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1-02-09王强
王 强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王 强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是近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学界关于近代外国企业的研究,经历了帝国主义侵华史、现代化理论以及多元化理论交叉三个研究范式变迁阶段,在理论、方法、视角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特征,并取得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近代外国企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史料发掘、研究视角、理论范式创新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必要。
近代中国;外国在华企业;回顾与思考
近代以来,尤其是《马关条约》之后,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加剧,外国企业在近代中国各口岸城市甚至内陆腹地纷纷涌现,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作为近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在华企业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不同时期,这些研究分别经历了帝国主义侵华史、现代化理论以及多元化理论交叉三个研究范式变迁阶段,在理论、方法、视角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总体上看,学界关于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研究还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史料发掘、研究视角、理论范式创新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必要。
为了更好地认识经济史研究的这一重要领域,推进近代外国企业研究往纵深发展,笔者特就学界关于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研究从档案资料整理与编纂、既往研究成果回顾两个部分略作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国在华企业研究现状作粗浅思考,以抛砖引玉。因识见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前辈同仁不吝补正。
一、档案资料整理与编纂
学界对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关注首先体现在档案资料整理和史料编纂方面。上世纪50年代以来,相关资料整理和编纂工作逐渐起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档案文献。
在档案资料整理方面,现已开放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张仲礼、丁日初等学界前辈的带领下搜集整理的外国企业档案,现藏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企业史资料研究中心的这批档案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英美烟公司抄档”,该组档案是由垄断近代中国烟草市场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英商英美烟公司在上海相关企业的档案,以及各地工商局、工商联和同业公会保存的资料进行抄录整理而来,主要内容为财务资料、企业管理、生产销售、职工生活及买办制度等,形成年代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共173个卷宗;2.“太古洋行档案资料”,该组档案是从原上海市港务局太古洋行档案中筛选的部分重要内容,进行摘录和复印所形成的抄件,主要内容为组织机构、经营活动、劳资纠纷、港口建设等,形成年代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共49个卷宗;3.“外资银行档案资料”,主要是花旗银行、麦加利银行两家外资银行的资料,原件为英文,主要内容为往来函件、业务文书以及金融统计资料等,形成于20世纪20-40年代,共计48733页;4.“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档案”,主要内容为业务概况、售电情况、电网管理、职工状况等,形成时间为1928-1941年,共13个卷宗;5.该中心还藏有部分美国商业银行、美商上海柯达公司、英商纶昌纺织印花公司、英商信昌机器工程公司、英商上海毛绒纺织厂、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沙逊洋行等外国企业的档案资料,但数量较小或分布零散。
上海工商联合会、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分别在建国初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抢救历史资料,集中采访了解放前在外国企业工作过的老同志,形成一批关于外国企业的口述史资料,主要内容为外国企业的车间管理、工资制度、买办制度等,现藏于上述两单位资料室。除此之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不少近代口岸城市如上海、青岛、天津、宁波等地方档案馆也收藏有部分近代洋行和银行档案,但大多分散于当地同业公会、地方商会、商业机构等其它卷宗中,并未形成系统的档案体系。
另外,由于外国企业在建国初期被终止在大陆的经营活动,大量企业档案被带到海外,因此海外一些大企业集团、大学或图书馆亦保存有不少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档案资料。笔者所知的有英美烟公司保存的在华经营时期档案资料(可网上查阅),汇丰银行保存的近代汇丰档案,太古集团公司保存的近代太古洋行商业文书,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怡和洋行商业文书、开平煤矿公司档案,哈佛大学商学院贝克图书馆藏旗昌洋行档案、琼记洋行档案等,都是近代外国企业研究的宝贵资料。
在史料编纂出版方面,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外国在华企业资料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合性资料中包含的外国企业史料,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史料编纂高潮中出版的一批经济史资料,如孙毓棠、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陈真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姚贤镐主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聂宝璋主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李文治、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等,这些经济史资料中都收进了部分外国企业在工业、农业、航运、对外贸易统计等领域的相关史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合作整理出版的《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9年》(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收录了1859—1948年中国海关各分关、海关总税务司造册处以及伪满洲国财政部、经济部所编辑的进出口贸易报告、贸易统计报告、各口岸贸易统计报告和调查报告、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伪满洲国对外贸易统计年报、月报等,其中不少内容涉及外国企业的原料、商品进出口统计。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的《中国工商经济史料丛刊》(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和各地方政协文史委编纂的文史资料中收录了不少相关外国企业的口述资料,主要为外国企业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回忆录。
