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早期辅助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
2011-02-06黄桂芝郝爱华
黄桂芝,郝爱华
(山东省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心肌氧张力减低,红细胞增多和肺血管分流,使左、右心室尤其是右心室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大,右室排血不完全,最后产生右心衰竭。缺氧、高碳酸血症、肺部感染对心肌的损害,以及支气管肺血管分流的形成对左心室负担的增加极易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尤其是无ST段抬高的ACS,早期应用他汀类降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缺血的药物及介入疗法[1]等治疗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再住院率;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改善心肌缺血早有报道[2],但对肺心病合并ASC应用麝香保心丸的短期和较长期临床作用及安全性则报道较少。本文旨在研究肺心病合并ACS早期辅助应用麝香保心丸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4月~200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ACS患者153例。肺心病的诊断标准为:凡有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患者,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而同时排除引起右心增大的其他心脏疾病可能的肺心病患者。ACS的诊断标准为:按照世界心脏病学会、WHO及European Heart Journal建议的ACS诊断标准,凡属首发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均纳入研究范围,剔除以往有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对麝香保心丸过敏者。153例患者中,男 94例,女 59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0±6)岁。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麝香保心丸(含麝香、苏合香脂、冰片、人参、肉桂、蟾酥、牛黄,由上海和黄药业生产,批号为G020702X),每次2丸(每丸 22.5 mg),3次/d,在肺心病合并ACS发病后12~24 h内给药,治疗存活者出院后,一直坚持治疗1年。对照组:安慰剂(本院治疗用)2粒,3次/d,治疗方式及时间同上。除按肺心病合并ACS常规治疗(抗感染,纠正右心衰,溶栓/抗凝,降脂,抗缺血等)外,两组均不用其他抗缺血中药。
两组在治疗前均进行病史询问,查体,检查心肌酶、血脂、血糖、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心电图(部分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E/A),存活者出院后每2~4周随访1次,随访期为1年,观察心脑血管事件、肺功能、再住院率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两组肺心病合并ACS类型(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功能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3 临床疗效评价
按1993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颁发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进行评定。
2 结 果
2.1 两组AP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AP)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4.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AP症状及心电图疗效的比较[例(%)]
2.2 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复发性心绞痛(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HF)、需进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或冠脉旁路手术(CABG)、需再住院治疗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卒中和心源性死亡也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后3个月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
治疗后两组LVEF、FS、E/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对上述3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为优(P<0.05),见表3。
2.4 两组CRP、FIB、D-二聚体治疗前后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CRP、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3项指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77)对照组(n=76)观察项目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VEF(分) 0.33±0.66 0.59±0.08*# 0.33±0.05 0.46±0.08*FS(%) 0.23±0.04 0.41±0.06*# 0.23±0.03 0.36±0.05*E/A 0.67±0.05 1.22±0.04*# 0.67±0.06 1.06±0.03*
表4 两组CRP、FIB、D-二聚体治疗前后变化(±s)
表4 两组CRP、FIB、D-二聚体治疗前后变化(±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77)对照组(n=76)观察项目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 40±6 10±4*# 41±5 37±5*FIB(g/L) 5.1±1.0 1.9±0.8*# 5.1±1.2 4.2±0.9*D-二聚体(μ g/L) 546±61 201±42*# 545±60 481±54*
2.5 两组FEV、IC治疗前后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IC(深吸气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IC变化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IC变化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FEV1(mL/s) IC(mL/s)对照组 76 -46.7±0.3 105±58治疗组 77 -35.4±0.3* 147±34*
2.6 不良反应
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唇舌麻4例(5.2%),胃部不适3例(3.9%),头痛2例(2.6%);对照组:肢体麻木3例(3.9%),胃痛2例(2.6%),头痛3例(3.9%)。两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影响。
3 讨 论
麝香提取物具有扩血管,强心功效;苏合香脂、冰片有减慢心率、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作用;人参皂甙有抗氧化、降脂、加强心肌收缩力作用;蟾酥有强心效果。其基础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具有保护内皮细胞,提高动脉壁NO的合成酶活力,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因此在治疗AP方面,可以减少AP发作,改善心电图ST-T和肺功能的作用。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方面,可以减少面积,改善左心室重构,因而可提高MI病人存活率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3-4]。
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左心室功能[6-7]。本研究显示治疗3个月,能明显改善LVEF、FS、E/A(治疗前后3项指标比较,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麝香保心丸治疗肺心病合并ACS后、CRP、FIB、D-二聚体、FEV1、I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降低(P<0.01),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推测可能是与其能抑制纤维蛋白原,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关。
[1] 祝宝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3):14.
[2] 赵德语.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23:82.
[3] 王国庆.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216例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3):178.
[4] 罗心平,施海明,范维琥,等.麝香保心丸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