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 FD I的发展与对策

2011-02-09

关键词:浙江企业

王 妍 苗 森

(浙江树人大学外经贸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 FD I的发展与对策

王 妍 苗 森

(浙江树人大学外经贸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以获取先进管理经验或技术是目前一个新的贸易特征,基于这一特征,本文从浙江企业切入,回顾了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 FDI发展的两个阶段。论文从并购目标、运营经验、文化差异、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深入解析了浙江企业在走出去投资时存在的不足,本文主张,通过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建立专家库等政策支持帮助浙江省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走得更快、更顺利。

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对外直接投资

DO I:10.3969/j.issn.1671-2714.2011.02.010

三十年前,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果断地实施“引进来”战略;三十年后,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资源配置,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个省份,勇敢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浙江企业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领头羊,也率先走出国门,开发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机遇。1994年浙江省第一家企业——万向集团在美国设立子公司,此后,省内其他企业也陆续开始选择在海外投资,开拓新的市场。但从 2000年开始,浙江企业的“走出去”进程显现出新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万向、华立、康莱特等开始将“走出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海外新建或并购研发机构,即开展“技术获取型 FD I”①。[1]这种海外投资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海外投资行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跨国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从区域经济角度看,这种投资行为是全球化条件下,以开放视角实现浙江创新强省重要战略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技术获取型 FD I的文献综述

“技术获取型 FD I”是基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新现象而提出的,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是西方学者有关“跨国公司海外 R&D投资”的著述,以下是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所作的梳理。

1.国外学者关于海外投资的相关研究

Dunning在 1994年提出了“战略性资产获取动机说”。Dunning认为,战略性资产获取型投资的目标是通过全球化战略以获得技术和组织能力等关键资产,从而有效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该学说首次从战略性资产的角度论证了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跨国公司的重要意义。[2]

朗斯代(Ronstadt,1977,1984)基于国际产品生命周期,将海外 R&D机构根据不同的职能分成四类,分别是技术转移单位 (Technology-transfer Units,TTU),本地技术单位 (Indigenous Technology Units,ITU),全球技术单位 (Global Technology Units,GTU。[3]哈坎森和诺贝尔 (Hakanson&Nobel,1993)基于对瑞典公司的研究,把跨国公司海外 R&D机构职能分为:技术监测单位 (Technology Listening Units)、生产支持单位 (Production Support Units)、市场导向单位 (Market-Oriented Units)政策动机单位 (Politically Motivated Units)和多元动机单位 (Multi-motive Units)五类。[4]

UNCTAD(2005)指出,尽管发展中国家涉足的前沿性投资仍然相对较少,但是,从 20世纪 9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 2000年以来,一些亚洲跨国公司的对外技术获取型投资增长十分迅速,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境外研发投资制定了激励性政策有关,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背景下,这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新兴工业国,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鼓励研发全球化,试图以此提高国内产业研发水平。[5]

2.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相关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 R&D投资是我国企业以全球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积极到海外去寻求 R&D资源的一种形式,杜群阳、朱勤 (2004)提出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MAL”分析范式。[1]杜群阳(2006)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6]陈劲教授等 (2003)认为,R&D供应方面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我国企业 R&D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景劲松等(2004)指出东道国 R&D资源的可获得性对我国企业海外 R&D投资具有关键性的影响。[7]茹玉骢(2004)指出了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存在的经济影响。[8]案例与调查研究方面,毛蕴诗等 (2005)以广东中兴通讯、华为、TCL、康佳、科龙的详细案例,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探索阶段的海外技术与 R&D战略。[9]此外,尹冰 (2003)指出对外 R&D投资有助于中国企业技术进步。[10]

二、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 FD I的发展概况

本文把浙江企业进行技术获取型 FD I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

1.1994—2000年 :“技术获取型 FD I”萌芽期

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 FDI”起步于 1994年,当年,万向集团在美国芝加哥设立万向美国公司。同时,在底特律建立了万向北美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开发设计,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开发。此后,万向公司通过 2000年 10月对舍勒公司的收购,2001年对 UA I公司的收购,2003年对洛克福特公司的收购等海外并购,将美国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发资源整合到北美技术中心。

