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的比较研究
2011-02-09魏萍
魏 萍
成就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动机,是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追求卓越,以期望达成更高目标的心理倾向[1]。国内外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采用自陈量表来测量,如《成就动机量表》,成就动机的得分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减去避免失败的动机的得分构成。大多数相关研究针对的是外显成就动机,对内隐成就动机的研究还很少,用内隐联想测验(I A T)研究内隐成就动机更少。内隐联想测验(I A T)采用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自动化联系的评估来对个人的内隐态度进行间接的测量[2]。本研究考察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的存在,并分析和比较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的差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南阳师范学院学生,共32名。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文科生16人,理科生16人;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16人;每个年级各8人。
1.2 工具 内隐联想测验是Greenwald等人在种族偏见研究中提出的对社会态度间接测量的测验方式[2],研究表明,IA T具有良好的结构、区分、预测效度[1],显现出良好的内在一致性(α=0.88)和重测信度(r=0.69)[3]。
1.3 实验程序 按照Brunstein的I A T数据处理建议[4],概念词和属性词分别是:自我:自己、自己的、本人、本人的。非自我:外人、外人的、他人、他人的。高成就:好奇的、坚持的、勤奋的、创造的、有效的、成功的、有能力的。低成就:懒惰的、无趣的、分心的、懈怠的、低效的、失败的、无能的。
被试用字母“A”键和数字“5”键做反应。告诉被试:尽可能的又快又准确。将短于300m s的反应时记为300m s,长于3000m s的反应时记为3000m s;错误率超过20%的结果剔除。实验时每人一机,计算机自动记录反应时。
1.4 数据处理 测验数据输入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成就动机的 I A T反应时 当把“自我”与“高成就”归为一类,即相容事件时,反应时短,反应快。而把“自我”与“低成就”归为一类时,即不相容事件时,反应时长,反应慢。t检验表明,2个反应时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t=21.478,P=0.000)。
2.2 不同性别、文理科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的比较 男女大学生在内隐成就动机的t检验表明,两者的动机水平差异不显著(t=-0.936,P>0.05)。同样,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内隐成就动机水平差异也不显著(t=-1.76,P>0.05)。
2.3 不同学历、年级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比较 专科生的内隐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本科生的内隐成就动机,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t=-4.617,P=0.000)。不同年级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有显著性差异(F=14.223,P=0.000)。经过LSD检验,二、三年级与一、四年级的内隐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差异,二、三年级内隐成就动机高于一、四年级。
3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 I A T上显示出内隐成就动机效应,即被试更倾向于将自我同成功词相关联,而把非自我同失败词相关联,相容事件反应时比不相容事件反应时短,并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这表明了内隐成就动机的存在。
McClell and[5]指出人类动机包括外显动机和内隐动机,内隐动机和外显动机是2个相对独立的动机系统[6],它们与人格的不同侧面相联系并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倾向。所以,内隐成就动机不存在性别差异是有可能的。师范类学校由于学校特有的培养目标,所设专业的文理差别不大,可能使得内隐成就动机在学科上差异不显著。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下,较高的学历意味着将来可能有一份较好的工作,作为本科院校的专科生,受自身的求知欲和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具有较高的内隐成就动机。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陌生的环境和中学应试教育条件下害怕失败的心理使得其内隐的成就动机较低。有些学生不会调整心态正视现实,从而产生失望、不满意和自卑的心理,这些消极的心理导致他们对生活悲观失望,对学习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还有些学生是带着高要求高目标来学校的,渴望成才,但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找不到明确的奋斗目标,目标的迷失导致他们心理上的懈怠和行为上的懒散,因此表现出一年级学生处在一种较低的内隐成就动机状态。进入二、三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成熟,自我概念越发增强,他们对自己的目标、优势、弱点等有明确的认识,能够深刻体验、理解、内化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和要求,并能从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满足的相互关系中确定自我价值定向,从而产生较高的成就需要。而大学四年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四年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让每一位毕业生都有些许担忧,他们经受着孰轻孰重的考验、择业的挫折、社会适应不足、对前途的忧虑、对自我信心的动摇等,正是这些综合因素使得大四学生形成了较低的内隐成就动机。
[1]Greenwald A G,Farham S D.U 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Measure Self-Esteem and Self-soncep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6):1022-1038
[2]Greenwald A G,McGhee E,Schwartz J L K.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5):181-198
[3]Bosson J K,Swann W B Jr,Pennebaker J W.Stalking the Perfect Measure of Implicit Self-Esteem:The Blind and the Elephant Revisite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4):631-643
[4]Brunstein J C,Schmitt C H.Assess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with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4,38:536-555
[5]McClell and D C,Koestner R,Weinberger J.How do Self-attributed and Implicit Motives Differ[J]?Psychological Review,1989,96:690-702
[6]SchultheissO C,Yankova D,Dirlikov B,et al.A re implicit and explicit motive measures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A fair and balanced test using the Picture Story Exercise and a cue-and response matched questionnaire measu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2009,91: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