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抗线虫10号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1-02-09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吴耀坤杜志强王明泽高国金
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杨 柳,吴耀坤,杜志强,王明泽,高国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抗线虫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1998年以合丰33为母本、抗线虫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抗胞囊线虫病的新品种,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抗线虫10号”。
1 主要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厘米左右,主茎有效节数17节,分枝性弱;叶圆形,白花,灰毛;多三粒荚,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百粒重21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1.74%~42.86%;脂肪含量18.81%~19.63%。该品种抗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旱、耐盐碱性较强;需有效积温2550℃左右,生育日数123天左右。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
200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其中2008年平均公顷产量2092.0公斤,比对照抗线3号平均增产12.3%;2009年平均公顷产量2473.3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7.9%;两年平均公顷产量2282.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0.1%,详见表2。
2.2 生产试验
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89.6公斤,比对照抗线虫3号增产14.3%,最高产量达到2994公斤/公顷,详见表3。
表2 历年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表3 2010年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3 适应区域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上限风沙、干旱、线虫病区及相邻的内蒙、吉林等省线虫病区均可种植[3]。
4 栽培技术
4.1 精细整地
建立以深松为主,耙、旋、翻相结合的轮耕制度,3~4年深松一次。秋季深翻18~20厘米。耙细起垄,垄距65厘米,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为18厘米,达到待播状态。
4.2 合理施肥
底肥:前茬施用或结合秋整地施用,视土壤肥力和有机肥的质量,一般肥力高的地块施优质有机肥15吨/公顷以上,肥力低的施30吨/公顷。
种肥:根据地力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要特别注意肥、种隔离,避免种、肥接触,以免烧种烧苗。
4.3 种子处理
种子播前要精选,达到国家良种标准:纯度≥98%,精度≥98%,发芽率≥85%。
使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包衣,对苗期根部病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4.4 播种
适时播种,黑龙江省一般五月上旬播种(0~5厘米土层稳定通过6℃)。苗带10~12厘米,播深3~5厘米,分布均匀。公顷保苗22.5万株,为确保全苗,在干旱地区种植可根据历年的气候状况及土壤墒情提前灌溉或坐水种。
4.5 田间管理
铲趟要及时,做到二铲三趟,秋后拨一次大草。在开花至鼓粒时期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否则将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4.6 病虫害防治
“抗线虫10号”大豆对红蜘蛛、蚜虫有一定的抗性,因此主要在8月上旬根据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情况,用敌敌畏薰蒸或用2.5%敌杀死乳油375~450毫升/公顷或用2.5%功夫乳油300毫升/公顷喷施。
4.7 收获
黑龙江省西部一般在9月中下旬大豆进入完熟期,此时要及时收获,以免炸荚造成产量损失。
[1]戴芳澜,相望年,郑儒永.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47.
[2]刘汉起,商绍刚,甄鸿杰,等.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的研究[J].大豆科学,1985,14(4):330-333.
[3]田中艳,高国金,周长军,等.抗线虫4号大豆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