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患者磁共振检查的护理对策

2011-02-10高秋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0期
关键词:经治扫描时间交代

高秋菊

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检查、CT等成像技术相比,具有无辐射损害、成像参数多、软组织分辨力高和可随意取断层图像等独特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磁共振成像也存在着扫描时间较长、扫描孔空间封闭、一些抢救设备不能进入检查室等局限性,这使得磁共振检查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护理保障具有其特殊性。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对47例危重患者进行MRI检查,并进行积极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磁共振检查室共检查47例危重患者,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7~82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外伤26例,胸腹部疾病13例,全身多发伤8例。意识障碍患者21例。增强扫描例33例。

1.2 检查设备及方法 GE公司SEGNA 0.2T磁共振成像系统,辅助设备:患者报警装置、对话装置、活动检查床 、约束带、衬垫、氧气枕、急救药品等,扫描室外备有急救车、吸引器、氧气等。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检查前护理 ①做好预约预案,危重症患者必须提前预约,检查前了解病情,制定抢救预案。②经治医生陪同,危重患者专科情况复杂,进行MRI检查时必须由经治医生陪同[1]。③明确禁忌证,检查前应严格向患者家属交代和询问MRI检查禁忌证情况,如是否带有金属制品、起搏器、体内钢板、假体、血管夹、义齿、避孕环等,特殊部位检查是否需要禁食水等[2]。④严格评估病情,检查前需监测生命体征,评估一般情况各系统情况做好记录,与经治医师做好沟通。⑤详细交代意外情况,检查前向经治医师及患者家属交代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造影剂过敏危象、病情变化加重等情况;⑥维护静脉通道,危重患者维持静脉通道尤为重要,确保通道如常,尤其移动止扫描孔,且空间狭小,易引起静脉通道的打折封闭。⑦消除恐惧心理,向患者提前交代检查原理及过程,说清无损伤及检查时间,解释好噪音情况。⑧摆好安全体位,MRI扫描时间较长,根据患者不同病情摆好恰当舒适的体位对于危重患者尤为重要。而且在移动患者和摆放患者时,一定要由医生、护士和专业护工协作摆好安全体位,系好安全束带。⑨适当合理用药,对于烦躁的患者,经心理干预无效时,可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1.3.2 检查中护理 ①全程密切观察,对患者的观察包括透过观察窗观察患者情况,以及通过对话器与患者进行交流。若发现增强扫描患者出现皮疹、寒战、发热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扫描,及时处置。②保持呼吸道通道通常,确保呼吸道通畅,适当氧气袋吸氧。③做好保暖,应常规准备毯子、被褥,危重患者极易出现体温调节失常。④确保体位安全,许多危重患者会出现躁动不安,此时极易从检查床跌落,应时刻观察,必要时给予镇静处理。⑤管理静脉通道,防止漏渗及滑脱。⑥优化扫描序列,尽量缩短扫描时间[1]。

1.3.3 检查后护理 ①安全搬动,MRI检查结束后仍应稳妥搬动患者,防止加重病情。②稳定观察,对患者的观察要贯穿整个检查的始终。检查结束后不应该立即回临床科室,应该先稍事稳定观察,尤其是进行强化扫描的患者,更应该观察10 min~20 min,防止出现过敏反映。③交代检查情况,向经治医生及家属交代检查情况,以及迟发过敏反应的症状。

2 结果

47例危重患者经综合护理,在MRI扫描过程中均未出现病情急剧变化,其中有3例虽经镇静仍无法配合而成像效果不佳,其余顺利完成成像。

3 讨论

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可能造成危重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由于磁共振检查具有磁力吸引、检查孔封闭、扫描时间长等特点,造成了一些可能影响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针对磁共振检查的特点,为了尽量克服危重患者危险因素,我们设计一整套综合护理方案,强调了护理责任的落实,提前做好心理护理、设备环境准备、联系经治医师、严密观测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磁共振检查具有其特殊性,以至于危重患者在进行检查中会存在相应的病情急剧变化的风险。因此,在危重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前、扫描中、扫描后,我们护理人员有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全程方案,保障危重患者顺利高质量的完成磁共振检查。

[1]乔志敏,姜涛,林雅明,等.试论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问题.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2):152-154.

猜你喜欢

经治扫描时间交代
扫描时间的指纹
一线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慢乙肝患者低病毒血症的治疗进展
经治艾滋病患者免疫恢复和免疫无应答相关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更正启事
未治和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基因型分析及其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的模式特征
交代
交代
盗墓者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