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作品收藏:30万元买到了什么

2011-02-08刘鹏

市场周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刘鹏收藏者收藏品

自2006年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开启中国摄影作品拍卖以来,摄影作品的收藏成为中国收藏界最热的话题之一。长久不被收藏界青睐的摄影,忽然一下热闹起来,引起整个收藏界,传媒与社会公众的关注。

摄影照片,在它发明出现后一百多年,才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进八画廊成为收藏品。在此之前,所有照片的买卖只是作为信息的载体在通讯社和纸质传媒之间进行,人们购买的其实不是照片本身,而是那张纸上托载的形象信息。当这些信息转载在其他媒介之上被人们消费后,照片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当历史在时光的流转中终于获得尊重之后,照片作为历史的证物渐渐显示出独立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介样式,其自身的发展也成为一部独立的、关于人类确认自己创造精神的历史。围绕着摄影的技术发展,爱好摄影的人们演绎出一部关于摄影的文化。这个文化交织着人们对艺术。政治、人类尊严和如何看待摄影的历史争论。摄影照片于是就像一个流光溢彩的容器,容下了时间和空间里人们的快乐忧愁。这些情感是有价的,人们收藏它就是收藏自己的情感,收藏自己和自己同类们通过摄影所记录的各种发现和见证。既然有价,就是财富,就是商品。是商品,就会流通,交易,就有了商品自身的属性。经典的好照片在进入它最早的市场——画廊时,价格只有几十块钱,但几十年过去,价格翻了无数番,现在已经从两位数蹿升到七位数,交易场所也移师到了画廊之上的二级市场拍卖会。

一年前,解海龙拍摄于1991年的《大眼睛》以30.8万元的价格成交,一时成为诸多照片收藏者津津乐道的话题。30万元的成交价对国内当代纪实摄影作品的收藏无疑注入了一道兴奋剂——摄影作品值钱,于是威了神话。

各种精明的人似乎都嗅到了从照片中所散发的财富信息,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将摄影作品作为新一场投资的风险游戏。然而,对于一些初进入摄影作品收藏市场的收藏者来说,也有不少令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30万元究竟能买到什么7只要买到照片就拥有了这张照片的一切吗?

产生于近年的摄影作品拍卖,起拍标准很难参照拍摄年代、印制版次、拍摄者知名度、原有市场价格等因素界定。众所周知,一张照片还涉及到著作权、物权、版权、肖像权等诸多的权利,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通过拍卖收藏到的当代摄影作品,更要注意版权问题。收藏者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收藏者必须明了法规规定和保护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1条第3款规定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影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照片作为收藏品和其他藏品不同,收藏者购买了照片只是拥有了物权,照片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并不拥有,只能将原摄影作品张拄欣赏,不能复制做广告,更不能出书,一旦出版赢利,就涉及侵权。此外,著作权的转让种类也名目繁多,如“一次性使用权”、“独家使用权”,“非限制使用权”,“特定地区使用权”等等,这些都是收藏者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其次,照片的印量问题。照片印量在过去也很少被收藏者注意。当代摄影家拍摄的作品如果已出版或印了大量书刊或大量洗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必定影响萁收藏价值,收藏者必须查阅大量资料,了解该摄影作品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条款来规范摄影者。拍卖行,收藏者的行为。一些摄影家承诺限量洗印照片,没有监督机制,全凭个人信誉。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摄影作品由于其可复制的工艺属性+又缺少必要的版权保护制度和规则保障收藏者权益,而不被收藏者青睐的重要原因所在。

看来,藏家在竞拍前还是首先要了解自己花了钱到底能买到什么。

◎链接——

影响摄影作品收藏价格的重要因素:

1、摄影师的历史地位。一个摄影师在当时有多红、他在摄影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对这个摄影师作品价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摄影作品的代表性和重要性。

3、作品的限售量和尺寸。一般来讲,作品的限售量越低,尺寸越大,价钱就越高。作为收藏品销售的摄影作品,除了作者的签名以外,还要标明每一幅作品的限售量和编号。

4、代理人的口碑。摄影师经纪代理人本身的口碑好坏,也会影响到怍品的价格。

5、收藏品的来源。收藏品前任所有人的声誉不但可以免除购买者对伪、赝品的困扰,有时还可以大大增加收藏者的收藏意愿。

编辑小记——

刘鹏的老照片收藏起源于一本《旧京史照》的画册,2000年。刘鹏很偶然的看到了一本画册,上面有很多老照片的介绍,这本画册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自此也奠定了他的老照片收藏之路,结合多次去潘家园、报国寺这些古玩市场的经验,刘鹏确定了自己的老照片收藏的主要路线,以北京的旧街景照片为主,翻开他的一本本相册,里面放满了老北京的街景照片。

每张照片下面都隐含着一个故事,体现着一段历史文化背景,每收到一张照片后,他都要第一时间查看书籍,上网搜索资料,将照片中所呈现的景象彻底的搞明白,弄透彻。有一次,刘鹏对一张前门箭楼老照片的历史背景了解得不够确切,就顶着烈日跑到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大厦搜集资料,可是疑惑还是没有解开,于是他前往学者“老北京通”王永斌家中拜访,最终得出了确定的结论。正是这浓浓的求知欲望和执着的精神,一直支撑着他,也使他坚持多年来为《北京档案》、《中国档案报》、《中国收藏》等报刊投了大量的稿件,用他的话说就是用自己收藏的老照片,配上文字,结合当时的文化,具体的说明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民俗,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北京已经逝去和即将逝去的街景,这也是刘鹏在收藏过程中得到的最大的乐趣。

2005年,当人们沉迷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老照片的收藏当中时,刘鹏又用他独特的视角,呼吁人们关注当代摄影照片,一篇《别忽略了当代“老照片”》的文章将老照片收藏爱好者的收藏领域扩大了,当代“老照片”即当代摄影作品也成为近期各摄影拍卖会的主打内容,拍卖记录不断被刷新。

猜你喜欢

刘鹏收藏者收藏品
新时期配电运检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爸妈腿脚不好, 当心这个病
基于用户画像理论的艺术品市场客户群体初探
古玉的传统方法与科学技术鉴定的优劣势比较
艺术品市场误读
试比较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收藏品之异同
局长多说一句话
曲线运动模型的竞赛题例析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6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收藏品市场之老外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