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系真菌感染1例

2011-02-09孙海青山东昌邑市人民医院2613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8期
关键词:类固醇镜检查泌尿系

孙海青 (山东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患者女,49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住肾内科。因尿潴留转泌尿外科,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黏膜炎症水肿,膀胱内异物,行膀胱镜下异物取出术,术后补液抗感染治疗,持续膀胱冲洗,尿液白色豆渣样浑浊。7天后拔出尿管,患者再次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再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内尿液浑浊,膀胱黏膜炎症水肿,膀胱内较多白色絮状漂浮物,部分呈蛛丝样连接于膀胱壁,再次取出异物,考虑为泌尿系真菌感染。追问病史,患者10年前曾患霉菌性阴道炎,治疗后好转。患者反复尿急、尿频2年多,时轻时重,近期尿急、尿频伴尿液混浊。查尿液涂片镜检及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尿液细菌培养阴性,尿液涂片镜检查到霉菌孢子。根据检验结果,停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给予伊曲康唑200mg,每天2次。用伊曲康唑后出现下肢水肿,查血肌酐升高,停用,改中药治疗,并嘱患者多饮水,加强营养支持,症状好转。随访1年未再出现尿潴留。

讨论 真菌也称霉菌。真菌是条件致病菌,有下列因素时易引发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以及化疗、放疗期间等;长期应用各种引流管;多次胸腹部手术及严重烧伤;免疫缺陷;泌尿系本身病变:如尿路梗阻、神经性膀胱等。泌尿系真菌感染后,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尿色浑浊,尿中排出白色霉菌团块“霉菌球”为其特点。本例患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机体抵抗力低下为其诱发因素。持续膀胱冲洗,尿液白色豆渣样浑浊,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内白色絮状漂浮物即为“霉菌球”,考虑泌尿系真菌感染;涂片镜检查到霉菌孢子,证实诊断。治疗:停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加强营养支持,输血或血浆,补充热量及维生素;应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本例因肾功能受损,最终给中药治疗,病情好转。此例在说明临床工作中遇有上述症状及病史的病例要考虑到泌尿系真菌感染的同时;也提示临床工作中应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降低条件致病菌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类固醇镜检查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胃肠镜检查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类固醇激素的低温等离子体质谱研究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混合制剂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止痛疗效
激素冲击治疗重症结缔组织病患者并发类固醇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