,可出现溃疡、坏死或穿孔,瘘管形成、腹腔粘连,癌变是晚期并发症。慢性放射性肠炎症状出现在放疗结束后6~24个月或更长时间,小肠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表现为恶心、肠梗阻常见。结肠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表现为腹痛、梗阻较少见,瘘管形成多见。慢性放射性肠炎主要通过消化道钡剂检查、结肠镜检查、血管造影。钡剂灌肠示肠黏膜可呈小锯齿样边缘,肠壁僵硬或痉挛,有时可见肠段狭窄、溃疡和瘘管形成。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增厚、变硬及特征性毛细血管扩张、溃疡和肠腔狭窄。增厚变硬黏膜以及环状狭窄的肠段或边缘坚硬的钻孔样溃疡,如周围毛细血管扩张不明显,可能被误诊为癌肿。
慢性放射性肠炎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有放疗史,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时,结合相关检查可明确,但要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相鉴别。慢性放射性肠炎治疗困难,主要采取内科对症支持治疗,尤以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更佳,可使药物直接作用病变部位。肠狭窄、穿孔等并发症时,经内科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治疗。
[1]李宁.放射性肠炎的病程和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7):385-389.
[2]蔡立勉,潘秀珍.放射性肠炎的防治[J].新医学,1999,30(11):628-629.
[3]张学琴,王霄英.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的MRI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0,1(4):264-267.
[4]沈立宗,华一兵,吴文溪,等.慢性放射性肠炎外科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8):49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