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手术方式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1-02-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
关键词:摘除术晶状体乳化

程 材

(河南省舞阳钢铁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河南 舞钢 462500)

白内障(Cataract)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配戴接触眼镜,也可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方式有多种,超声乳化技术因其众多优点已成为目前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方法,但设备贵,技术难度大等使它的应用和推广受到一定的局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克服了常规角膜缘大切口手术的弊端,减少了术后散光,操作简单、安全,不需特殊设备和器械,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费用低[1]。本资料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LOCSⅡ分类对晶体核硬度分级,其中实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43例(49眼)患者中,男20例(23眼),女23例(26眼),年龄在66~77岁,平均年龄69.7岁;超声乳化组45例(50眼),男21例(24眼),女24例(26眼),年龄在65~76岁,平均年龄68.9岁,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裂隙灯、检眼镜、眼压、眼A/B超、视功能等检查,并对所有患者抽血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四项等及心电图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给予0.3%左氧氟沙星眼水点眼3d,术前一天生理盐水冲洗泪道2次。术前30min复方托吡卡胺眼水充分散瞳,采用0.4%盐酸奥布卡因眼水表面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严格无菌操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上直肌固定或不固定缝线,右上象限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结膜瓣,并在巩膜上作一深约1/2巩膜厚度反眉弓切口,弧长约5.5mm,切口最低点距角巩膜缘约1mm;用隧道刀自切口处向透明角膜潜行分离并越过角巩膜缘约1mm,角膜穿刺刀穿入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开罐式或连续环形撕囊,隧道刀扩大内切口,水分离晶体核至核游离,前房及核后方注入黏弹剂,用3×8mm晶状体圈匙伸入核后方,将晶体核托引出前房,冲洗注吸残余皮质,黏弹剂扩张晶体囊袋,植入人工晶体,调整人工晶体位置,使其水平居中;吸尽前房残留黏弹剂,切口根据情况,可不缝合或者缝合1~2针。超声乳化组:表面麻醉后,在眼科显微镜下采用超声乳化仪进行治疗,切口长度为3.2mm(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或5.5mm(植入硬人工晶体),前房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及皮质并灌注吸除,黏弹剂扩张晶体囊袋,植入人工晶体,关闭切口。术后所有患者每天用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眼4~6次,全身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视力得到很大改善,视力表可提升2行及以上;有效:患者视力有所改善,视力表可提升1行以上;无效:视力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3±4.3)min,超声乳化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7.4±5.1)mi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视力恢复情况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1.0者7例(8眼),占16.23%,视力0.5~0.9为24例(27眼),占55.81%,0.3~0.4者10例(12眼),占23.26%,<0.05者2例(2眼),占4.7%;超声乳化组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1.0者8例(9眼),占17.78%,视力0.5~0.9为26例(29眼),占57.78%,0.3~0.4者10例(11眼),占22.22%,<0.05者1例(1眼),占2.22%;两组患者视力均恢复良好。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后7 d内有4例出现角膜水肿,前房出血1例,虹膜睫状体炎1例,一过性高眼压1例,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超声乳化组术后7 d内有6例出现角膜水肿,1例发生前房出血,1例并发虹膜睫状体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白内障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种,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渐形成,多为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前二者无需治疗,后二者需手术治疗。后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又分为6种:①老年性白内障,病因与老年人晶状体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③外伤性白内障;④代谢性白内障(因内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内障);⑤放射性白内障( 与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有关);⑥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晶状体中的白化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完全变模糊,晶状体核解体,使视力完全丧失。

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主要以手术摘除为主,手术方式较多,且各有利弊。近年来晶状体超声乳化在各地普遍开展起来,因其手术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势而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但是其对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性要求较高,需要操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为过硬的技术[2]。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需要一定设备,基层医院难于开展。本资料作者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疗效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手术方式平均手术时间、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相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还具有以下优点:①术后散光小。该术式采用隧道切口,故散光小。②切口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巩膜隧道内口大,外口小,只需5~6mm即可将晶体核娩出并植入人工晶体。③不需缝线。术后切口愈合快,患者刺激症状小。④术后短期内恢复视力和正常生活。术后仅需盖术眼1~3d,就可以使患者早期离床自由活动。⑤术后并发症少。切口小,极少发生驱逐性出血,手术时间短,平均手术为10min,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⑥成本低的优点。手术器械简单,成本低,费用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⑦采用表面麻醉。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时间,减少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3]。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并发症少,简便易行,费用低,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只要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细节及技巧,即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值得在贫困地区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喻谦,陆士恒.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6):746-747.

[2]黄永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高龄者角膜内皮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3):194.

[3]刘云霞.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临床疗效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24(2):121-123.

猜你喜欢

摘除术晶状体乳化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电子喉镜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