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尿道口方法在男性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2011-02-09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门诊部位连龙凤陆思杨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门诊部 位连 龙凤 陆思杨
润滑尿道口方法在男性膀胱癌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门诊部 位连 龙凤 陆思杨
润滑尿道口;膀胱癌;应用
治疗膀胱癌的方法除手术切除外,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是膀胱癌整体治疗的主要方法。我门诊对51例男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润滑尿道口方法替代传统润滑尿管外壁的方法,临床效果反映良好,病人疼痛感及各种不适明显减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04—2011-04在我院门诊行膀胱灌注男性患者共5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岁。51例男性患者病情相同、灌注疗程相同,心肺功能良好,适合门诊灌注。灌注药物均为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40mL。灌注周期均为每周1次,连续8次,然后每2周1次,连续4次,以后每月1次,共用1年。
1.2 灌注器材 一次性12号导尿包1个,50 mL注射器1个,12号导尿管1根,化疗药物。
1.3 方法 灌注前让患者排尽尿液,按常规导尿术消毒,在插管前将一次性导尿包内石蜡油棉球取出,先润滑尿道口,轻挤石蜡油棉球,将无菌石蜡油滴入尿道口内1~2滴。选择12号导尿管常规润滑,按常规插管方式插入,整个操作过程应轻柔,灌注时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插入10 cm左右再次润滑尿道口及剩余导尿管。见尿液流出后,再进入2~3 cm,固定导尿管(确定导尿管在膀胱内方可向气囊内注入气体)。左手将尿管尾端反折,右手持针,针尖斜面与导尿管呈30°穿刺入导尿管[1],根据医嘱将配好的羟基喜树碱20 mg+生理盐水40 mL缓慢注入膀胱。注完药液后再注入稀释液10 mL冲洗导尿管以避免药物浪费,夹闭导尿管,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轻柔地拔出导尿管(不能憋尿患者应留置尿管)。灌注药液后嘱患者依次以平、俯、左侧、右侧变换卧位,各15~20 min轮换,共1~2 h。临床效果反映良好,病人疼痛感及各种不适明显减轻。
2 结论
男性尿道狭长,常规导尿术通常选用16~18号导尿管,因导尿管粗且插管时石蜡油棉球只润滑导尿管外壁,随着尿管深入,润滑剂减少,尿管表面与尿道黏膜直接摩擦可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使患者感到疼痛。我门诊采用12号细导尿管常规润滑后在尿道口滴入石蜡油,可使尿道黏膜充分润滑,增加尿道顺应性减轻摩擦,从而减轻疼痛[2],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膀胱灌注中男性患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多伴有前列腺增生[3]。12号尿管最适宜,患者感到明显比其他型号尿管痛苦小,而10号以下尿管太细、软且短,男性患者插管时不容易插入或插入后容易脱出,一般不选用。
传统方法因尿管尾端粗大不能与注射器紧密连接,易造成药液外漏[3]。我门诊采用改良方法将导尿管尾端先反折再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导尿管反折处,这样既可以固定针头,又可以防止因药液外漏造成药量不足和对外阴黏膜、皮肤的刺激,增强病人的依从性。
本方法方便、安全、疗效显著,突破了以往传统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的损伤,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感与舒适度,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1]李翠娟,李艳,黄巧宜.膀胱灌注化疗方法的改良和护理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8):61-62.
[2]邹正伟,张立军.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术的改进[J].现代护理,2006,12(8):763
[3]田素萍,曹红十.膀胱癌术后的膀胱灌注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12):1133-1134.
1005-619X(2011)11-1048-01
20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