这一时期在海外进行创新能力导向型对外投资的还有:1997年东方通信在美国硅谷设立技术中心,1999年华立集团在以色列设立电表研发中心。同时,总部位于美国的 UT斯达康公司在设立之初,也于 1995年在新泽西州设立了研发中心。此外,还有奥康集团在意大利成立奥康海外研发中心 (1998),飞跃集团在日本设立飞跃缝纫机信息技术开发中心 (1998),正泰集团在美国硅谷设立电气前沿技术研发中心 (1999),茉织华在香港成立香港华茂有限公司从事服装设计(1999)。

2000年以前,浙江企业的“技术获取型 FD I”处于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投资大多是服务于生产或市场功能的“辅助资产投资”,如早期万向北美技术中心的设立,主要起到的作用是为海外客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而东方通信在硅谷的技术中心、华立集团在以色列的研发中心,则主要是根据海外市场需求,为国内生产环节提供技术支持。

2.2000年至今:“技术获取型 FD I”发展期

2000年之后,浙江省“技术获取型 FD I”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前期已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企业加大了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万向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海外并购,将美国企业的研发资源整合入万向北美技术中心,华立集团于 2001年并购飞利浦CDMA研发部门,并在美国和加拿大成立了研发机构。佳力科技于 2003年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并以此研发中心为基础,参股斯米特公司,获得防爆叉车生产技术。2006年,杭州机床集团以 6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 aba z&b磨床有限公司 60%的股权利用德国当地的人才资源,建立技术研究机构,与自身现有的国内研究机构形成呼应,加强交流研究,使公司的技术水平由国内领先提升到国际领先。

浙大网新 2005年和富士电机合资成立在日本东京从事软件研发的 SIF株式会;2007年以440万美元的价格向 SPEEDY收购 COMTECH GEMS的股权,同时与 COMTECH GEMS签订股权认购协议,以 260万美元的价格向 COMTECH GEMS单方面增资,共计拥有 COMTECH GEMS 51.5%的股权,成为 COMTECH GEMS控股股东。从而建立在香港从事软件外包服务的研发中心。康莱特公司 2003年投资 3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于 2007年增资到 900万美元。此外,这一时期,东南网架在香港,恒生电子在日本都先后设立了海外研发机构。

温州企业海外“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亦发展迅速,除 2000年以前的奥康意大利研发中心外,2002年,庄吉在意大利成立了庄吉米兰服饰设计工作室,法派在意大利成立了佛罗伦萨法派服饰研究设计中心;同年,德力西集团收购了德国波恩一家电器生产企业,以其为基础建立产品研发中心。2004年,哈杉鞋业在意大利成立意大利研发中心。

宁波企业进行海外研发布局起步于 2005年,与杭州、温州相比较晚,但增长迅速。2005年,海天集团通过收购德国纽伦堡的一家同类企业后,依托该企业原有的技术力量组建了海天德国技术研究院,利用当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力量开发新型号、新款式的产品,为国内的企业总部提供技术和设计。同年,中强集团也在德国电动工具比较集中的卢茨地区设立了中强卢茨电动工具研究院,及时了解市场第一线的信息,集聚当地的同行英才,为总部提供第一手的产品和设计资料。拓普集团通过与美国通用公司的合作,意识到北美市场的重要性和当地的强大技术力量,2005年底投资 200万美元在加拿大多伦多成立了拓普北美公司,主要负责向北美的大型汽车商通用、克莱斯勒、福特等争取订单,并负责相应的新产品开发事宜。2006年 7月,金辉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收购了该行业内世界排名第 7位的英国帕特森公司,包括三角架、灯光等产品,同时兼并该公司的品牌资源、销售网络等,与该公司的相关技术骨干一道重新成立了新的股份公司,总投资 300万英镑,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推广。

