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应激及其干预

2011-02-08王道阳

卫生软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心理健康

王道阳,牛 岩,李 洋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而又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大学生的身心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在面临突发危机事件的情况下,他们往往缺乏危机知识,不能正确的评估风险信息,难以保护与调适自己的心理,危机事件对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系统造成的伤害将长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如果在危机事件的控制与预防系统中,忽视对群体社会心理行为的预防与监控,将不是一个完整的预防控制系统,因此重视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1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具体表现

突发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突发危机事件具有不可预知、危及公众利益、易引发媒体关注等特点。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矛盾在校园的激化。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各种现象的敏感地带。社会矛盾的焦点往往会集中在高等院校,比如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受阻等引发的学生抗议游行活动,一些大学生由于心理应激,做出不理性行为,就容易导致公共危机。第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公共危机事件也会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如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也让很多幸存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特别是那些正在成长的学生们,产生恐怖、失眠、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2008年1月中旬到2月初,我国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低温雪凝灾害,不少学校学生滞留,又有部分学校突然出现停水停电现象,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应激,引起学生及家长的恐慌。第三,学校中的暴力事件、集体中毒事件,比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03年2月发生的北大爆炸案以及福建郑民生案件造成很多大学生安全感缺失,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应激。第四,个别学生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或社会意外刺激出现异常行为。个别人异常行为也会使其他同学产生心理应激,近年来高校发生学生跳楼自杀,很多目击同学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应激。

2 大学生心理应激研究现状及产生机制

2.1 大学生心理应激研究现状

由于突发危机事件通常具有难以预见、处置紧迫、危害严重和影响广泛的特点,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个体健康都会产生严重影响。近几年来,许多地区的学校相继发生一些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的突发事件,因此,面对突发性、危害性及难以预测的突发危机事件,开展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干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已经对严重突发事件的系列问题开展了初步调查和研究,总的来说,国外在宏观方面对突发事件和社会干预模式研究,具有注重阶段划分、整合干预模式及特异性发展等特征;在微观方面关注突发事件中个体的应激和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个体的行为反应、情绪反应等。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发事件的认知评估模型研究,如Myer[2]和Wi11iames的三维筛选评估模型,模型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维度评估当事人的功能水平。除此之外,还有Brebde的阶段评估模式,Wi1son的人与环境互动的评估模式[3]。第二,应激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激反应的研究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等内容,如Cannon的“应急反应”模型(emergency reaction),Se1ye的全身适应综合症(GAS)等 ;应激障碍研究如Mi1gram的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极度应激障碍等;应激应对的研究如Lazarus的注重问题应付和注重情绪的应对等[4]。第三,危机干预模式研究,如严重突发事件应激报告模型和严重突发事件应激管理模型(GISM),Be1kin等人提出的3种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equi1ibrium mode1),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1)和心理转变模式(psychosocia1 transition mode1)等[5]。

国内相关研究以SARS和5.12汶川大地震为契机,相关研究多以此为背景,如社会对SARS的信息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地震灾后急性应激反应心理危机干预综合分析,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等。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一般的突发危机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危机事件中对于一般民众的心理应激行为的研究,而大学生在高校特殊社会心理背景下的应激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现有研究注重对突发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应对策略研究,而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前期干预和后期干预策略关注较少。

总之,大学生心理应激的产生往往是受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健全大学生心理应激干预体系尤为重要,虽然不能照搬外国的干预模式,但是其思路与技术,经验与教训还是值得借鉴的。

2.2 大学生心理应激产生机制

突发危机事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研究的重大课题。个体在面临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激中,不仅个体的机体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如心理应激会增加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几率(Cohen,1996)[6],而且会使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出现严重障碍,如调适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和极度应激障碍(Disorder of Extreme stress)。Sapo1sky(1994)认为应激是有机体对打破其平衡或超出其应对能力的突发危机事件的反应模式[7]。突发危机事件包括大量内外条件,统称为应激源。应激源是一个有机体对某种需求产生适应性反应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应激源的类型主要包括环境事件、心理应激和社会事件。应激源的强度在于其紧张性、持续性、频率以及预期性。个体对需求变化的反应是由所发生的不同水平的反应复合体构成: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见图1。

图1 应激交互作用模型(Sapolsky,1994)

Sapo1sky认为个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文化特征都是影响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其中生理特征包括身体健康、体质脆弱性;心理特征包括心理健康、气质、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以及自尊感;文化特征是指人们期望的反应方式的文化意义。资源也是影响认知评价、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金钱、医疗条件)、个人资源(技能、应对方式)以及社会资源(支持网络、职业帮助)。Hwang研究也表明应激引起一些疾病跟特定的文化有某种联系[8]。

