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的中医护理
2011-02-10缪硕
缪硕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成都 610072)
老年期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内脏、骨关节和肌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功能逐渐衰退,再加上慢性病的影响,容易使老年人行动受限,从而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使生活质量下降。通过中药调理应针对其特点和身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这样就能维持老年人自理生活的能力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1 调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脾胃正常才能化生精微、气血和津液,防止痰饮、水湿等病因的发生。老年慢性病患者因,正气亏虚,抵抗力下降,强调保护和促进脾胃的功能就尤为重要。保护和促进脾胃的功能,可以从调配患者的饮食着手,充分发挥脾胃在恢复正气的功能[1]。我们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对脾胃运行功能差的患者,不能强迫进食;对病后胃气初复的病人应宜于咀嚼消化的食物并要少食多餐;对多病、久病的患者不易食用肥甘厚味,过硬、过冷和过热的食物;阴虚的病人,宜选清淡食物,同时配以青菜、水果。就是说在饮食上达到保护和促进脾胃的功能,恢复正气,治愈疾病的功能。四君子汤,有调理脾胃虚弱和益气健脾的功能。
2 疏肝理气
疏肝理气,即疏肝,疏散肝气郁结的治法。按五行而论,肝属木而性喜条达,主疏泄,为藏血之脏。设若情志不遂,肝木失于条达,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气横逆、郁结,呈现种种病变。疏肝理气具有疏理肝脏气机,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肝气郁结表现为两胁胀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肠鸣腹痛;妇女可见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痛经等。代表方剂如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3 固护卫气
气是生命的本源;“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为气之本[2]。宗气通过肺而布散全身,以维持脏腑功能活动。说明卫气有固护肌表,抵御外邪,调节汗液,维持体温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第一道防御机制。老年慢性病患者,久病体虚,气血受损,卫气也会不足,容易感受外邪,使宿疾复发或加重,或并发新病乃至影响整个治疗计划实施,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对老年人慢性病的护理,其中特别是对兼有阳气虚损或气血两虚,证见形寒肢冷,自汗出,易患感冒的人,不论患何种疾病,在护理中都要注意调摄卫气,固护卫气,故治疗时慎用辛温走表剂,禁用重剂发汗之品,即使是感受了外邪,也只宜轻清宣透,微发其汗,或者是配用益气固表的药,避免直接损伤卫气。护理时宜给予温热而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禁食生冷和寒性食物;谨慎风寒,协助病人加强室外活动,适当地进行阳光沐浴,借以滋助卫气,充实肌表。
4 体会
老年慢性病具有病情缠绵、正气虚损、邪气有余、气机不畅、累及脏腑的病变特点。因此,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必须针对其特点,进行辨证施护,这样就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沈军,刘福仙,杨文丰.浅谈老年慢性病的中医药调理[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8.
[2] 江涛.肺主气的文献研究及肺亦后天之本论[J].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