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针灸美容

2011-02-11涂铭珊阎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0期
关键词:黄褐斑脏腑经络

涂铭珊 阎丽娟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中国古老的针灸美容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为基础,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针刺、灸疗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补益脏腑,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调理各脏腑组织功能,从而减轻或消除影响容貌的某些生理或病理疾患,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抵御外邪侵入,而达到延缓衰老,美化容颜的一种方法。

针灸美容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治疗广泛,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对机体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当脏器机能亢进时,针刺可使之降低;当脏器机能抑制时,针刺又可使之增强。针灸美容的治疗方法在于刺激,加强经络的调整作用,而经络对人体的调整即有序又有度,根据人体的机能状况而向更好的方面调整,不仅不会对人体功能造成破坏,而且还不会产生副作用。针灸的各种治疗方法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从整体观念出发,针对每一个体的不同情况,补虚泻实,去除面部问题的内在原因,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局部病灶。这样局部与整体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不仅可以取得明显的、确切的美容效果,而且较其它方法疗效持久和彻底。这是其它治疗方法所不能做到的。

人体外在皮肤与内在经络脏腑是相联系的统一体,当病邪侵入人体时,可以通过皮肤经络由皮入里,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时也可通过经络系统由里出表,反映在相应的皮肤上。针灸美容是通过针刺,灸疗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促进经络气血运行,并通过经络的传感把阳气,阴血,津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和散布到外表器官,濡养周身,把外邪拒之于体外,从而达到调整整体,发挥以内养外,防治兼顾的美容作用。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采用适当的针刺,叩击皮肤等方法的刺激,能促进皮肤各种功能进行良性调节,不仅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的循环,还迅速缓解了局部组织的缺氧状态,使病变部位得到了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改善了皮肤的新陈代谢,达到活血化瘀的美容功效,特别是由于气滞血瘀而引起的痘印、色斑、面色萎黄或晦暗等问题。同时还使皮肤肌肉得到了被动锻炼,增加了皮肤肌肉的弹性,使松弛干燥的皮肤变得红润有弹性,起到消除皱纹的功效。

针灸美容可以改善皮肤粗糙,皮肤色泽晦暗、松弛、毛孔粗大、面部皱纹、眼袋下垂等等。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中记载有针刺下廉穴可治疗颜面不华;针刺曲池穴可用于颜面干燥等。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等书均设专篇收载了美容方法,如《千金方》载有 “面苍黑,取行间;面尘黑,去太冲”,“面赤热,取肾俞”,“面赤肿,取上星”等等。明代以后,针灸美容甚为盛行,尤其是以穴位贴药治疗面部瘢痕、雀斑、白癜风、黑痣、粉刺等疾病的记载颇丰。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针灸美容发展迅速,已成为人们进行面部美容的有效方法之一。

针灸美容是从人的整体出发,通过刺激腧穴经络而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强身健体以固本,使正气强盛,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近年来,中国古老的针灸美容以其独特的作用,良好的疗效走向世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使用。在以健康为主题的21世纪,针灸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容颜美丽的要求,更达到了由内至外的健康美。因此针灸将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疗效成为医学美容的发展方向,屹立于医学美容之林。

[1]魏波,江泓成.梅花针面部叩刺治疗重度痤疮 100例 [J].暨南大学学报 (医学报),2004,25(2);244-245.

[2]张英.局部围刺配合远端穴位针刺法治疗黄褐斑 85例 [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14-15.

[3]杨春英,面部散刺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 30例 [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34.

[4]张毅明,刘萍,汪迈青.围刺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 78例 [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29-31.

[5]马新平.挑刺加拔罐治疗面部黄褐斑 [J].中国针灸,2003,23(12):7-8.

[6]李红枝.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 40例 [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3);42.

[7]孙福顺,王树春,王延龄等.电火针治疗痤疮 52例 [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65.

[8]张敏,张杰.针刺加火罐治疗黄褐斑 [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24.

[9]闫志安.中医美容 2009中华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10]王靄平,罗钰莹.针灸疗法治疗痤疮 50例临床观察 [J].吉林中医药,2008,28(6):436-437.

[11]陈孝银.散刺法治疗痤疮 120例 [J].中国针灸,2002,2(80):517.

[12]李子勇,老锦雄.面部挂针加直接灸疗黄褐斑68例 [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6):17-18.

[13]卞勇,胥加琴,王政书.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痤疮124例分析 [J].甘肃中医,2006,19,(26):36-37.

[14]李晋青.针刺配耳压治疗黄褐斑 100例 [J].陕西中医,2005,26(2):160-161.

[15]汤红.围刺结合体针治疗痤疮 26例 [J].吉林中医药,1999,(1)38.

猜你喜欢

黄褐斑脏腑经络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经络考证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