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松喦:渲染出—个“红”字

2011-02-08薛原

市场周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学画红岩山水画

薛原

诚如张渝在《雪尘语画》中所说,钱松喦在新中国一直是紧跟时代主题进行山水画创作的,所以他的山水画作品多以实景为主,例如脍炙人口的山水画《红岩》《常熟田》,等等。

对于自己的这些山水画创作,钱松喦说,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尤其是《红岩》,已经成了中国当代绘画的红色经典代表性作品。他在这幅画上题过一首五言绝句,对此。他写道:

“风雨万方黑,红岩一帜红。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前两句概括了“红岩”的革命史实,后两句是叙述我作画的动机和情感。“彤笔”是歌颂历史的彩笔。“彤”字作赤色解,我用红色画红岩,恰巧是语意双关。“挥洒曙光”,今天画红岩,已非‘万方黑的时代,这表示我的欢呼。曙光是红光,也是革命胜利的光芒。照得满幅通红,题句和画面及画的内容打成一片,渲染出一个“红”字。

最后这句“渲染出一个‘红字”,可以用来概括钱松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心态。相比傅抱石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成名成型的“抱石皴”山水画,钱松喦的山水画语言无疑是新中国的产物,革命现实主义加上革命浪漫主义,“革命胜利的光芒”成了钱松苗山水画的主调。他的山水画也被视为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样板。

相比石鲁等从延安进城的左翼和革命队伍中的文艺战士画家,钱松苗在新中国成立前,无疑不属于左翼也不属于革命者,只能算一个普通的循规蹈矩的艺术专科学校美术教师,最多只能称为革命的同情者。他写于1940年代的一首题画诗“冷淡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字里行间透出一个传统文人的面貌。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一个传统文人画家转变为紧跟时代潮流的专职画家。他的山水画成为最具备时代革命性的作品,仅一幅《红岩》,就足以担起60年代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之誉。

1983年,84岁的钱松苗写下回忆自己绘画历程的《学画溯童龄》,对自己一生的学画和创作做了总结:幼儿学画,青、中、壮漫长的岁月,生活的道路崎岖不平,但爱画之心始终不渝,不折不挠……钱松喦一生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波折,年青时代,学了五年师范,从1923年至1957年,在无锡、苏州等地教书,先是在小学中学教了四年书,以后一直在师范、美术专科等校任教,直到解放。1957年,钱松喦从无锡调往南京,在江苏省国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并担任副院长。傅抱石去世之后,他成为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和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

与那些在新中国历次政治运动中遭遇坎坷的画家不同,钱松喦除了在“文革”初期被打成“反动权威”之外,始终属于主流画家。在“文革”岁月中,钱松苗也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他于1974年1月底在中央人民电台的播出稿中说,1972年得到平反后。他的创作欲更加旺盛,画了《南京长江大桥》《锦绣江南渔米乡》《黄洋界》《庐山》等作品,还画了一幅《今日江南分外娇》,画上题跋:“今日江南分外娇,今天的江南面貌日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我每在再一次描写时,见到工农业建设又胜于昔,自愧作品跟不上形势的飞跃发展。”

钱松喦说,解放后,他得到党的培养,有机会踏遍了大江南北,到过古人未到之境,见过古人未画过之粉本。尤其在1960年一次两万五千里采风旅程中,深深感到“幸运地生活在今天祖国,在这优越的客观条件下,国画大有可为”。钱松苗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在新中国从以画谋生到以艺术为政治服务,他是发自内心地感激新社会。

猜你喜欢

学画红岩山水画
传承好红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卖身学画(上)
卖身学画(下)
学画小乌龟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三)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二)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