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
2011-02-10周大勇
周大勇
颅脑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
周大勇
目的探讨了颅脑损伤病的康复治疗。方法选取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康复治疗。结果早期指的是病情稳定后以急症医院为主的康复治疗,早期康复处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稳定病情,提高其觉醒能力,促进健忘症康复。结论 预防颅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康复。
颅脑损伤;康复;支持疗法
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收治的50例颅脑外伤患者,男36例,女14例。年龄14~71岁,平均(36.4±1.89)岁。颅CT及临床检查示:脑挫裂伤18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6例,原发脑干损伤6例。昏迷时间最长为5 d,最短为24 h。
2 康复治疗
一旦患者病情稳定48~72 h后,即使是患者仍然处于意识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康复性处理就可以和应当加以考虑了。
2.1 支持疗法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避免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创伤的恢复及神经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1]。可从静脉输入高营养物质,如复方氨基酸、白蛋白等。同时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当患者逐渐恢复主动进食活动功能时,应鼓励和训练患者吞咽和咀嚼功能。
2.2 保持良姿位 让患者处于感觉舒适、对抗痉挛模式、防止挛缩的体位。头的位置不宜过低,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偏瘫侧上肢保持肩胛骨向前、肩前伸、肘伸展,下肢保持髋、膝微屈、踝中立位。要定时翻身、变换体位,预防压疮、肿胀和挛缩。可使用气垫床、充气垫圈。预防压疮的发生。每天至少一次全身热水擦身,大小便后用热毛巾擦干净。
2.3 昏迷和无意识期的康复 尽可能排除影响意识恢复的因素,防治各种并发症,包括肢体挛缩、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营养不良、静脉血栓等。采用综合促醒治疗,除药物以外,给予各种感觉刺激以促进意识的恢复。
2.4 排痰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每次翻身时用空掌从患者背部肺底部顺序向上拍打至肺尖部,帮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作体位排痰引流。
2.5 尽早活动 一旦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应尽早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肢体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和坐位、站位练习,循序渐进。可应用起立床对患者进行训练,逐渐递增起立床的角度,使患者逐渐适应,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在直立练习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应让患者在其能耐受的情况下站立足够长的时间,以牵拉易于缩短的软组织,使身体负重,防止骨质疏松及泌尿系统感染。站立姿势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对许多器官的良好功能是重要的:①刺激内脏功能如肠蠕动和膀胱排空;②改善通气(腹部器官向下移动给肺扩张足够空间、重新分布气流到基底叶,并改变灌注/通气比值);③如果自动调节正常,由于脑静脉回流增加可降低增高的颅内压(如果自动调节受损,患者站立期间,应监测血压和颅内压,因为直立位可导致脑血流的大幅度下降);④改善心理等。
2.6 躁动不安的康复处理 躁动不安是脑外伤后患者表现出来的一种神经行为综合征,包括认识混乱,极度情感不稳定,运动活动过度,有身体或言语性攻击[3]。其康复处理包括:在适当镇静药物的前提下,排除引起躁动不安的一些因素,如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癫痫等。减少环境中的刺激因素,允许患者一定程度的情感宣泄,避免患者自伤或伤害他人。
2.7 颅脑损伤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颅脑损伤的一种日益重要的康复治疗手段。尽管脑重只有身体的2%,但它接受心输出量大约15%的血液供应,氧耗量占整个机体的20%。如果完全中断血流和供氧10~15 s,就可耗尽所有的氧,几秒钟就可出现意识障碍和脑电图异常。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高压氧治疗脑外伤造成的脑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等效果显著。高压氧治疗是颅脑损伤的一种日益重要的康复治疗手段。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高压氧治疗脑外伤造成的脑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等效果显著。
3 讨论
颅脑损伤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可涉及多个方面,其康复治疗是综合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除肢体运动、感觉、言语等方面的治疗外,不论脑的损伤程度如何,脑始终是学习的重要器官,即使损伤后认知能力降低,学习的速度变慢,但经过训练,仍可学习新的知识,因此,康复过程实质是再学习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训练,通过训练,使他们学会代偿的方法,其次是设法恢复其缺失的功能。颅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包括:暂时损伤因素的解除、神经再生、功能重组、神经突触改变及特定能力的学习等。颅脑损伤总的康复目标是使患者的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1]卓大宏.康复医学.华夏出版社,1990:144.
150000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