第二部分是专门的外资工商金融企业资料,如上海档案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编《上海外商档案史料汇编》(内部交流本1987年版)、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吉林省社科院《满铁史资料》编辑组编《满铁史资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魏子初编《帝国主义与开滦煤矿》(神州国光社1954年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开滦煤矿的工资制度和包工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活动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版)、寿充一、寿乐英编《外商银行在中国》(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淘金旧梦——在华洋商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上海市政协文史委编《旧上海的外商与买办》(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黄光域编《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等。这些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出版为学界开展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奠定了初步的资料基础。
二、既往研究的回顾
史料整理编纂之外,亦有不少专门的研究成果问世,已有的关于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研究成果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部分:
1.在建国以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学者多在帝国主义侵华史的视野下关注外国在华企业活动的帝国主义性质,侧重对其经济侵略性进行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多从外国在华企业的垄断利润、剥削工人、原料掠夺等方面论证其作为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在西方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如何扮演重要角色。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近代外国在华企业问题,如刘大钧的《外人在华投资统计》、吴承洛的《今世中国实业通志》、谢家荣、朱敏章的《外人在华矿业之投资》等[1]-[3],对外国在华投资工矿企业的经济侵略性质进行了研究。建国以后,对近代外国在华企业关注较早的是张仲礼、陈曾年、严中平等,他们对近代几个主要外国在华企业的个案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的早期标志性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沙逊集团在旧中国》[4]、《太古集团在旧中国》[5]等。《沙逊集团在旧中国》一书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把沙逊集团“当作麻雀来剖析”,作者在通过对沙逊集团的鸦片贸易、房地产经营、工业投资、金融活动及其买办制度的分析后指出,沙逊是“用中国之财剥削中国人民”的办法从中国聚敛了巨额财富并输往国外,它的投资大多是非生产性的,很少有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刺激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而对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压抑是十分沉重的,因此作者认为“沙逊集团在外国资产阶级侵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太古集团在旧中国》一书则对太古集团的发家历程及其对航运业的垄断过程进行了考察,与以往外国在华企业研究相比,本书不仅对太古集团依靠特权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进行批判,它的一个新的尝试是作者把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仅系统分析了企业发展的过程,而且突出了企业核心人物的企业家精神。张仲礼还以英美烟公司为中心,剖析了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三个特点:以炮舰为后盾,以不平等条约为依据,获得政治经济特权;通过托拉斯组织形式,获取垄断地位;用各种手段掠得垄断利润,揭露了外国企业的侵略本质[6]。在经济史领域的通史类著作中,如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等,也更多地从经济侵略的角度强调外国企业的帝国主义性质。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的输入逐渐加剧,它不仅数额巨大,而且拥有先进技术水平,给近代中国农村和城市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在这方面,陈翰笙在1933-1934年经过对山东、河南、安徽的六个典型村庄的调查后指出,帝国主义工业资本渗入中国腹地农村以后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7]。孙毓棠研究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对外国工业的资本、投资额、雇佣工人等做了详细统计[8]。汪敬虞分别就外国洋行和银行在近代中国城市中的经营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其活动的阶段性特征和组织形态演变作了全面论述[9][10]。张雁琛则分别对中日甲午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战后至九·一八事变期间各个时期的中日合办企事业进行了评述,并从中国的半殖民地形态和日本军事帝国主义“性格”,对“中日合办”的政治与经济效应进行了检讨[11]。吴承明对外国企业的资本、利润等问题进行了考证,指出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是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步履蹒跚的主要因素[12]。另外还有杜恂诚系统考察了日本在近代中国尤其是重要城市中的投资概况后认为,利用投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表现[13]。另外还必须提到的是汪熙通过近代买办身份的三次转化及买办制度的演变对外商企业销售网络的影响进行了述评,认为买办从向官僚转化、向官督商办官员转化及向民族资本家转化都预示着外国资本对中国社会的渗透愈发加深了,买办的身份转化及制度演变是外商企业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的明证[14]。汪熙还以英美烟公司为中心,讨论了外资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近代中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体系造成破坏性冲击[15]。其他如魏子初关于帝国主义投资及利润的研究、王渭泉关于外商群的研究、郭予庆关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活动的研究等也持类似观点[16]-[20]。
Poor people went to London to make money.And London had theatres(剧场).Shakespeare became an actor(男演员).Soon(不久)he began(开始)writing plays.
