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性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1-02-10殷世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6期
关键词:艾滋病质量生活

殷世平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1985年传入我国,目前艾滋病患者人数呈几何数增长。国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艾滋病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关注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实施需求性护理,提高了短期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符合WHO发布的AIDS诊断标准,男24例、女18例,年龄18~69岁。WHOⅠ期7例、WHOⅡ期10例、WHOⅢ期22例和WHOⅣ期3例。文化程度:文盲12例、小学18例、中学7例和大专以上5例。

1.2 方法 参照宋萍伟[1]等对58名艾滋病患者护理需求调查结果,以及针对生存质量研究现状制定干预方案。需求性护理的制定以整体护理为指导,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的,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所存在的问题,从34项护理需求项目中选出10项需求量较大,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护理需求条目。

1.3 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F-36)[2]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指定专职护士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需求性护理

2.1 心理需求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愤怒和悲观厌世的心理,让患者认识到,长期的负性情绪对身体伤害很大。其次,护理人员要创造一些条件和环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内心的情绪得到释放,减轻心理压力。最后,患者在病情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此时要与患者积极沟通,缓解心理的压力和保持信心,从而主动克服困难和配合治疗。

2.2 家庭支持需求护理 艾滋病患者,常失去家属的理解和关怀,而此时患者更需要家属的支持。首先,做好家属的思想教育,良好的家庭支持,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具有其他医疗护理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向家属介绍艾滋病治疗上的新方法和新进展,让其看到治疗的希望,树立信心。最后,鼓励家属多探望患者,增加亲情,让患者感受家的温暖,从而使患者变换心境、振奋精神,最终从自卑和绝望中走出。

2.3 健康知识需求教育 首先,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其次,教育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和调护,以及预防家庭内的传播等方面的知识。最后,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和病情,针对性给予健康教育。

2.4 预防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患者比较特殊性,机体抵抗力逐渐下降,此时要教育患者积极预防机会感染,如,天冷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少去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减少感染的机会。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每天要对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等。

2.5 生活需求护理 指导患者以高能营养餐为主,保持足够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运动也是一种辅助治疗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

3 结果

42例患者入组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0.73±14.27)分、(45.08±11.37)分、(85.33±10.72)分、(31.28±16.93)分、(48.29±12.75)分、(43.83±12.55)分、(28.96±8.35)分、(48.84±8.37)分和(42.76±9.15)分;实施护理3个月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为(75.48±9.31)分、(71.59±7.22)分、(97.86±10.72)分、(60.81±8.90)分、(63.68±9.34)分、(64.62±10.47)分、(65.93±9.13)分、(66.45±11.56)分和(67.67±12.98)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艾滋病患者实施需求性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提高,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结

艾滋病病毒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后,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并发各种感染。艾滋病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也在心理上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创伤[3]。预防和护理艾滋病是当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保护性隔离干预预防机会性感染和家庭支持干预,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我国逐渐得到关注。生存质量是一个多维概念,涉及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综合测量判断标准,从身体机能、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总体状态来评价健康。我们对42例艾滋病患者实施需求性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好于入组时,生存质量提高,说明需求性护理的有效性。主要因为实施需求护理后,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能正确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和延缓病情等,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

总之,需求性护理可以引导艾滋病患者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疾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宋萍伟.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及相关因素研究.福建医科大学,2009.

[2] Höfer S,Anelli-Monti M,Berger T,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n established heart disease specific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pacemaker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5,14:1937-1942.

[3] 蔺秀云,吴昊,张彤,等.农村有偿献血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状况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178-181.

猜你喜欢

艾滋病质量生活
“质量”知识巩固
《 世界艾滋病日》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质量投诉超六成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