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68例颈椎病的临床治验和护理

2011-02-09王玲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20期
关键词:养肝骨质增生通络

王玲玲

郑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郑州 45000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慢性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颈项拘急强痛,或颈项牵引肩臂上肢麻痛,或头痛、头晕、耳鸣等。我们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系统症状,现将26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脊髓型颈椎病 本型共82例,占30.60%,男61例,女21例,发病年龄32~78岁。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手麻木、冷、活动不灵活,特别是精细活动失调。开始为间断性,逐渐加重并转为持续性,少数可出现大小便障碍。X线表现主要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消失、勾突变尖、寰枢半脱位等。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 本型共68例,占25.37%,男42例,女26例,发病年龄28~68岁,平均5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头痛和视觉障碍。眩晕常为阵发性,历时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躺卧、起床、转头等变换体位时而诱发加重。可伴有呕吐、耳鸣、眼花、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复视、幻视、听力减退,声音嘶哑和吞咽受阻。头痛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加重。一侧颈枕或枕顶部搏动性灼痛,一次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向眼眶和鼻根部放射,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X线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缩小、生理弯曲消失、勾突变尖。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型共66例,占24.63%,男36例,女30例,发病年龄21~81岁,平均4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颈及后枕部酸痛,钻痛或灼痛,活动头颈时加剧。枕部痛可向顶部、额部放射,甚至向眼眶及鼻根部放射。亦可同时同侧枕、顶部及肩、上臂放射的闪电样疼痛,一般历时短暂,反复发作,也可呈持续痛而阵发性加重。有为一侧肩、臂直至手指闪电样钻痛及刀割样痛或麻木、虫爬感,酸困感及沉重无力感,甚至伴有肌肉萎缩。咳嗽、用力、上肢伸展,颈部过伸或过屈常可诱发不适或疼痛加剧,提肩、收臂、屈肘或头部固定于某种位置可缓解,其X线表现除前两型有相同之处外,可有前纵项韧带钙化的情况。

1.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本型共52例,占19.40%,男21例,女31例,发病年龄30~84岁,平均51岁。主要临床表现同其他类型并存,可有手指发热,肿而不红,疼觉过敏,牵引时疼痛消失,症状消失。

2 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以牵引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疗效较好。本组病人以中药治疗为主,治疗主要以补肾养肝为主,配以活血祛瘀通络。选用熟地、首乌、当归、白芍、川木瓜、丹参、藿香、杜仲、枸杞、川芎、山芋肉、羌活、补骨脂每日一剂煎服。如颈项拘急强痛甚者加葛根、桂枝;头痛头晕甚者加天麻、白芷、钩藤;肩臂至上肢麻痛重者加制川芎、桑枝;眩晕、耳鸣甚者加桑寄生、女贞子、菊花、牛膝;如兼恶心欲呕者加半夏、生姜随证治之。方中熟地、首乌、杜仲、枸杞、藿香、补骨脂有补肾强壮筋骨的作用;羌活通痹止痛,《用药法象》说它能治“颈椎难伸”之证;当归、白芍、川芎、山芋肉、丹参、能养肝补血,活血祛瘀。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肾养肝,强壮筋骨、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本病病情顽固,缠绵反复,可配合牵引治疗,增强增快疗效。

3 护理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以健康教育为主。选择高低适当的枕头,保证颈部及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避免颈部长期悬空、屈曲或仰伸。经常更换体位,保持正确的姿势,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保持颈部平直,定时改变姿势,劳逸结合,避免颈部长期屈曲或仰伸。加强功能锻炼,进行颈部及上肢活动或体操锻炼,以使颈部及肩部肌放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化,导致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而致的。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内体弱,气血衰退,肝肾亏损,但亦与局部长期老损和外伤有直接关系。在上述因素的情况下,风、寒、湿等外邪乘虚而入,从而产生了经络受阻,瘀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为其主要病机。《内经》指出:“肾生骨髓”,若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则出现骨骼脆弱,肢体无力,故骨易退变。《内经》又云:“肝藏血”“肝主身之筋膜”,“宗筋主速战骨而利机关”。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颈部的筋骨,韧带钙化而退变。肝肾不足,特别是肾精亏损为本病之本;而血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乃本病之标。如《证治准绳》谓:“有风、有寒、有湿、有内挫、有瘀血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颈椎之病,非朝夕报失所患,血道失宣,津液不能循行脉络之中,停留于脉外,化为痰浊,如明朝龚信云:“痰乃津液所化,或因风寒湿使感,变为浊痰。”筋,有损伤,气郁血结,久瘀不祛,亦可化而为痰,如唐客川云:“血瘀既久,亦能化而为痰水。”痰瘀凝结,痰痹互助,滞于局部,更易胶着于骨,使筋骨变性加重,骨质增生加剧。痰积体内,可挟风邪上侵巅顶处,亦可酿而生热,随气升降,乖戾为患。此时若再执着于单纯化瘀,蠲痹等法,则难于获效。根据祖国医学治病求本,标本同治之法则,运用“虚则补之”,“留则攻之”之法,以补肾养肝为主,佐经活血祛瘀,通络化痰。用辨证施治,注意病证之偏重或兼证,用药时随证加减,方能提高疗效。根据《内经》“肾生髓”,“肝藏血”的理论,而补肾养肝的药物对变性的颈椎间盘,颈部的韧带和劳损的肌肉有滋养和修复的作用;而活血通络化痰的药物对局部渗出物具有清除、吸收和化解作用。因本病属慢性顽固难治之病,临床上除服药、牵引外,亦应注重护理的重要性,加强身体锻炼,防止劳累过度,引致复发。

猜你喜欢

养肝骨质增生通络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地五养肝胶囊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地五养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春季养肝好时节
每天嘘一嘘轻松保护肝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益温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