此类外国在华企业研究的特点为多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角度考察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性质,强调外国企业经济侵略性的一面,阶级斗争史学的意味较浓。
2.几乎同一时期的海外中国史学界则大多将外国在华企业纳入到现代化的解释体系中考察,对外国企业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和评价。
此类研究以美英籍学者为肇始。首先出现的是外国在华企业的个案研究,费勒窝通过对剑桥大学藏怡和洋行档案的梳理,研究了该企业的在华经营活动。不过作者的意图不是撰写狭义的洋行史,而是“把怡和洋行作为在中外贸易中起过媒介作用的一家具有适应能力的牟利机构这样一个突出的范例来加以叙述,并且就这个机构在上一世纪中国社会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和作出过怎样的反应作些说明”[21][22]。斯蒂芬·洛克伍德利用哈佛大学收藏的琼记洋行档案,描述了琼记洋行在长江流域的商业活动[23]。英籍学者毛利斯、柯立斯以汇丰银行档案为基础,梳理了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进程,并就汇丰对近代中国金融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述[24]。刘广京重点剖析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与太古、怡和、北清、扬子等英国轮船公司在中国航运市场中的争夺,认为英美航运势力的竞争促进了长江流域航运业整体行业水平的提高[25]。
在关于外国在华投资的评价上,与帝国主义侵华史研究范式强调其资本侵略性不同,国外学者则大多侧重于正面评价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促进作用。英国学者艾伦的《远东经济发展中的西方企业》一书就分别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论述了西方企业在远东经济发展中的活动,包括西方企业在中、日两国的进出口贸易、银行与保险、航运、铁路以及煤矿等领域的投资,作者认为西方企业在中日近代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6]。侯继明研究了西方国家在近代中国的投资后认为,外人投资在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加速了近代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历程[27]。日本学者樋口弘、美国学者雷麦在外人投资的历史作用方面与侯持有相同观点[28][29]。在新范式影响下,外国企业的买办研究也出现转变,郝延平的研究就打破了之前的买办研究长期局限于经济史范畴的僵局,认为近代中国买办的活动在许多方面涉及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买办作为两种文化的“边缘人物”的身份使其成为近代中外经济交往中的重要一环,买办的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对于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起到关键性作用,因而郝延平提出对于近代中国买办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当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30]。
受现代化理论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从现代化的角度反思外国资本与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并出现一批优秀成果。上海是最早开埠通商城市之一,自然也成了外国企业的集中地,王垂芳通过爬梳中英文档案资料,对近代上海各个行业洋商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总结,肯定了洋商对各行业近代化的正面效应,并在附录中分别统计了近代上海部分洋商略历、1843-1956年上海洋商企业名录、1832-1956年上海洋商大事记,无疑为近代上海外国企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31]。许金生通过对近代上海日资企业尤其是中小工业的研究,提出日资企业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起到引路示范作用和传播技术的窗口作用的观点[32]。在外国企业对民族企业的影响方面,王启厚认为外国企业在更新设备、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培养管理人才等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33]。贺水金则总结了上海外国企业具有的三个特点:各个阶段投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总体上看是以外贸及其关联行业为主,公用事业为重;外资进入与上海经济发展成正向关系;外国企业消长与其母国国际地位共进退,并指出这些外国企业在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34]。云妍关于近代外资的社会效应的研究则超出资本的经济效应之外,提出外资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外溢性效应,如外资的竞争使国人投资的活力和效率提高,唤醒了商人的维权意识,外资的经营活动引发一系列的政治改良和法律制度建设等等,这一切对于社会现代化不无促进[35]。
由于外国银行在近代中国金融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亦备受学界关注:李一翔认为外资银行在近代上海成为远东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引进大量境外资金,推动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成长[36]。汇丰银行是近代最大的外国银行之一,巫云仙从贸易融资与国际汇兑的角度,分析了汇丰银行结合进出口贸易和结算业务,对中外贸易进行资金融通,发挥了银行信用中介的职能,完成中外之间债权债务的清偿,有利于近代中国贸易经济发展[37]。兰日旭则选择以汇丰银行天津分行为中心,考察其对华北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汇丰银行虽然主观上有配合英国侵略者掠夺的意识,但客观上作为首家进入天津的股份制企业和组织,其行为、管理方式等对天津传统的工业组织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有助于天津走上工业化之路[38]。持相同观点的还有邓同莉对北洋时期美国在华银行业的研究,认为美国在华银行业有利用特权进行经济侵略的一面,但其商业性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39]。
