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诊断和治疗
2011-02-10张英豪蒋宗刚朱超波冯志刚
张英豪,蒋宗刚,朱超波,冯志刚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妇幼保健医院外科(杭州311100)
2.浙江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杭州310000)
我 院 在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 治18例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6~58岁,平均39.8岁。肥胖者14例。均以剧烈腹痛就诊,伸展腹部时疼痛加重。12例伴发热,体温37.2~38.2℃。2例出现恶心、呕吐,5例出现轻度恶心。18例皆有固定的压痛点,15例位于右下腹,1例位于脐周,2例位于左下腹。反跳痛阳性14例,5例有肌紧张。以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确诊12例。18例均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CRP升高6例,最高96 mg/L。18例均行腹部X光检查,3例示小肠多个液平。B超检查8例,6例发现腹腔异常强回声团块,且固定在结肠上。行CT检查4例,3例发现结肠旁戒指样或卵圆形低密度团块。MRI检查1例,T1、T2加权像发现椭圆形脂肪信号的肿块,并在T1加权图像上脂肪信号肿块的周边增强。
1.2 诊断4例未开腹确诊为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14例皆开腹后确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1例,3例以急性腹膜炎原因待查开腹。
1.3 治疗方法18例中4例未开腹确诊者给于口服芬必得300 mg,2次/d,其中2例加用美洛西林3.0 g,2次/d;甲硝唑0.5 g,2次/d。开腹治疗的14例,10例病变在盲肠,3例在升结肠,1例在横结肠,4例在乙状结肠。皆为结肠肠脂垂充血、水肿,11例上附脓苔,6例肠脂垂炎处形成纤维粘连。11例阑尾完全正常,3例阑尾轻度充血、水肿。14例皆切除部分病变肠脂垂,有纤维粘连的行粘连分解,并同时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于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口服芬必得300 mg,2次/d。
2 结果
4例药物治疗者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开腹治疗的14例常规应用抗生素和口服芬必得治疗,皆无肠瘘、腹腔残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病理报告为肠脂垂坏死或/和炎性反应,12例为慢性阑尾炎,2例为急性阑尾浆膜炎。
3 讨论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除非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结肠穿孔等,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对症治疗即可治愈。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儿童,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男性高于女性,体质多肥胖。起病突然,为固定的腹部剧烈腹痛,可准确指出腹痛部位,呈持续性,但全身性反应不明显,腹部伸展时疼痛加重。压痛多位于右下腹,这主要是因为病变多发生在盲肠,以及乙状结肠可游离到右下腹有关。但也可发生在脐周、左下腹等部位,多数有腹膜刺激症状。本组18例中14例反跳痛阳性,5例有肌紧张。消化道反应较轻,只有肠梗阻出现时才有较重的恶心、呕吐,其他的病例只出现轻度恶心。可有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不会出现寒战、高热。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但1 d后CRP可升高,本组1例达98 mg/L。B型超声表现与疾病的发生阶段有关,根据本病早期静脉栓塞后脂肪垂充血,继而出现继发性炎性、坏死性及纤维化改变,早期肠脂垂炎的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区中含低回声结节;进展期高回声区内有低回声带环绕成结节状;恢复期弥漫性高回声区散在强回声结节。CT平扫或增强CT发现结肠四周椭圆形或火焰形脂肪密度肿块,其外周有一高密度囊壁并与四周的脂肪混合在一起,邻近肠壁无增厚;肠脂垂中心密度可以增高,代表坏死或可能有血栓形成。由于病灶富含脂肪,MRI成像清楚,同时MRI还可以清楚显示灶周水肿。MRI检查T1、T2加权像时,发现椭圆形脂肪信号的肿块,并在T1加权图像上脂肪信号肿块的周边增强。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它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对突然持续性剧烈腹痛病人,如伸展腹部时疼痛加重,但全身性反应不明显,消化道反应轻,血白细胞早期正常或轻度升高,特别是肥胖病人,就要高度怀疑本病。行肠脂垂炎检查,如B超仍不能确诊,就要进一步行CT甚至MRI检查。
对于诊断明确的,因为该病系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如未出现穿孔、肠梗阻不缓解等严重并发症,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对症治疗,大部分7~14 d可缓解。也有12周内症状逐渐消失的病例,最终痊愈。本组虽有2例使用了抗生素,但从文献资料看,没必要使用抗生素。手术只是适用于出现穿孔、肠梗阻不缓解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对难于确诊的也应行剖腹探查,术中详细检查肠脂垂情况,避免漏诊。有人认为,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对此观点我们认为值得商榷。从本组资料和文献来看,药物治疗预后很好,几乎不留任何后遗症。但要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穿孔、肠梗阻不缓解等严重并发症,中转手术也是必要的。
[1]Varjavandi V,Lessin M,Kooros,et al.Omental infarction:Risk fac⁃tors in children[J].J Pediatr Surg,2003,3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