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烦躁状态脉案分析4则*

2011-02-11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9期
关键词:脉象防风栀子

滕 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

中医烦躁状态脉案分析4则*

滕 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

烦躁状态 脉诊 病案

烦躁始出于《内经》,烦指情绪烦闷,躁指肢体不安,烦与躁常同时并见,因此多烦躁并称。烦躁状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患者常表现为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想发脾气,甚至出现焦躁不安,坐卧不宁。烦躁状态的持续存在往往会导致疾病复杂化,难以诊治。笔者意欲通过对烦躁状态的4则病案分析,尤其是对其脉诊的体会,总结烦躁状态病证的特点,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1 病 例

案1 李某,女,47岁。以烦躁,焦虑,眠差1周来诊。患者1周前因生气劳累后出现烦躁焦虑,呼吸不畅、气短、急促,口干,耳部稍胀,头痛头晕,四肢乏力,纳一般,二便调,舌瘀红,苔薄白,左脉沉涩,右脉弦滑。辨证为气滞痰壅,心神不安。予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 9g,厚朴 15g,茯苓 20g,紫苏叶 15g,浙贝母 15g,防风 21g,香附 15g,柴胡 12g,枳壳 12g,黄芩 12g,桑白皮 21g,佩兰12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二诊,烦躁焦虑、睡眠症状好转,呼吸不畅、口干等症状减轻,无耳胀、头晕、四肢乏力,时有便溏,小便调,纳可,舌瘀红,苔薄白,脉弦滑动。上方加桔梗12g,远志12g,水煎服用7剂,症状消失。

按:患者左手脉沉滞,脉搏起始段涩滞难以前进,为气机阻痹之象;右手脉滑乃痰浊内蕴之象,其脉弦直而长,为过度关注脉象[1]。追问病史,患者遇事好思虑,近来因工作繁忙,压力较大,思则气结,日久影响水液代谢,导致痰浊内生,痰气交阻,心神不安,因而出现烦躁及气机不畅的呼吸症状。治宜调畅气机,化痰散结。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代表药物有降气化痰之半夏、厚朴,芳香行气、理肺疏肝之紫苏叶,运脾利湿之茯苓等。

案2 赵某,女性,35岁。因情绪差,焦虑烦躁5月来诊。5月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自卑感,曾有服药自杀史,自此双眼视物模糊,乏力,怕冷,曾服氯硝西泮、帕罗西汀等药物,效不显。现仍烦躁,焦虑,易紧张,害怕,乏力,怕冷,头昏沉,时耳鸣,眠差,大便干,2~3d一行,小便调,舌淡胖,苔薄黄,脉位浮,左寸动,脉弦弱。辨证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宁。予乌梅丸加减:乌梅20g,白芍 30g,当归 15g,桂枝 15g,细辛 3g,黄芩 15g,干姜 6g,五加皮20g,黄连 12g,木香 9g,远志 12g,合欢皮 15g。服药 14剂后症状减轻。

按:此患者脉位浮,形体修长,皮色苍,为木形人,木形人多劳于心,善忧,象木之性不能自静,因而烦躁状态者相对较多。左寸脉动,集中在指目附近,局部的,类似许多钝针密密麻麻的交替击手的感觉,为心烦之象[2]。其脉弦,与过度关注工作之事有关,弱为阴虚血弱之象。患者思想压力大,不欲与人交流,待人接物没有耐心,思则气滞,日久化热耗气伤阴,因而出现心烦、乏力、怕冷等虚实寒热并见之证。乌梅丸具有酸甘化阴、辛甘化阳、酸苦通泄之效,以此治之,温清并用、补伐兼施,故症状得以缓解。

案3 凯某,男性,42岁。因烦躁1月就诊。患者1月前与人争吵后,经常出现烦躁,五心烦热,汗出,胸中发热,时头部昏沉,纳可,眠差,二便调,舌红敛,苔薄黄燥少津,脉大躁数动,以右尺和左寸为甚。辨证为邪热内扰,心神不安。予栀子豉汤加味:栀子15g,淡豆豉 12g,朱砂 0.5g(冲),黄芩 15g,黄连 9g,荆芥 12g,防风 12g,石膏 30g,生地黄 24g,玄参 15g,麦冬 30g,知母 20g。 服药14剂后症状消失。

按:患者尺部皮肤紧,印堂微红,其体质当属《灵枢·二十五人》所谓之“火形人”,性情刚烈,感情易动,性急如火。其脉搏动起始处有急迫之感,示其为性急之人[1];脉大为热邪外透之象;右尺脉和左寸脉勃发的躁数动感为心情烦躁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脉三动而躁”,《素问·脉要精微论》有“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代则气衰”之论。此患者主要表现为热邪外发的症状,治以栀子豉汤加减以清热除烦,代表药物有清心除烦之栀子、淡豆豉,清热泻火之黄芩、黄连,疏风透邪之荆芥、防风,养阴清热之生地黄、玄参、麦冬。因而症状消失。

案4 段某,女性,70岁,退休。以入睡困难,眠浅10余年就诊。患者10余年来一直心急烦躁不安,易发火,自感易热,头胀,眼胀痛,耳鸣,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数动涩。辨证为肝经火盛,心神被扰。予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1g(冲),钩藤30g,桑叶15g,菊花 12g,川牛膝 20g,生地黄 24g,紫苏叶 15g,栀子 12g,白芍 30g,当归 15g,杜仲 12g,半夏 9g,防风 12g,夜交藤 15g。7 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二诊:心烦易怒,头晕减轻,仍有入睡困难,舌暗红,苔薄,脉弦涩。上方龟板30g(先),代赭石30g,玄参30g,又7剂后症状缓解。

按:此患者非单纯性失眠,为心理改变引起,现代医学将其称之为“情绪不良”,失眠与烦躁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患者性急易患烦躁焦虑,其脉数为阳热内蕴之象,《古今医统》载“数实为热,数虚为躁”。脉动为热邪鼓动,血液激荡之象;脉涩为阴液耗伤,脉道失润,脉来欠畅之象,如《诊家正眼》所谓“关涩阴虚因而中热”。由于火热充斥于上,则以头面部症状为主,如头胀、眼胀痛、耳鸣等,治宜清热凉肝、引火下行,方可选羚角钩藤汤加减,使火从下而解,症状自然减轻。

2 体 会

中医历来主张“形与神俱”,烦躁状态病证的内容不仅包含着精神和情绪的改变,而且还体现在躯体行为方面,如刘河间对烦躁不寐,认为 “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反复颠倒,懊憹烦心,不得眠也”。处于烦躁状态的患者临床表现有阴性和阳性之分,阳性症状群多为火热内蕴、火热充斥于上、火热伤阴或热迫津泻之症,其脉象多表现为躁数,主要脉位是在右尺和左寸。阴性症状群多为气机不畅之症,其脉象多表现为沉涩,以左手脉象为主。

[1]齐向华.脉象在中医心理学中的客观诊断作用 [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326-2327.

[2]寿小云.寿氏心理脉学与临床[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08.

R749.7+2

B

1004-745X(2011)09-1529-0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Y2008C65,ZR2009CL041)

2011-04-24)

猜你喜欢

脉象防风栀子
港口大型机械防风安全发展形势及防风安全体系建立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大楼的防风攻略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栀子(赵润怀 摄)
防风衣
六月栀子香
少年情怀,栀子初心
浅谈堆料场防风抑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