这些成果虽内容不同,角度不一,但大都在现代化理论的解释体系下论证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现代企业制度、投资理念、技术引进等方面起到的积极影响。
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关于外国在华企业研究无论是视角还是方法都趋于多元化,开始关注外国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本土化变迁以及建国初期的政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借鉴社会学的关系网络理论研究近代外国在华企业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比较引人关注的有康奈尔大学历史系高家龙教授的《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中外竞争(1890-1930)》一书,探讨了英美烟公司如何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南洋兄弟烟公司抢占中国烟草市场及其历史经验,并引用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在近代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的性质与作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与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富有新意且论证严密的见解[40]。他的另一本著作《大公司与关系网》则分别剖析了外国企业美孚石油公司、英美烟公司、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内外棉株式会社,以及华资企业申新纱厂与大中华火柴公司等中外大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以说明西方管理模式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关系网”对企业尤其是外国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的影响与作用。[41]。对近代外国企业的关系网络感兴趣的还有英籍学者霍华德·考克斯,他以英美烟公司为例,阐述了近代外国企业在中国经销网络的变迁,试图说明外国企业必须依靠中国人的关系网才能真正渗透地方市场[42]。近代著名的慎昌洋行创始人马易尔的后人白慕申通过对其家族档案以及中英等国保存的慎昌洋行档案的梳理,描述了丹麦实业家马易尔1902年到1935年在上海的传奇经历以及慎昌洋行参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该研究以家族史的书写方式呈现慎昌洋行在中国的人脉关系,可谓别具特色[43]。王守谦对近代著名的外国企业英国福公司保持了长期关注,他通过挖掘官方和企业档案、报刊、地方志等丰富史料,以第三者之视角,从细节中把握区域社会及其民众对当地外国企业的解读与反应,阐明了区域问题如何演变为国家问题、外交问题,最终在基层社会又如何淡化为民事问题,更加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福公司这样一个外国企业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复杂关系[44]。台湾学者吴翎君运用中英文档案,以“企业、政府与外交关系”的角度,考察了独霸近代中国石油市场的美孚石油公司对中国民生经济和近代化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且指出美孚石油的业绩与美国政府的远东外交政策是密不可分的,重构了美孚公司在华事业发展的崭新面相[45]。罗志平则剖析了清末民初在中国投资问题上美国政府与商人的不同态度的演变及最终对投资活动的影响[46]。
建国之初外国在华企业的改造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张侃以上海外国企业为中心,详细描述了建国初期外国企业被人民政府改造的过程[59]。以色列学者谢艾伦与美国学者汤普森的研究与前者立场截然相反,他们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国企业描述为“人质帝国主义”和“被监押的帝国主义”,对英法企业在新政治环境中如何被迫向革命政权屈服最终关闭在中国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讨论[60][61]。在买办研究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买办研究的兴趣逐渐转为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考察买办的收入、身份转化及其在近代经济现代化中的作用等,对买办的评价也出现完全否定、基本肯定和优劣兼评的多元化趋向,因篇幅有限,兹不赘述[62]-[68]。
三、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可以得知,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和不足也依然存在。
首先,相对于中国近代史其它研究领域,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资料基础相对薄弱,档案资料的发掘、整理、编纂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建国以后已经整理和出版了一批档案资料,但总体上数量较小,分布零散,很难形成系统的档案资料体系。除此之外,近10年来笔者再未见有规模的档案资料开放和出版,以致资料欠缺已经成为现今外国在华企业研究面临的最大瓶颈。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建国初期由于外国企业被迫终止在华经营活动,撤出中国大陆时将重要文献资料悉数带往海外。尽管目前不少依然存在的企业以及国外大学或图书馆已陆续将部分在华时期档案资料开放,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国内一般学者很难有利用的机会;二是由于政策或技术等种种原因,国内不少档案馆、图书馆接管、保存的大量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档案至今未能整理开放利用。