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金柚黄龙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建议
2011-02-09曾蔚
曾蔚
(广东省梅县水果服务中心514700)
梅州金柚黄龙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建议
曾蔚
(广东省梅县水果服务中心514700)
梅州金柚(沙田柚)是梅州农业的名片,全市现有栽培面积1.83万hm2,总产26.99万t,金柚生产已成为梅州市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金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梅州市金柚主产区陆续发生了柑橘黄龙病为害,并存在进一步蔓延扩散的可能,对金柚产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为进一步摸清梅州金柚黄龙病的发生分布和为害情况,确保梅州市金柚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2010年冬2011年春梅州市集中力量开展了金柚黄龙病普查工作,笔者根据普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梅州金柚黄龙病防控对策建议。
1 梅州市金柚黄龙病的发生现状
1.1 发病果园普遍
2010/2011 年全市共普查金柚面积234.17hm2,调查87814株,发现黄龙病树3762株,发病率4.28%。从区域分布来看,全市五县一市一区的金柚园均发现有黄龙病疫情。其中梅江区发生最为严重,发病率17.87%;其次是蕉岭县(10.31%);其他依次为兴宁市(4.19%)、梅县(2.38%)、五华县(1.22%)、平远县(0.47%)、丰顺县(0.38%)。有些果园发病更为严重,如梅县丙村镇梅福村柚树发病率9.7%,梅江区西郊寨中村柚树发病率13.6%,平远县长田双丰果场金柚发病率5%~10%,有些失管果园发病率达到30%~50%,甚至更高。
1.2 疫情有加重的趋势
在1994年市农业局组织了一次柚类黄龙病普查,对全市范围内金柚和蜜柚的黄龙病疫情进行调查,黄龙病检出率为2.15%。在这次普查中,全市普查金柚87814株,其中发病的3762株,黄龙病率4.28%。2010/2011年与1994年比较,黄龙病率增加了2.13%,增幅达99.07%。
1.3 管理水平不同黄龙病发病率有差异
在田间调查中发现,10年以上树龄的果树发病率较高,但在发病严重的老果园附近种植幼龄树或在病树果园内补种的幼树,往往比老年健康树更易感病。这可能是幼龄树抽新梢的次数比老龄树多,增加了媒介昆虫在幼年树上传播活动的机会。同时,普查还发现,管理粗放或失管的果园发病率也较高。比如平远县热柘镇刘淦华、刘富光果园,面积0.33hm2,2009年挂果超过3500多kg,而2010年由于黄龙病暴发,挂果只有500kg,黄龙病发病果树占60%左右,已属于毁灭性果园。
2 发生原因分析
2.1 田间病株传染是黄龙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对柑橘黄龙病来说,病株是病源,柑橘木虱是传播媒介。一旦果园里有了病株,而柑橘木虱防治又不够及时到位时,病原菌就会通过吸食了病株的柑橘木虱传播扩散。而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带病接穗及苗木的调运。
2.2 管理粗放或失管果园是黄龙病发生、流行的温床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管理粗放或失管果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失管果园,长期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基本上不喷药、不施肥,柑橘木虱发生数量多,黄龙病树未及时挖除,这类果园是黄龙病的高发区,也是防控的盲点和难点。这类果园不加以清除,势必造成黄龙病的扩散蔓延。
2.3 果农对黄龙病的危害认识不足
有些果农对黄龙病的症状、危害性、传播途径、防控技术等认识不到位,有的果农对病株存在侥幸,对病株有舍不得砍除的心理,难以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2.4 苗木繁育和监管体系尚未建立
柑橘苗木繁育不够规范,无病柑橘苗木繁育体系没有建立,对从事柑橘苗木繁育的单位和个人缺乏有效的监管,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带病。
2.5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受资金的制约,农民培训、宣传、监测、防控工作及无病苗圃建设等,处于被动,许多相关措施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3 防控对策
3.1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严控
3.1.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一是将黄龙病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发病较重的梅江区和蕉岭县,及其他主产县)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把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上下齐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控工作。二是成立各级黄龙病防控专门组织,负责金柚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各县(市、区)相应成立工作小组,协调相关单位和人员,组织开展防控工作,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3.1.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一是通过召开各级会议,引起各级各部门重视抓好黄龙病防控工作。二是利用电视、报纸、电台、农业信息网站等宣传平台,并通过张贴图片、悬挂横幅及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柑橘黄龙病防控知识。三是通过现场会等途径提高农民对黄龙病危害程度的认识。使发病情况及危害程度和防控措施家喻户晓。四是将黄龙病防控内容纳入当地村规民约,让村民互相监督,充分依靠群众。
