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辨证施护
2011-02-11张士兰
张士兰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河南商丘 476000)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辨证施护
张士兰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河南商丘 476000)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辨证施护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属中医学“脏结”、“胃脘痛”、“厥心痛”范畴,以胃脘部位痛如刀割、恶心呕吐、全腹肌紧张为特征。本症病位在胃、十二指肠,病机为在胃脘病基础上,病邪阻滞而致的实痛、热痛。临证根据病程分期进行辨证论治、辨证施护可获良效。
1 辨证分型
1.1 气滞血瘀期(闭孔期) 起病急骤,剧疼难忍,发自胃脘,迅及全腹,腹肌硬紧,拒按拒动。痛则不通,此为气血瘀闭之象;食物不循常道,穿胃肠壁而出,郁积腹内,气血瘀闭,气机窒壅而致腹痛,甚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气短,脉弦紧或细数之厥证。
1.2 毒热炽盛期(瘀闭化热期) 起病3~5h,腹痛持续,由胃脘渐及脐周、由下腹乃至全腹,发热,腹紧如板,便秘或便闭,恶心呕吐,尿短赤,苔黄,脉洪数。此乃病邪与食物互结于阳明胃腑,郁闭化热,热邪耗津,传导失司,故便秘,烦渴引饮。热迫津液外溢故自汗出。便赤、苔黄、脉数均为实热之象。
1.3 脘痛期(恢复期) 热毒炽盛期经过适当治疗,邪热渐退,腹痛大减或消失,气机复和,食欲增进,大便通调,实热平息即转入恢复期。多数患者有气血亏耗、脾胃虚弱的表现。
2 一般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3)加强情志护理,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4)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3 临证(症)护理
3.1 气滞血瘀期(闭孔期) (1)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密切观察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度及神色、血压、体温、呼吸、二便、脉象、舌象的变化,并作好记录。(2)患者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或躁动不安,肢冷汗出,脉细数,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按厥证护理。(3)禁用解痉剂。溃疡穿孔可遵医嘱用乌及粉(乌贼骨、白及研末)加米汤或藕粉调成糊状送服。(4)禁食,行胃肠减压。观察记录胃内容物的色、量、质。保持口腔清洁,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准确记录出入量。(5)遵医嘱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内关、中脘等穴,强刺激。发热加曲池、合谷。恶心呕吐加上脘,胁痛加支沟,腹肌强直、疼痛拒按加气海、关元,昏厥刺人中、十宣,灸百会。(6)需手术治疗者,及时做好术前准备。
3.2毒热炽盛期(瘀闭化热期)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如病情允许,可下床适度活动。(2)注意观察肠鸣音。如从未出现肠鸣音或一度出现而随即消失,预示病情不良,应立即报告医师。(3)流质饮食及中药少量经胃管徐徐注入。严密观察有无腹痛、腹肌紧张等情况,一旦出现即刻停注,并报告医师。如注入后4~6h无反应,则可拔除胃管。(4)按医嘱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内关、中脘等穴,强刺激。(5)穿孔闭合后渐进蛋汤、牛奶、藕粉等流汁无渣食物,以后依病情渐进细软少渣食物,忌食辣椒、胡椒、醋、烟酒等刺激性及甘薯、芋艿等滞气之品。(6)大便秘结,腹部胀痛者,可遵医嘱用生大黄煎液灌肠。
3.3 脘痛期(恢复期) (1)饮食需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食物宜少渣易消化之品,如山药粥等,忌食甜羹、酸性、煎炸、生冷、硬固、刺激类食物。(3)胃脘不适属虚寒并无出血倾向者,可热敷、热熨腹部,或艾灸上脘、中脘、关元、脾俞、胃俞等穴。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2011)09-1540-02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