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因此如何发掘史料成为近代外国企业研究的首要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国企业研究资料就“无迹可寻”,除了前述已整理或出版的档案资料之外,一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发掘:一是各档案馆、图书馆收藏的近代商会或行业公会、海关、中资企业、政府管理类相关档案,在这些档案卷宗中往往包含外国企业资料,如上海档案馆藏工部局档案、银行公会档案、钱业公会档案、烟业公会档案、中国银行档案等卷宗,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实业部、四联总处、资源委员会、各地海关等卷宗中,都出现有与相关外国企业的往来文书、商业调查统计、规章制度等资料,虽然零散,但可以作为已有史料的有益补充;二是各地政协文史委员会与工商联保存的建国前外国企业资料,这些资料大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尤其是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以及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外国企业及其职工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访谈,留下大量统计资料和口述史料,成为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的珍贵资料;三是国内与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有承续关系的现代企业,除部分企业已将档案转交档案部门收藏外,一般都保存有相当数量的建国之前作为外国在华企业时的企业史资料。如上海卷烟集团藏有大量英美烟公司时期企业史料,开滦集团藏有旧中国英资企业开滦煤矿的档案资料等等。这些保存下来的企业史资料成为近代外国企业研究尤其是个案研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料被整理开放,作为对近代中国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外国在华企业,将会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次,从研究视角上看,以前关于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研究多关注于其资本性质、经营管理、买办制度、企业利润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却很少述及外国企业与近代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即对外国企业的经济性的讨论已相当深入,但对其社会性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现代企业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除了同行的商业竞争,还有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包括消费者、政府机构和周围社区以及社会公众,只有适应环境,应对所有这些挑战,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69]。尤其是近代以前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外国企业对中国社会缺乏必要的了解,国门大开以后蜂拥而至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以后所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域文化下的市场环境,它显现出与西方商业社会截然不同的众多特征:千差万别的商业习惯、迥然各异的文化禁忌、复杂的关系网络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社会性越发凸显:任何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政府、行业组织、消费者、地方关系网络发生各种社会关系。
因此,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应当“走出企业研究企业”,即不仅仅要研究管理、财务、制度、利润等构成企业的经济要素,更要将其视为一个社会单位,放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如外国企业与中国传统市场中强大的商业习惯和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与地方社会、精英群体势、力网络之间的互动,这些社会关系对外国企业开拓、垄断近代中国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话题。只有如此转换研究视角,多角度观察问题,才能更进一步还原近代外国企业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多面性和复杂性。
再次,在理论范式创新方面,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外国在华企业研究的理论范式基本上摆脱了帝国主义侵华史或现代化范式的单一局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它所研究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历史学理应借鉴其它学科的某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以加深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70]。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要在历史学科内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不同分析框架、多角度进行审视,而且应该拓宽学术视野,积极借鉴经济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有益的理论和方法。如前述高家龙《中国的大企业》和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就分别尝试从企业家精神、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外国在华企业及其买办进行专门探讨。近年来,还有学者将近代外国企业纳入到社会学的关系网络视野中,通过商业网络、同乡网络、跨国贸易网络、家族网络、个人网络等分析框架进行研究[71],都反映了近代外国企业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元化趋势。