3.1.3组织队伍,加强培训。一是举办培训班。组织全市各县农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乡镇农业站人员、村主任(村支书)、柑橘专业合作社社员等进行黄龙病防控知识培训,把他们培养成黄龙病防控工作队的主要技术骨干。二是编印资料读本。编印有关黄龙病发生情况、如何开展普查及用药预防等内容的书籍资料,工作队人手一册,加强学习。三是开展技术下乡活动。通过科技下乡、印发技术资料、张贴标语、发布病虫害测报信息、出墙报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引导教育果农,重点普及黄龙病田间识别和柑橘木虱的防治技术,增强果农对黄龙病防控的危机意识、综防意识和协同意识,激发果农治“黄”的自觉性,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3.1.4全面普查,彻底挖除。继续加强组织普查队伍,全市各镇(村)组建一支有技术水平、有组织能力的黄龙病防控队伍,对所有柑橘逐株进行核实普查,不留死角,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防控做到“六统一”:统一进行防治技术培训、统一采购农药、统一筹集药款、统一颁发、统一时期统一时间喷药;挖除做到“五不漏”:镇不漏村、村不漏片、片不漏园、园不漏块、块不漏株。
3.2 建立黄龙病防控的长效机制,落实责任,确保成效
3.2.1 建立柑橘黄龙病防治体系。在建立防控领导组织的基础上,成立柑橘黄龙病普查、检疫、防控专业队伍。即建立以乡镇农业站长为组长,村主任或村支书记为副组长的防控实施小组;建立乡镇村(含检疫员)专业人员普查小组;建立黄龙病株专业挖除专业队。
3.2.2 建立层层落实的防控责任制。各地要落实植物检疫技术人员,明确责任,细化工作目标。以签订柑橘黄龙病防控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逐级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3.2.3 建立无病毒苗繁育推广体系。一方面要完善建设柑橘无病毒苗繁育基地。市农科所已建成梅州市唯一的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好无病毒种苗母本园、二级采穗圃和无病毒苗圃,力争每年为社会提供无病毒金柚苗木4万株。有条件的县,也可建立无病毒苗繁育基地,提供优质健康接穗和培育无病毒壮苗。另一方面要落实苗木检疫制度。各县在明确疫情基础上,强化疫情源头治理,加强苗木市场管理,严格苗木检疫,坚持一手抓产地检疫,一手抓调运检疫。严防疫情发生区苗木进入非疫区,确保疫情不流动、不扩散。
3.2.4 建立政府财政支持机制。鉴于黄龙病的危害性,建议政府把防控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黄龙病的防治、普查、挖除、宣传等有经费保障。
3.3 加强综防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管理,防止蔓延
3.3.1 及时彻底挖除病树,减少传染源。柑橘果园黄龙病树是黄龙病传播蔓延的最主要病源,及时彻底清除病树,有效控制果园的黄龙病蔓延,降低发病率。对果园黄化树一旦确认是黄龙病的病树,应立即挖除。挖除病株前注意先喷药杀死传病的媒介昆虫,防止木虱迁移传染。
3.3.2 及时扑灭木虱,消灭传播媒介。柑橘木虱是目前为止被证实的除“接穗、苗木”之外传播黄龙病唯一虫媒。因此,要根据木虱发生规律,结合本地柑橘生长物候期,在春梢、夏梢和秋梢新梢萌发传毒关键期,统一时间、统一防治、统一检查,持续做好柑橘木虱防治,每次新梢萌发期持续喷药防治3~4次,将木虱虫量控制在不足传毒水平以下,阻断扩散传播。要狠抓冬季清园工作,同时,清理果园周围的木虱中间寄主(如九里香等)。
3.3.3 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虽然目前柑橘还没有抗黄龙病的品种,但从田间调查的情况看,凡树体强壮的相对发病机率较低。因此,在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中,除了重视挖除病株,防治木虱外,还要引导果农增加投入,采取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病虫综防等综合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防病能力。要防止果园短期承包的掠夺式经营行为,以免造成树势衰落,引发黄龙病。此外,失管果园便是黄龙病和传媒木虱滋生蔓延的重要场所。因此,要推动果园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促使失管和管理不善的果园向专业大户集中,努力提高果园集约经营管理水平。
3.3.4 种植无病毒壮苗,确保新区安全。新建柑橘园应种植经过检疫合格的健康苗木。要引导果农提高防患意识,选用无病毒苗木。提倡苗木定向产销,建立销售档案,完善质量追究制,做到有案可查、有源可溯。新柑橘园距离病柑橘园越远越好,在平原区至少要3km以上,也可种植非芸香科植物作自然隔离屏障,阻隔柑橘木虱迁移。
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