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蛹病的抗病育种

2011-02-10山东淄博市张店区东一路28号甲1号255000周瑞朋

中国蜂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蜂种蜂场蜂王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东一路28号甲1号,255000周瑞朋

关于蜜蜂蜂蛹病,大多集中在病原研究和药物防治领域。未见有人有意识地饲养带病蜂群,在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多个蜂种观察和筛选抗病蜂种。有关蜂蛹病病因和病症等资料,也大多雷同。我所见到的蜂蛹病与书本上描述的有许多不同。

一、我观察的蜂蛹病症状

蜂蛹病在我地一般9月20日开始出现,10月上中旬爆发,一个秋繁伊始的中等蜂群,在10月下旬就新老不接,弱不成群。蜂蛹病严重的蜂群,6日龄左右的幼虫,失去应有的白润水灵,颜色变得微黄。并非书中说的只在大幼虫阶段感染,肯定这个时候就已经感染。能够封盖的子脾,形成各种日龄不齐的插花子脾;有些封盖被蜜蜂咬开,形成白头蛹;有些蜜蜂只能咬开房盖但无力爬出;有些勉强爬出蜂房却无力着脾跌落到箱底,被蜜蜂拖出丢弃在蜂箱周围。10月中下旬,工蜂锐减,失去护脾和清理巢箱的能力,病蜂不断从巢门爬出。爬出巢门的病蜂,有的无翅,头尾发黑湿润,体形瘦小;有些不会爬,只能从微微动弹的触角和腿知道它还活着;病情较轻的蜜蜂,翅膀失去透明感,软弱无弹性,几天内自行爬出巢门,四处乱爬。最严重的病群巢门口蜂尸堆积如在巢门口撒了一把黑豆糠皮,蜂群失去饲养价值。我地一家百群蜂场,有一年因蜂蛹病秋繁后期爆发,当年只剩几群蜂勉强越冬,损失惨重。十几年来,自己的蜜蜂从秋繁前的10箱左右,损失到2至4箱不等,起伏多次,触目惊心。

二、与蜂蛹病相关的因素

1.季节:晚秋是该病爆发期,其他季节不发病或轻微。

2.蜂种:不同蜂种或不同的杂交配型抗病力相差有天地之别。

3.病原:老巢脾比新脾发病差别明显。

4.蜂螨:蜂螨是传染源,是助虐元凶之一。

5.雄蜂带病原和蜂王生殖道带病原。

6.近亲繁殖。

7.秋后蜂群受冻是诱因。

8.虫蜂比例失调,蜂脾比例失当。

三、抗病育种的选材

一般认为,黑色血统蜜蜂相对抗病,卡蜂在原产地从未得过幼虫病。因此,卡蜂应该是抗病育种的基本素材之一。

从引种饲养实验证明,喀阡黑环原种确实比较抗病,但是,在黄河下游饲养原种和卡蜂血统的蜜蜂用于生产,显然是不现实的。

饲养喀意杂交一代,通常抗蜂蛹病的能力比原种降低。

喀意杂交二代中,蜂王黄红色的蜂群抗蜂蛹病好于黑色蜂王,但不是最好的抗病蜂种。

黄色蜂种的意蜂,有关书籍的观点认为不抗蜂蛹病,据观察,事实并非如此。意蜂为母本,含一定喀蜂基因的三交种,抗蜂蛹病的能力比较突出。

同一蜂场,有的病重,有的病轻。越冬前蜂少,剩下多余的蜂王,杀掉的都是不抗病的蜂王,劫后余生的蜂种,必定有抗病的基因,甚至是宝贵的和可遗传的良性基因。如果两个不同血统的再交配,抗蜂蛹病的能力是肯定的。2008年,我3群蜂的蜂王就是这样得到的,母本是松丹一号的后代,父本有松丹一号和黑三交。

实用抗蜂蛹病的代表蜂种有:黑三交原种与意蜂交配所维持的蜂群;喀意杂交二代与浆蜂交配所维持的蜂群;

松丹一号一代王(父本是喀蜂后代),选抗病的黄色蜂王再育种,得到的蜂王所维持的蜂群。

四、定向抗病育种的组配依据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蜜蜂本身与病毒病接触的过程中,免疫能力也在进化。多年前,麻痹病特征的病蜂,8、9月间曾经常见,严重的年份出现慢性麻痹病。现在我的蜂场已经几年不见“油炸”蜂了。我几乎不用药,好赖就这么饲养。也许是疫情流行已经过去,但谁能说蜜蜂的免疫力没有提高呢?

卡蜂、喀阡黑环蜂、喀尔巴阡蜂,有些书籍都归类为同一蜂种的不同品系,由于在原产地很少得病,特别是从未得过幼虫病。因此,选材和组配是不可缺少的育种素材。

在育种过程中,用蜜型蜂种,增加意蜂或浆蜂耐高温,哺育力强,调温调湿的能力。因此,也是不可缺少的育种素材。

五、抗病育种实例

黑三交(蜂王黑色,雄蜂黑色,工蜂大多黄色)抗蜂蛹病。2007年秋天,有几个中等秋繁群几乎全群覆灭,而黑三交没有发病。越冬时因为群势太大,不得不提补给其他较小群。2008年秋繁结束,黑三交仅有少数蜂群发现蜂蛹病。

喀意杂交一代培育的处女王,与浆蜂杂交,其三交蜂群(蜂王红色,雄蜂非黑色,工蜂黄色),也具有优良的抗蜂蛹病的能力。

松丹一号一代有所分化,表现在个别蜂王体色黑花的蜂群不抗蜂蛹病,黄色蜂王明显比较抗病,淘汰不抗病的黑花蜂王以后,2008年5月1日前后培育的松丹一号二代蜂群就有很好抗蜂蛹病能力。

松丹一号三代,体色分化明显,黑色处女王只要与浆蜂雄蜂交配,也抗蜂蛹病。

六、结论

蜂蛹病是导致蜂场覆灭的严重病害之一,蜂群之间的抗病能力差异显著,通过筛选和合理组配完全可以实现抗病育种。

猜你喜欢

蜂种蜂场蜂王
权力至上的蜂王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如何正确引进蜂种
蜜蜂育种中对种用雄蜂的培育
蜂王入群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种蜂王的选择
有计划安排蜂场确保稳产稳收
黄色与黑色蜂种在高寒地区饲养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