然而相较于其它诸如政治史、文化史等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在理论和方法创新方面依然相对薄弱,如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制度变迁、社会关系网络的应用、与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互动、企业文化与社会形象、外国企业家群体等需要借鉴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领域,尚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不同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拓宽研究视野,推进研究纵深,这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真实、全面地还原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的的历史面相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恰恰是这些瓶颈和问题,造就了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有继续深入探讨的空间和价值。因此,作为近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外国在华企业研究还有待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1] 刘大均.外人在华投资统计[M].上海: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
[2] 吴承洛.今世中国实业通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3] 谢家荣,朱敏章.外人在华矿业之投资[M].上海: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
[4] 张仲礼,陈曾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张仲礼,陈曾年,姚欣荣.太古集团在旧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 张仲礼.旧中国外资企业发展的特点——关于英美烟公司资本的积累和超额利润[J].社会科学,1980 (6).
[7] 陈翰笙.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8] 孙毓棠.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9] 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 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 张雁琛.日本利用所谓“合办事业”侵华的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8.
[12]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3] 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4] 汪熙.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J].近代史研究,1980 (2).
[15] 汪熙.从英美烟公司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J].历史研究,1976(4).
[16] 魏子初.帝国主义在华投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17] 魏子初.美帝在华经济侵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18] 魏子初.英国在华企业及其利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19] 王渭泉,等.外商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20] 郭予庆.近代日本银行在华金融活动——横滨正金银行(1894-191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1] 〔美〕费勒窝.怡和洋行——1842-1895年在华活动概述[M].陈曾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22] 李玉.中国近代企业史研究概述[J].史学月刊, 2004(4).
[23] 〔美〕斯蒂芬·洛克伍德.美商琼记洋行在华经商情况的剖析(1858—1862)[M].章克生,王作求,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4] 〔英〕毛利斯,柯立斯.汇丰银行百年史[M].李周英,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79.
[25] 〔美〕刘广京.英美航运势力在华的竞争(1862—1874)[M].邱锡镕,曹铁珊,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26] 〔美〕G.C.艾伦,A.C.董育德.远东的西方企业:以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为中心(G.C.Allen,A. C. Donnithrone, Western Enterprise in Far Eastern:Economic Developmentof China and Japan),悉尼:艾伦昂温公司,1954.
[27] 〔美〕侯继明.外国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Chi-ming Hou,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1840-1937),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65.
[28] 〔日〕樋口弘.日本对华投资[M].中央编译出版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9] 〔美〕雷麦.外人在华投资[M].蒋学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0] 〔美〕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M].李荣昌,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1] 王垂芳.上海洋商史(1843-1956)[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2] 许金生.近代上海日资工业史(1884-1937)[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3] 王启厚.浅谈外国企业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资本企业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1989(2).
[34] 贺水金.略论近代上海外国企业的特点[J].上海经济研究,1998(2).
[35] 云妍.中国早期工业化中的外资效应:以近代开滦煤矿的外溢性影响为中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 (1).
[36] 李一翔.外资银行与近代上海远东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J].档案与史学,2002(5).
