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阿米替林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2011-02-09汪玉梅
汪玉梅
阿米替林为临床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失眠症。其常用剂量50~250 mg/d,超量服药可发生严重毒性反应,危及生命,若抢救不及时,常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如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护,患者可转危为安。现将6例阿米替林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l月送我院急诊科因阿米替林中毒且资料较完整的患者共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26~41岁,平均31.83岁;服用阿米替林剂量525~2 500 mg,服药至就诊时间 0.5~4.5 h,平均 2.7 h;就诊时清醒 1例,嗜睡 3例,昏睡 1例,昏迷1例。
1.2 抢救与护理
首先,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服药剂量、时间以及患者过去身体状况。
其次,尽快清除胃内药物,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性质、气味。催吐一般适用于尚清醒的患者,嘱患者采取坐位,饮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冷开水400~500 mL,再用压舌板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如此反复,直至吐出液澄清为止。洗胃适用于嗜睡和昏迷的患者,早期彻底洗胃是关键,但洗胃不受时间限制,因为阿米替林的外周抗胆碱作用可使胃排空延迟,故中毒后12 h洗胃仍然有效[1]。由于药物可凝结成块,应尽量置较粗洗胃管;置胃管时,由口腔向下插进50 cm左右,吸出100 mL胃液以证明胃管在胃内[2]。置入洗胃管后,一般患者取左侧卧位[3],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冷开水反复清洗至胃液澄清为止。在洗胃过程中要注意压力不宜过大,洗胃进出液保持平衡。洗胃后换普通胃管留置并持续胃肠减压,既可引流毒物和治疗肠麻痹,又可观察有无应激性胃黏膜出血反应。
随后,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按医嘱积极给予抗胆碱酯酶剂毒扁豆碱,以减轻阿米替林中毒所引起的严重抗胆碱症状。因阿米替林的外周抗胆碱作用常导致尿潴留,常规给予保留导尿。
另外,予以呼吸支持,改善机体缺氧状态。清醒患者低流量吸氧,嗜睡和浅昏迷患者加强气道通畅管理,给予大流量吸氧,呼吸抑制的患者经过抢救处理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 结果
经积极抢救,1例清醒患者和3例嗜睡患者在观察室观察治疗2~4 d后好转出院;1例昏迷患者经洗胃、皮下注射毒扁豆碱,给氧、输液、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以上抢救成功的5例,发现均较及时,救护措施得当。另有1例因服药剂量过大、发现较晚,入院时为昏睡,当时心电图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但很快发展为昏迷,在洗胃结束时突然心跳骤停,经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无效而死亡。
3 体会
3.1 护理要点
洗胃是抢救服药中毒的关键。由于三环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可使胃肠蠕动减慢,药物停留在胃内时间延长,越早洗胃越有利于药物的排出。入院后应立即予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直至洗出液清亮、无味为止,保证彻底洗胃。洗胃时应选用较粗的胃管,以利于药物排出。
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由于阿米替林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有直接抑制作用,抢救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血压、呼吸、心电监测,并详细记录,昏迷期间可每30 min观察1次,随着病情的稳定,可1~2 h观察1次。
应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统计出入量,作为输液的依据。正常成人24 h摄入量约为2 500 mL,尿量约为1 500 mL,若每小时尿量少于25 mL或大于500 mL均为异常。
应注意皮肤护理及安全防护。患者昏迷期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可加用医用气垫床,每2 h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以防褥疮的发生;应使用床栏,以防坠床。
应加强饮食护理。由于洗胃可造成胃黏膜损伤,48 h内应禁食,随着病情的好转,可按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顺序给予饮食。
应注意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至关重要。本组患者多是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清醒后仍情绪低落、不愿接受治疗,经过全体医护人员耐心的心理疏导、劝说、鼓励,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情绪均逐渐平稳,能配合治疗。
3.2 抢救应特别注意细节
阿米替林具有高脂溶性和广泛分布的特征,口服后很快吸收并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接诊后应争分夺秒清除胃内药物;该药半衰期为32~40 h,且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量和中毒量因个体差异而差别很大,口服剂量和血药浓度不能准确预测中毒剂量和临床后果,入院时要根据中毒程度进行相应处理。由于阿米替林中毒极易引起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在救治时,应特别注意病情变化的细节,否则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救治阿米替林中毒患者时,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准备好气管插管的物品、器械和心电除颤仪,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2]黄淑绸.洗胃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81.
[3]石俊英,刘 莉,王书贺,等.急性药物中毒抢救及洗胃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9,l7(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