在宁波市范围内,2007年,慈溪杭州湾进出口有限公司根据新产品开发和占领市场的需要,与俄罗斯一企业合作,在莫斯科设立了一个研究机构,负责新产品设计及技术信息收集。余姚的舜宇集团在日本设立了以研发为主要职能的舜宇日本株式会社。

此外,2001年义乌的浪莎集团在香港成立了浪莎纺织品研发中心,2001年台州的通宇集团在日本成立了通宇日本缝纫机研究所,2005年钱江摩托成立了以技术研发和投资为主要职能的钱江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注销)。

总体而言,浙江企业的“技术获取型 FDI”仍处于发展期,尚未完全成熟,在这一时期,一些企业的海外研发投资也遇到了未曾设想的困难与障碍,某些企业在海外扩张的同时,由于行业竞争等其他因素陷入了经营困境。

三、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 FD I的不足

根据调研和分析,笔者总结浙江企业开展技术获取型 FD I的教训与不足。

1.部分企业未能审慎选择并购目标

浙江企业在选择并购目标中,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盲目追求高技术。高技术领域投入巨大且技术更新速度极快,而跨国公司更通过交叉授权、专利联盟构筑了复杂的“专利丛林”。由于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而又无法及时跟上海外技术前沿的变化速度,往往在对高技术的研发资源并购后会发现既难以承担巨大的海外研发成本,又无法在技术前沿撼动跨国公司的强大优势,最终陷入困境。

(2)试图“蛇吞象”,对人员、市场规模很大的企业实施并购存在财务风险。与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浙江企业一般都不具备“蛇吞象”的能力,某些海外企业尽管净资产很低,但人员众多,市场规模巨大,盲目对其并购往往会陷入巨大的财务陷阱。

(3)对非关联业务进行并购。这种情况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以并购方式完成的技术获取型 FDI,浙江某些企业在对所并购行业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出于多元化动机匆促上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过高估计了并购收益,忽视了可能存在的成本与风险,就会导致海外研发投资的失败。华立通信在北美的研发投资失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部分企业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与能力

部分企业在进行技术获取型 FD I过程中,不能合理安排有限资金,就可能导致巨额投入最终付之东流。如东方通信对 InterWAVE进行巨额股权投资,却未能在美国开展任何有实际意义的研发活动,最终导致海外业务的巨大亏损,根本未能实现提升研发能力的目标,甚至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3.文化、意识形态差是研发投资的巨大障碍

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 FDI的实践过程表明,文化、意识形态差异会构成海外研发投资的巨大障碍。如佳力科技原计划收购史威姆公司,双方达成了初步意向,佳力科技也筹措了所需外汇,但正是在接管前夕,史威姆公司所在城市政府对此进行了干预,导致收购失败。

4.当前政策对技术获取型FD I“有所抑制”

第一,目前政府对在国内建立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有财政支持,而对投资难度更大的海外研发中心的设立并没有具体的财政支持措施 (仅有佳力科技和万向曾经得到萧山区政府一次性的财政奖励),这本身就是未能给技术获取型 FD I足够重视的体现。

第二,目前在海外研发投资无法计入企业整体的研发费用,在进行技术中心申请、审查,高新技术考评时都无法将海外研发产生的费用纳入科技投入,这较大地抵制了企业加大海外研发投资的力度。

第三,目前海外研发中心开发的技术,只能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向母公司出口,面临着在国外交纳出口税,在国内交纳进口税的多重税负,加重了企业的创新成本。

四、政策建议

浙江企业要在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包围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政府应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干预的作用在于,扶持一批重点跨国企业,增强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具体来说,政府对技术获取型海外投资的推动组织工作应该由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变,即由过去直接指导和帮助具体的投资项目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

1.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海外研发资源信息平台

浙江企业跨出国门开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首先面临的就是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困挠。应大力发展能为企业构建海外研发资源信息平台的中介服务机构。该服务机构应建立在市场化运作机制上,通过为企业提供国外研发专家信息、待并购企业信息、投资环境信息等各类信息而获取收益。