[37] 巫云仙.论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的贸易融资和国际汇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2).
[38] 兰日旭.汇丰银行与近代天津经济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04(6).
[39]邓同莉,张华腾.北洋时期美国在华银行业的发展及影响[J].历史教学,2009(14).
[40] 〔美〕高家龙.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中外竞争(1890-1930)[M].樊书华,程麟荪,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1] 〔美〕高家龙.大公司与关系网——中国境内的西方、日本和华商大企业[M]程麟荪,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2] 〔英〕霍华德·考克斯.学会在中国做生意:英美烟公司香烟经销网络的演变(1902-1941)[J].皇甫秋实,译.近代中国,18辑,2007.
[43] 〔丹麦〕白慕申.马易尔——一位丹麦实业家在中国[M].林桦,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44] 王守谦.煤炭与政治:晚清民国福公司矿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5] 吴翎君.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1870-1933)[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1.
[46] 罗志平.清末民初美国在华的企业投资:1818-1937 [M].台北:国史馆,1996.
[47] 陈曾年.英美烟公司在中国的销售网[J].学术月刊, 1981(2).
[48] 王强.从英美烟公司广告看近代外国企业本土化意识[J].史学月刊,2007(6).
[49] 贺水金.论近代上海外国企业的路径选择[J].史林, 2009(3).
[50] 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侵华企业中的华商附股活动[J].历史研究,1965(4).
[51] 王中茂.清季华商附股外国企业之得失再认识[J].郑州大学学报,2001(5).
[52] 张秀莉.上海外商企业中的华董研究(1895-1927) [J].史林,2006(6).
[53] 易继苍.买办商人、华商附股与近代中国国人投资理念的嬗变[J].贵州大学学报,2007(3).
[54] 史全生.英美烟公司与南阳兄弟烟草公司之争[J].南京大学学报,1998(3).
[55] 张小莉.英美烟公司在华促销策略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2).
[56] 崔海霞.近代外企在华企业经营策略初探[J].新疆社科论坛,2002(5).
[57] 仝群旺.近代外国在华企业促销本土化分析——以英美烟公司为例[J].历史教学,2007(11).
[58] 王强.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本土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
[59] 张侃.建国初期外国在华企业改造初探(1949-1962):以上海为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
[60] 〔以色列〕谢艾伦.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M].张平,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1] 〔美〕T.N.汤普森.帝国主义与社会革命:中国对外国企业的非直接国有化及人质资本主义政治(1949 - 1954) (Thompson, T. N., China’s Nationalization of Foreign Firms:The Politics of Hostage Capitalism 1049-1954)[D].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77.
[62] 张萍.近代买办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1996(1).
[63] 赵波.试论近代买办、买办制度及其对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吸收与运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6).
[64] 罗艳.买办与近代民族保险业[J].河北大学学报, 2005(1).
[65] 陈国威.近代中国买办卑微心理研究[J].史学月刊, 2007(12).
[66] 孙毅.论近代买办的企业主形态[J].云南社会科学, 2004(1).
[67] 聂好春.买办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68] 张世红.晚清买办与实业家徐润研究[D].暨南大学,2005.
[69] 〔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张志强,王春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0] 李文海.打破学科分割,促进学科交叉——对历史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J].历史档案,2004(3).
[71] 皇甫秋实.“网络”视野中的中国企业史研究述评[J].史林,2010(1).
Reviewand Reflection on Research of the Foreign Enterprises in Modern China
WANG Qiang
(School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2249,China)
Modern foreign enterprises in China we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China’s economy,and mad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odern Chinese society.The study of foreign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undergone three overlapping and changing stages of imperialist aggression theory,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theoreticalpluralism,and haspresented differentcharacteristicsin theory,methodsand perspectives.But in general,the 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and it’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modern China;foreign enterprises in China;review and reflection
F129.5
A
1009-105X(2011)02-0076-08
2011-02-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09CZS019);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王强(1979-),男,中国政法大学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book=82,ebook=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