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本病论》校勘二则

2011-02-1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庚辰甲子下位

李 清

(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南昌 330006)

《黄帝内经·本病论》是《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之一,王冰次注《素问》时尚缺,仅在目录中保存了两篇的篇名,并注明“亡”。至宋·林亿等校正《素问》时发现有其流传本,其后由北宋·刘温舒编入《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一般认为是唐以后人因《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托名写成,有深厚的道教背景。遗篇内容以论述运气学说中的前后升降、迁正退位等问题为主,注重气候实际情况的观察,重点讨论运气变迁的过程细节,是对七篇大论的发展补充。其中,《黄帝内经·本病论》主要阐发五运六气升降失常是疫病发生的本原,故名。其虽“辞理鄙陋”却包含深邃的思想,是研究五运六气学说极其珍贵的文献。但由于其历经传抄翻刻,存在不少讹脱衍倒现象,以致难以理解或理解错误,故必须对其进行校勘整理,才能使其得到广泛流传,今举其校勘二则,以飨读者。

1 癸巳相会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以明·顾从德刻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蓝本,在中医界是较为通行的《素问》版本。书中原文为:“假令甲子阳年,土运太窒,如癸亥天数有余者,年虽交得甲子,厥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阳明在泉,去岁少阳以作右间,即厥阴之地阳明,故不相和奉者也。癸巳相会,土运太过,虚反受木胜,故非太过也,何以言土运太过,况黄钟不应太窒,木既胜而金还复,金既复而少阴如至,即木胜如火而金复微,如此则甲己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大小善恶,推其天地,详乎太一。[1]”“癸巳相会”中的“巳”为“己”字之误,今据《类经》、《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改为“癸己相会”,此为误字,即古籍在其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属形近而误。

今查《类经》二十八卷运气类中所引《素问·本病论》的内容,引文与释文均作“癸己相会”[2]。清代医家高士宗所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所引《素问·本病论》的内容,亦为“癸己相会”[3]。此为他校法,即利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或相关文字进行校勘。

究其经义,这段原文主要是举例说明刚柔失守,即原有的天干地支相配被打破。运气学说以天干地支为基本的说理工具,其中天干化五运,地支化六气。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刚干,乙、丁、己、辛、癸为柔干,甲己同化土,丙辛化水,乙庚化金,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刚支,丑、卯、巳、未、酉、亥为柔支,子午化少阴君火,丑未化太阴湿土,寅申化少阳相火,卯酉化阳明燥金,辰戌化太阳寒水,巳亥化厥阴风木。如甲子之年,干支皆为阳,甲己化土,甲为土运太过,己为土运不及,故经文言“假令甲子阳年,土运太窒”,窒即有余而不通。当年甲子,则上年癸亥,若癸亥年天数有余,则当年虽已交得甲子,上年司天之气厥阴风木仍不退位,而上年在泉之气少阳相火已经升至在泉之右间,当年在泉之气阳明燥金已归其位,这样就形成了厥阴风木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的格局,故不相和。

“癸己相会”牵涉到另外两个概念,即上位甲子和下位甲子。上位甲子即当年的甲子干支联用,又称天甲子。下位甲子也是一个干支组合,干为年天干同化所合的天干,地支为年支再往前推三位,是在泉六气所对应两地支中的一个,又称地甲子。《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由此构成天甲子、司天、中运、在泉、地甲子五位一体的与运气七篇不同的新格局。由此推算,甲子年的上位甲子为甲子,下位甲子为己卯,本该甲己相会,现癸不退位,则变为癸己相会。甲子刚土未正于上,则己卯在泉就柔孤无援,土气被抑而表现为不及,三年后必发而为土疫。因此,从经义上推理其应为“癸己相会”,此为理校法,可见专业知识对于判断义理从而校勘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刺法论》中的相关内容亦可佐证此校勘:“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又有下位己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疫。[1]”下位在泉之位己卯不至而上位甲子已经到位,同样会造成问题,即土位太过无制,次三年则化作土疠。从《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中看,司天之刚气不得迁正,在泉之柔气必孤立无援,此为太虚,三年化大疫,为刚阳不得伸展,阴极之象。在泉不迁正,司天孤独无配,为小虚,其刚气亢进无制,三年化大疠。疫、疠二者虽有差别,但总因司天在泉不相和而成,即在泉孤危,根在司天。司天无制,根在在泉。由此可见,本应甲子与己卯相合,因癸亥不退,而变成癸己相合的格局,故原文应改为“癸己相会”。

2 乙巳相会

《素问·本病论》中有“假令庚辰阳年太过,如己卯天数有余者,虽交得庚辰年也,阳明犹尚治天,地已迁正,太阴司地,去岁少阴以作右间,即天阳明而地太阴也,故地下奉天也。乙巳相会,金运太虚,反受火胜,故非太过也,即姑洗之管,太商不应,火胜热化;水复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大小善恶,推本年天数及太一也。[1]”“乙巳相会”中的“巳”亦为“己”字之误,今据《类经》、《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改为“乙己相会”。

今查《类经》二十八卷运气类中所引《素问·本病论》的内容,引文与释文均作“乙己相会”[2]。清代医家高士宗所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所引《素问·本病论》的内容,亦为“乙己相会”[3]。

从义理上判断,当年庚辰则上年己卯,若己卯年天数有余,则当年虽已交得庚辰,上年司天之气阳明燥金仍不退位,而上年在泉之气少阴君火已升至在泉之右间,当年在泉之气太阴湿土已归其位,这样就形成了阳明燥金司天、太阴湿土在泉的运气格局,故不相和。庚辰年的上位甲子为庚辰,下位甲子为乙未,本该乙庚相会,现己不退位,则变为乙己相会。庚辰刚金未正于上,则乙未在泉就柔孤无援,金气被抑而表现为不及,三年后必发而为金疫,因此从经义上推理其应为“乙己相会”。

《素问·刺法论》中亦有相关内容可佐证此校勘:“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1]”即下位在泉之位乙未不至而上位庚辰已经到位,同样会造成问题。可见,本该乙庚相会,因己卯不退位,而形成乙己相会的格局,故原文应改为“乙己相会”。

“巳”、“己”二字在古书传抄和翻刻时极易相互误用,以上综合运用了他校法和理校法等方法对《黄帝内经·本病论》中两处“巳”字进行了校勘。笔者将原文与后世医家所引用的经文进行对照,运用《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中的运气相关知识从义理上判断,并结合《素问·刺法论》的相关内容进行推理,最终得出结论,二者均为形误,据此改为“己”,使得原文经义通畅、易于理解,特撰文求证于同道。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89,579,590,580.

[2]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014,1016.

[3]清·高士宗.吴昆(注),孙国中.方向红(点校).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528,530.

猜你喜欢

庚辰甲子下位
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庚辰同志赴定点帮扶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莲菊两歧”与甲戌、己卯、庚辰三本成立的序次——《红楼梦》创作过程研究又一例
提高火力发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投入率的措施
发射机房监控系统之下位机
沈鹏《迎戊戌双甲子》
大孔树脂纯化马甲子五环三萜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补论
山上的哥哥
齐白石画作中的甲子记岁法
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