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与二乌贴敷治疗三叉神经痛
2011-02-11四川省渠县蜂疗所
四川省渠县蜂疗所 代 乾
三叉神经是运动、感觉纤维混合神经,分三支。第一支为眼支,分布在眼睑前额部;第二为上颌支,分布在鼻翼,上唇眼睑;第三为支下颌支,分布在颊部,下唇下颌。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反复短暂剧痛,且又无运动障碍,称三叉神经痛。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女性多于男性。
中医学,三叉神经痛属偏头风、面游风、齿槽风的范围,多由风邪上侵面部之三阳经脉,或从热化、或从寒化,都会使血脉壅闭,气机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若因肝胆风火上逆,阳明燥热上冲,或风夹痰浊上犯,也可以导致经络闭阻,气血不通而痛。总之,因风火痰瘀与寒凝阻滞经脉为其基本病机。
一、治疗原理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目标为迅速止痛,防止复发。其急性发作期的关键是迅速止痛,缓解间歇期则针对不同的性质,采取祛风、清火、散寒、豁痰、化瘀等法,促进经脉畅通,气血运行,以改善面部组织的营养状态,达到减轻或防止疼痛发作的目的。治疗以针药并用,所以中药“二乌贴敷”与蜂疗对此病治疗效果好,痊愈率高。
二、蜂针治疗
先着眼于疏调面部经络之气。取穴:太阳、地仓、攒行、太阳、颧髎、颊车。先取太阳透地仓、攒竹,直刺1分钟泻法;复取太阳、颧髎、颊车三穴埋针治疗,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主穴配穴并用,以手足三阳经腧穴为主。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眉棱骨痛),主穴取位于眶上神经孔的攒竹并刺鱼腰穴,配穴阳白、太阳穴,使针感透射到额部;第二只疼痛(上颌痛),主穴取位于眶下神经孔的四白穴,针感透射眶下孔中、配颧髎、下关穴,使针感透射到上唇;第三支疼痛(下颌痛),主穴取位于颏孔的夹承浆穴,针感透射入颏孔中,配颊车、地仓穴,使针感透射到下唇。不论何支疼痛,远端均可酌情取合谷、后溪、内庭、丰隆、太冲等穴,强刺激。泻法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三、药物治疗
通络止痛,久痛入络,瘀滞甚者,多因病程日久所致。表现为痛如锥刺,日轻夜重,痛点固定,面部皮毛粗糙,肌肤甲错,或面肌痉挛,口角歪斜,舌多有瘀斑或紫脉,或寒热、风、痰的交叉,必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养血治血是治本。
方法一:热敷法。方剂组成:川乌、草乌、艾叶、薄荷各20克,川芎、续断、当归、仲筋草、威灵仙各30克。
取老巢脾250克加水2000克熬煮20分钟,过滤后再将以上药材粉碎后装入双层布袋内,再次熬煮15~20分钟。温度适当时,将布袋在患处热敷,并蘸药液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每3日更换药1次,7日为1疗程。
方法二:贴敷法。方剂组成:川乌、草乌各15克将药研成细末,老巢脾50克,植物油100克放入锅内文火煎熬10分钟,经过滤后,将药粉放入调匀成软膏,贴敷太阳、下关、颊车、阿是等穴,每次选13个穴位,每天换药一次,7日为一疗程。
四、典型病例
患者:吴先生,72岁,离休干部。1995年5月接受蜂疗,发病已15年之久,医院确定切除手术。但本人不想手术,四处求治。自述15年来不能正常洗脸,理发时要先吃止痛药。严重时,饮水、进食、讲话、刷牙、打呵欠等都引起疼痛发作。
笔者为吴先生治疗方案是:
(一)蜂针治疗:先着眼于疏调面部经络之气。取穴:太阳、地仓、攒竹、太阳、颧髎、颊车。先取太阳透地仓、攒竹1分钟。泻法:复取太阳、颧髎、颊车三次埋针治疗。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二)药物治疗:用“二乌方剂”热敷患部,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用“二乌贴敷”膏贴敷太阳、下关、颊车、阿是等穴,每次选1~2个穴位,每天换药1次。蜂针、药物以4疗程对该患者治疗达痊愈。
三年后回访未复发。
本病由于反复发作,疼痛剧烈,缠绵难愈。有的患者常常焦虑,精神紧张,恐惧心理甚重。因此,首先要安神定志,调理情绪。对病人热情帮助,解决思想负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尽量避免食物刺激。
五、治疗效果
蜂针与中药“二乌贴敷”治疗三叉神经痛83例。病程在1年内的有13例,1~3年的有36例,3~5年的有24例,5年以上的有11例。经治疗,最短时间2个疗程,痊愈4例,3~10疗程的患者痊愈50例,显效13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7%。三年中,对痊愈54例进行回访,无一例复发,疗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