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

2011-02-10王丽晓尹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6期
关键词:血透内瘘维生素

王丽晓 尹虹

血液透析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肾脏替代疗法,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患者每周透析2~3次即可,无需住院。由于患者在院外得不到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因缺乏专业知识,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久而久之可以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失调,从而加重疾病的进展。因此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如何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健康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其中男105例,女45例,年龄18~80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高血压性肾病40例,糖尿病肾病35例,慢性肾盂肾炎13例,多囊肾2例。共进行5904例血液透析,1000例(17.3%)发生低血压,经处理920例(92%)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血透,80例(8%)低血压持续,停止透析,全组无1例死亡。

2 效果

通过对血透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患者得到更多的健康信息,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多数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患者可以做到从有症状的被动透析渐变为无症状的主动透析的转变。通过跟踪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全组150例患者,131例患者可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12例患者能进行家务劳动,7例患者由于身体虚弱需要别人照顾,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3 健康教育

3.1 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口头教育、书面教育、通过讲座、广播、多媒体等形式视听教育以及病友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1]。健康教育的时机与方法。大多数患者在刚接受治疗的时候,都会感到恐惧,极度悲观。如果在这个时间进行健康教育,他们会无暇领会教育内容,而在接受治疗2~3次后,患者症状好转,精神上愉快起来,似乎看到了希望,这时护士应根据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将血液透析有关知识整理成健康教育手册,给患者宣读或让患者自学,还可以采用现身说法式教育,让透析时间长的患者现身说法,打消初次透析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治病信心。

由于血透患者有着不同心理障碍,还有来自经济压力,家庭压力,躯干形态改变的压力及各种并发症的压力。因此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首要条件[2]。首先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服务于患者,做到操作规范,穿刺准确,以过硬的技术征服患者,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感受到一流的业务技术并获得较好的精神状态,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另外,运用沟通技巧,对患者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避免使用指责的语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方式耐心细致地劝导,帮助患者面对现实。刚开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多有否认、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往往存有减少透析次数,甚至不愿透析的情况。医护人员应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及实际情况,给予心理安慰及健康指导。在透析过程中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开导患者,尊重关心他们,给患者以热情、诚恳、可信的感觉。另外还需重视发挥家属及亲友在维持患者最佳心境中的作用,争取他们的支持。使其有一个关心、体贴的家庭护理环境。鼓励患者在治疗之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有利于消除长期血透所产生的烦闷情绪。

3.2 日常生活指导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注意个人卫生,皮肤瘙痒时用温水擦洗,忌用乙醇、肥皂擦洗,避免搔抓,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损伤和感染。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透析患者的紧张与焦虑,在身体状况及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可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规则持续的有氧运动是最佳的运动方式。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锻炼方式,如步行、慢跑、郊游、骑自行车以及练气功、打太极拳等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但慢性肾衰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过度疲劳,注意休息及足够的睡眠。防止受凉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免病情加重。流感季节不要到公共场所。经济条件允许时,应接受规律性透析。如出现胸闷、憋气、咳嗽、咳血痰、夜间睡眠不能平卧等情况应立即进行透析。

3.3 饮食指导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很高。因此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的指导非常重要,让患者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搭配饮食,大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液透析患者原则上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磷食物,饮食的选择取决于残存肾功能,血透频率和尿量,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根据每周的透析次数决定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3次/周的血透患者原则上不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 g/(kg·d),2次/周的血透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 g/(kg·d),每周透析一次,每日蛋白质的摄入为0.8 g/(kg·d),尽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热量摄入的多少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消瘦和营养不良患者采用高热量饮食,总热量40~45 Kcal/(kg·d);对于肥胖患者总热量应偏低,给予30~35Kcal/(kg·d)。血透患者存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 150~200 mg/d,叶酸1 mg/d,即能达到正常水平。所有的透析患者都要不同程度的限制盐和水的摄入,测量每日的尿量,每日水分摄取为每日尿量+500 ml。要求患者2次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量控制在体质量的3% ~4%;做到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2~3 g/d。应尽量减少钾的摄入,无尿或少尿患者尤应限制。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豆制品、坚果类、猪肝等,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如番茄、咖啡、橙柑、香蕉等。

3.4 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 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术后的患者,应教会他们早期尽量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造瘘肢体适当做握拳运动及腕关节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不戴手表、首饰,避免提重物,平时不要穿紧袖口的衣服,睡眠时勿将内瘘侧手臂当枕头,以免压迫内瘘导致阻塞,以促进内瘘成熟,使血流量变大。每次用完内瘘均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新内瘘加压止血一般20 min左右,以不渗血且加压上端仍有血管震颤为宜,在透析后1 h内松绑,若在透析穿刺点肿胀即时可用冰敷,24 h后温水热敷。经常检查内瘘吻合口是否有震颤,每天至少4次,将2~3个手指放在动静脉内瘘上面,感觉血管是否有颤动,如发现瘘管震颤消失或疼痛,及时来院诊治。护士向患者或家属讲明检查内瘘血管血流是否通畅及血流量大小的方法。透析当日内瘘手臂不要碰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透析24 h后热敷,2次/d,每次半小时,注意瘘管的保暖,不管在透析时还是在家中睡觉时,最好用棉被或薄毛巾覆盖。另外禁止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输液[4]。

3.5 服药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有漏服药,拒绝服药现象,他们认为透析就能使自己舒服,仅仅毒素、水分排出就够了。另外,肾脏是大多数毒物及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通路,尿毒症患者体内生化和生理的改变,影响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故应用药物要十分小心。必须端正患者服药意识,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科学服药.勿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由于透析可丢失水溶性维生素。故须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C,但不能过量;补钙药应含服或嚼服,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监测血钙浓度;口服铁剂应饭后服,忌饮浓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吸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压及血常规。维持性血透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各种降压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长期服用,并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患者透析前一般不服用降压药物,防止透析过程中造成血压下降。

4 讨论

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对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血液透析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血透患者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面对疾病,并能主动了解血液透析方面的知识及饮食营养和生活保健方面的知识,患者明确了规律透析、合理用药、合理饮食与血液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提高的直接关系;患者及家属树立了正解的生命观及价值观,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从而在透析期间更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所以护士要认识到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应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和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梅长林,叶朝阳,戎殳.实用透析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93-503.

[2]李立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9):1114.

[3]韩玉枝.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全科护理,2008,6(12):3222.

[4]周新华,申利娟.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02.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维生素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