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中职康复治疗专业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02-11朱红华蒋迎春
朱红华,蒋迎春
运动疗法技术学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的性质是通过介绍如何运用运动疗法技术对康复对象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康复和重返社会。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康复对象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掌握运动疗法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学会运用运动疗法常用治疗技术为康复对象服务,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思想,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学的体会,就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学中几个问题浅述自己的看法。
1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运动疗法技术学对于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康复治疗中开展物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好该课程能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临床实习和以后的临床工作。但是现代卫生中职学生受当前家庭、学校、社会不良因素的综合影响,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差[1-2],要想让学生学好运动疗法技术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该课程学习中去。作为专业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之前通过专业介绍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今后工作的方向,通过课程介绍让学生明确运动疗法技术学在康复技术专业和未来岗位中的重要地位,使他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要适时而巧妙地将知识传授和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传授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例如,根据该课程需要用到很多运动系统解剖学知识的特点,可提示学生提前预习,了解需要用到哪些解剖知识,然后有的放矢地去查阅相关知识点或去解剖实验室实地参观解剖标本,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又能掌握新的知识;针对该课程操作技能繁多、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特点,教师可在专业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尽量以实践教学为主,并组织学生成立操作小组,让他们在操作练习时彼此讨论、分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充分提高他们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公认的一种教学改革方法[3]。其特点是学生自己提出问,自己查阅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和提炼答案,自己开展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学习内容。该方法既能提高学生自主提炼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4]。因此,在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采用。
3 注重解剖学知识的复习和讲授
运动疗法技术学的临床应用时,需要用到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诸多解剖学知识,为了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应开展解剖知识的教学。如讲授肌力增强技术时,应详细讲授与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各个方向生理运动有关肌肉有哪些;讲授桡腕关节松动技术时,应详细分析桡腕关节的结构,让学生明白桡腕关节是由桡骨下端及其向尺偏伸出的关节盘与近排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形成的,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桡腕关节的前后向和后前向滑动为什么只推动桡骨远端,而不推尺骨,在做桡腕关节分离牵引时上方手要固定桡骨远端,下方手握住近排腕骨进行牵引。运动疗法技术学中类似于上述需要应用到解剖学知识的地方还有很多。解剖学知识是学习运动疗法技术学的基础,虽然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已经学习过,但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师仍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复习、巩固和强化,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强调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运动疗法技术学操作项目繁多,且每个操作项目又有很多操作内容,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后能否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能否将所学的操作技术灵活地应用到临床实践,这是在该课程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操作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师应在每一项操作技能实践教学的一定阶段,对学生逐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因此教师应制定出每项操作技术考核的评分标准,在考核时严肃考场纪律,严格把关。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可在每次考核中渗透人文关怀和礼仪方面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操作考试不过关的学生,专业教师和实验员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让他们争取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将运动疗法操作技能学会,以便能够顺利开展专业实习。
5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运动疗法技术学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讲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做中学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可结合临床经验体会,精选一些典型的运动疗法治疗临床病例,采用启发式[5]的方法精讲,使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思考,并能深入浅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时,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比如在讲解如神经生理学疗法时,教材上的图片只是一些静态的描述,截取的是该技能操作的一个片段,没有把整个动作过程显示出来,学生单纯阅读文字和图片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可组织人员自行拍摄相关的动作视频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边观看视频,教师边进行讲解。同时可结合临床病例,如怎样训练偏瘫患者的梳头、脱套头衫等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如此能将知识点的讲解达到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效果,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课堂学习效果,又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6 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素质[6]。当代中职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普遍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协调、合作、相容性差,缺乏集体观念,诚信度低,责任感、道德意识淡薄,对待学习和工作马马虎虎,情感冷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6]。因此,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开展课程德育,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合作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反应迅速、准确判断的思维能力,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等,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效果。
7 注重收集教学反馈意见和建议
运动疗法技术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养成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定期收集学生和临床带教老师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的习惯。其目的是了解和掌握选用的教材是否合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与岗位对接;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等。对于收集的资料,教师应认真研究,挖掘问题之所在,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未来岗位的需要。
[1]毛春雷.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4):32-34.
[2]田灵遵,张金来,王延辉.中职学生现状调研及管理对策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4):47-50.
[3]常华,张琦.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方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87-788.
[4]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 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4-395.
[5]刘曦,郭声敏.康复医学教学中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92-93.
[6]詹万生,李书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