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60例疗效观察
2011-02-09王玉兰刘昕
王玉兰, 刘昕
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病,各年龄儿童皆可发病,尤以1~6岁小儿多见。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厌食、拒食的发生率约12%~34%,城市儿童发病率尤高,被认为是儿童的主要摄食问题之一。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体现了内病外治的中医治疗特色,为解决小儿服药难提供了新的途径,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手段[1]。运用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操作简便,安全、无副反应,效果满意,现将60例患儿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0-06/08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小儿推拿科门诊患儿,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最小1周岁,最大6周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年,平均病程6.8个月。其中脾失健运型36例,脾胃气虚型15例,脾胃阴虚型9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主症:食欲不振,甚至厌恶进食,或拒绝进食,食量较同龄儿童明显减少;厌食病程长,至少连续2月以上;有喂养不良史,如进食不定量,过食生冷甘甜食物,吃零食及偏食等。(2)次症:多食或强迫进食,可见脘腹饱胀,呕吐,形体略瘦,面色少华,精神尚可或见懒言少动,大便不成形或夹不消化食物,小便黄等。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厌食的诊断标准;(2)年龄1~6岁,病程≥2个月;(3)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推拿局部患有烧伤、烫伤等皮肤疾病者;(2)合并严重急性感染性疾病、佝偻病,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疾病者;(3)其他疾病引起的厌食(如神经性厌食);(4)近1周使用治疗本病的西药或外用药物者。1.5 治疗方法
1.5.1 推拿疗法 常规手法:(1)摩腹: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抚摩,每次600次。(2)揉脐:以掌心或中指端在脐中揉之。顺时针方向为泻,逆时针方向为补,顺逆揉之为平补平泻。每次300次。(3)捏脊:患儿腹卧位床上,做捏脊法3~5遍,每3次提1次,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处重点施法。偏于脾气虚者,重补脾,加揉脾俞,推三关;偏胃阴虚者,重清胃,加揉胃俞,揉内劳功;气阴两虚者,则可交互使用上述穴位。操作介质:滑石粉。疗程: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
1.5.2 中药口服 采用院内制剂健脾汤,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 、鸡内金各 10 g,山药、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8 g,苍术、陈皮、枳壳各6 g。脾胃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扁豆;脾胃阴虚明显者加乌梅、天花粉。每日1剂,3岁以上小儿水煎取汁150 m L,分3次服。3岁以下小儿用药剂量为2/3,取汁100 m L,分3次服。7 d为1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以食欲改善为评定标准。(1)痊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2)好转: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3)无效:食欲未见改善。
2 结果
推拿配合中药对脾失健运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不足型厌食患儿治疗均有效,尤其是对脾失健运型,总有效率达100%,见表1。
表1 证型与疗效的关系[n(%)]
3 讨论
小儿厌食多是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多病久病损伤脾胃;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情绪变化,思虑伤脾所致[3]。病机关键为脾失健运。因此,健脾开运为其治疗大法。
摩腹既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改善,亦可改善胃肠道自身的营养供给,使胃气旺盛,肠道津液分泌充足,有效防止因肠燥津枯而产生的大便秘结。逆时针、缓摩中脘可健脾助运,配摩揉神阙以增加消化、吸收能力,有醒脾助运之效;顺时针缓摩脐周,可增强胃肠的蠕动,使补中寓消,和中开胃;捏脊疗法主要是刺激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二侧的背俞穴及夹脊穴,特别是对五脏六腑的腧穴有较大的刺激作用,通过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调整脏腑功能及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功效,尤其对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有独特的疗效[4]。
健脾汤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益气;鸡内金、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健胃消食助运;陈皮、枳壳理气使补而不滞;苍术燥湿。药理研究证实,党参、白术、鸡内金、神曲、炒麦芽、焦山楂、陈皮能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助消化作用;苍术有健胃作用[5]。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无毒副反应,且患儿家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孙安达,王莉莉,王兵,等.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 300例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4):345-34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80.
[3]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68-669.[4] 孙安达,董桂芳.捏脊为主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58例[J].中国民间疗法,1996,(4):27.
[5] 董昆山,王秀芩,董一凡.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32,542,324,325,327,29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