Barofsky 认为应激和应激源还与个体众多疾病有联系,特别是癌症[9]。癌症病人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易怒、抑郁、敌视否定一切,压抑自己的情绪。他认为,应激造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会降低免疫系统的监督作用,这种监督作用的降低,就会让癌细胞毫无限制或者在较少遇到压制的情况下形成(如图2)。

图2 应激影响肿瘤产生的理论模型(Barofsky,1981)

3 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模式

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应激干预应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干预系统和危机补救系统,并且做好与之相对应的危机反应管理、危机恢复管理和危机反应追踪的评价机制(见图3)。其中,危机预警系统主要针对危机事件前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和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系统是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大学生心理应激干预模式的核心,它要求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做好危机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具体心理应激干预措施;危机补救系统是针对危机事件发生后测评危机事件的影响,制定危机恢复计划以及危机反应的追踪。

图3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大学生心理应激干预模式

4 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模式的启示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是高校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模式对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启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4.1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危机反应管理

国外的干预模式与其他类型心理健康教育有严格区别,往往只强调即时干预,而忽视危机事件前的预防工作。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将原先学校已经较为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预模式当中,运用好现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多种有效形式,如公共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讲座等宣传、普及心理危机应对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的开展危机应对教育,教会大学生及时处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此外要通过学生日常的心理调查发现危机应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并对于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辅导。

4.2 完善危机干预系统,加强危机恢复管理

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学院 — 辅导员 — 班级心理健康委员 — 寝室长”的五级信息反应网络,在危机事件中迅速准确地收集学生的反映信息,并将信息整合上报。对于出现强烈应激反应的学生要立刻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危机即时干预要做好危机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进行危机评估。要确认危机事件中的大学生当前的需要和关注的事情,站在大学生的角度看待危机事件对于其心理造成的影响。要建立有效的专家支持系统,在危机事件中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4.3 强化危机补救系统,加强危机管理评价

危机事件后的后续干预相对于危机过程中的即时干预更为重要。突发危机事件对于当事人的心理影响在即时干预下可能回复到原有的正常水平。但更多情况下,危机事件给当事人留下心理阴影,造成严重的创伤。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干预应当是持续的系统的工程。在危机事件后,必须强化危机补救系统,对于危机对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危机恢复计划。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咨询人员建立后续支持系统,使危机的即时干预与日常心理咨询相衔接,进一步对危机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平复。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日常管理形成的氛围对于心理创伤的平复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学校的日常管理人员也应介入这一过程中。

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变。社会变革、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给人们的物质生活、思维方式、心理情感带来巨大的冲击。而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活动和冲突最为强烈,他们经常产生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需要与满足、冲动与压抑、向善与从恶等矛盾,因此在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中往往会出现心理应激,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1]刘建银.国际视野下的教育系统危机应对及危机后重建——联合国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突发事件中的教育及其重建”专题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09,(5):19-24.

[2]Myer RA. Assessment for Crisis Intervention: A Triage Assessment Mode1[M]. Be1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1:157.

[3]Myer RA,Wi11iams R,Ottens AJ,Schmidt AE.A three-dimen siona1 mode1 for ravage[J].Journa1 of Menta1 Hea1th Counse1ing,1992,14:137-148.

[4]Lazarus,R.S.Progress on a cognitive-motivationa1-re1ationa1 theory of emotion[J].American Psycbo1ogist,1991,46:819-834.

[5]Be1kin G S. Introduction to Counse1ing[M].Dubuque,LA:Wi11iam C.Brown,1984:20-80.

[6]Towbes L C,Cohen L H.Chronic stress in the 1ives of Co11ege Students:Sca1e Deve1opment and Prospective Prediction of Distress[J].Journa1 of Youth and Ado1escence,1996,25(2):199-207.

[7]R.Sapo1sky.G1ucocorticoids,stress,and exacerbation of excitotoxic neuron death[J].Sem Neurosci,1994,6:323-331.

[8]Hwang,W.,1in,k.,Cheung,F.,& Wood,J.Congitive behaviora1 therapy with chinese Americans:research,theory,and c1inica1 practice[J].Cognitive and Behaviora1 Practice,2006,13:293-303.

[9]Phi11ip L.Rice.石 林,古丽娜 译.压力于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81-82.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