此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可选择具有潜力的高校或科技主管部门下属的信息服务部门等机构,系统规划,在初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使其尽快具备服务于浙江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2.建立“浙江省企业海外技术创新”专家库

为指导、帮助我省大量企业未来的海外技术创新活动,可以设立一个由企业家 (已具备成功海外研发投资经验)、经济学家、律师、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为对口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企业解决在海外进行创新能力导向型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在专家库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可成立一个“浙江省企业海外技术创新俱乐部”,由已实施和计划实施海外技术创新的企业组成,以会员制运作。

3.加强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训与开发

技术获取型 FD I对研发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一方面,企业可以聘请本土化人才;另一方面,尤其在投资初期,母公司派出的经营人才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动员力量,加强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国际研发管理人才的培训,建议由相关部门与大学牵头,每年开设短期的“国际创新管理人才”培训班,由跨国公司高层研发管理人员、我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高级管理人员等为主要师资,配合专家、学者、律师为辅助师资,以我省企业高管为培训对象,充实我省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

4.对企业的海外研发给予一定补贴

建立由高校学者、政府部门主管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制定“技术获取型 FD I”认定标准,经论证后由省政府相关部门正式发文组织“企业技术获取型 FD I”认证工作。

由省科技厅牵头组织认定工作,对达到认定标准要求的企业,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根据认定标准,进行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达到合格的企业,根据考核结果不同程度给予不等的财政补贴。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其参与下一年度考核及补贴的资格。

5.争取外汇审批优惠政策

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已表示“支持国内企业用汇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和投资境外高新技术产业”。建议省政府相关部门在整理我省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协商,为我省企业进行技术获取型 FDI提供优惠政策,对达到认定标准的企业,减化审批程序,保证用汇额度。

注释:

①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获取型FDI是国内经营者在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以整合、获取海外研发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现象。

[1] 杜群阳,朱勤.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J].国际贸易问题,2004(11):66-69.

[2] Dunning JH.Multinational Enterp 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M].Wokingham:Addison-Wesley,1993.

[3] Ronstadt R C.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road by USMultinationals[M].New York:Praeger,1977.

[4] Hakanson L.Intern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of R&D the Organizational challenges[M]//Bartlett A,Doz Y&Hedlund G.Managing the Global Firm.London:Routledge,1990:256-278.

[5] UNCTAD(2005b).World InvestmentReport2005[EB/OL].[2010― 11― 20].http://www.unctad.org/Templates/webflyer.asp?docid=6087&intItem ID=2983&lang=1&mode=downloads,2005.09.29.

[6] 杜群阳,王妍.发展中国家对接跨国公司 R&D资源转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7):

[7] 陈劲,景劲松,周笑磊.我国企业 R&D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a,21(1):51-57.

[8] 茹玉骢.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对母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4(2):109-112.

[9] 毛蕴诗.中国企业海外 R&D活动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1-6.

[10] 尹冰.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J].社会科学家,2003(9):45-48.

Abstract:Chinese enterprises'investmentsoverseas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are themain featur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Based on this feature,thispaper divides the technology sourcing FDIhistory of Zhejiang p rovince into two step s.The author analyzes theproblems existed in Zhejiang enterp rises'investmentsabroad from the four aspects,i.e.,M&A targets,operational experience,cultural differences,policy support.The author believes the enterprise in Zhejiang should focuson talents cultivation,developing service agencies and connecting experts,which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chnology sourcing FDImore efficiently.

Key words:Zhejiang enterprises;technology sourcing;FDI

On Develop ing Technology Sourcing FD I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Yan&M IAO Sen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Schoo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5,China)

F27

A

1671-2714(2011)02-0046-05

2011-01-05

王 妍 (1982-),女,天津人,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 陈汉轮)

猜你喜欢

浙江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Mother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双下沉、两提升”浙江医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