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区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1-02-05尤扬申会苹李孟云王清艳李鹏祥王振东

关键词:古树名新乡市古树

尤扬,申会苹,李孟云,王清艳,李鹏祥,王振东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古树名木分为1级和2级,凡树龄在300 a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1].古树是活化石,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珍贵绿色遗产,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具有极高历史、文化、旅游、生态、科学及政治价值.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2],古树名木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是活的化石、活的文物、活的史书,是我们不可复得的瑰宝,是濒危物种的基因库,是古代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对古树的研究可以得知未来气候变化、水土、植被、地理、空气等重要科技情报[3].古树讲述着地球的历史,一个地域的历史变迁,如周柏、秦松、汉槐、隋梅、唐杏、唐樟等均可作为历史的见证,如新乡市牧野区东牧村1棵300多年皂荚,曾被日本侵华时所砍伤,疤痕至今清晰可见,它是日本侵华罪行的记录.

1 新乡市区古树名木现状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位于东经113°23′~114°59′、北纬35°50′~35°53,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邻;西连煤城焦作,与山西东南接壤;东接油城濮阳,与鲁西相连.现辖两市(辉县市、卫辉市)、6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4区(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工区、小店工业区.新乡市建成区面积9000 hm2,总人口100万[4];其中市区规划面积625 km2,人口90万.新乡市季风特征明显,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在地理环境、大气环流、地形,地势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暖温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均降雨量在500 mm左右.

1.1 新乡市区古树名木资源概况

新乡市区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红旗区、凤泉区、卫滨区、牧野区等,树种以豆科、柏科、桑科、松科为主.据不完全调查,古树名木共有18株,古树中有国家1级古树(树龄在500 a以上)3株,国家2级古树(树龄300-499 a)1株,国家3级古树(树龄100-299 a)14株.就古树生长的具体位置而言,散生古树多分布于市区街道、住宅小区、村旁、路旁、居民房前屋后.古树名木中,以皂荚、国槐等落叶乡土树种数量最多.古树的生长状况不容乐观,近期已死亡古树1株,急需加强保护管理.

1.2 新乡市区古树名木生存现状

从分布情况来看,古树大多数分布在新乡市的各个村庄,而且地势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有很多都在村子里.从生长势来看,各棵树木生长不是太理想,随着长期的生长繁衍,有些古树已出现断梢、枯顶、中空等现象,加之病虫、雷电侵袭以及人为影响,已开始衰老,需保护复壮.存在主要不良因素如下.

1.2.1 病虫害严重病虫害严重是各地古树的共同问题,目前无病虫危害的古树几乎没有.新乡市区古树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白粉病、梨锈病、叶斑病、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金星尺蠖、黑缘螟蛾、潜叶蛾、吊带蛾、蚜虫、桑天牛、蚕蛾、舞毒蛾、黄刺蛾、茶黄蓟马、蝼蛄、蛴螬等.

1.2.2 古树周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古树枝异奇特或具有神奇的传说,招来大量的游客,古树生长的地面受到人为因素的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机械阻抗增加,对树木的生长十分不利.古树周围多是用水泥池硬化,树池较小,影响了地下、地上的气体交换,在古树旁倾倒废料、废水或污水,造成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变,对古树的生长非常有害.

1.2.3 树体营养不足,人为损害严重有些古树栽植在殿基上,只在树坑中换了好土,长大后根系很难向坚土中生长,修路在根系周围埋设各种地下管道,造成根系活动范围受限,营养缺乏,致使古树早衰.人为破坏有各式各样的原因,在古树上乱刻乱画钉钉子,在古树下乱堆垃圾,修路建房砍去古树枝条,甚至滥挖、盗卖、非法移栽古树,使树体严重受到破坏.古树历尽沧桑寓意吉祥,人们常在树下建庙祈拜,有些烧香不当,枝叶长期受到烟熏,影响正常生长,同时也埋伏安全隐患.

1.2.4 专业技术人员少,养护水平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以至于在对古树的保护、研究工作上有所滞后,在对古树的保护上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另外,自然灾害,雷击雹打,雨涝风折,都会大大削弱树势.

2 新乡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策

古树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古树的资源和管护现状,必须采取行政、法律、技术以及宣传舆论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5-6].同时,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古树资源科学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掘古树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2.1 定期普查

古树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经常会发生变化,其中既会有古树自然或非自然死亡,也会有因过去遗漏而新发现、新确定的古树.从新乡市区的情况来看,目前人烟较少的偏远山区如辉县太行山上,尚未记录的古树不在少数.所以依赖一、两次普查而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建议至少每隔3或5年组织一次全市古树资源普查,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势、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2.2 建立古树电子档案

根据古树普查结果,对每株古树进行详细编号,细致登记每一株古树的生长地点、科属种名、树高、胸径、生长势、管养单位等重要因子,并录入电子档案,确保每株古树有档可查,做到像警察管户籍一样管理古树.电子档案应全市甚至全省联网.

2.3 加强对古树宣传教育的力度和破坏惩戒力度

《新乡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保护古树名木的专门性法规.对古树名木的认定、养护、管理及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全市百年以上树木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保护管理将有法可依.

社会对古树名木的特殊价值认识不足,欠缺自觉保护的意识,人为损伤还时有发生.比如牧野区杨岗村200余年南酸枣,由于建房,为眼前利益而牺牲古树生长空间,又得不到及时更新复壮,以致枯死,触目疼心时提醒我们,让此树为碑,以昭后人,以此为戒!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执法力度,制种损坏活动,杜绝人为损害事件的发生;在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防止产生不良后果,绝不允许随意迁移和砍伐事故的发生;加强栽培管理养护措施,尽最大可能为古树名木的生长发育提供优良条件,使之延年益寿、荫福子孙,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添砖献瓦,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负的重要职责.

2.4 防治病虫害

古树大都年老体衰,对病虫害抗性较弱,因此要注意防止病虫危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治早治巧,不能等到成灾再采取措施,那样不仅增加防治难度,而且易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树木的衰老死亡是客观规律,但是通过恰当的保护措施可以延长其寿命.古树名木保护实行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与社会公众保护相结合,定期保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方式.

2.5 采取更新复壮措施进行救治

2.5.1 埋条法分放射沟埋条和长沟埋条两种方法.放射沟埋条方法是以古树为圆心,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侧开挖放射状沟4~12条,每条沟长1.2 m左右,宽为0.4~0.7 m,深为0.8 m.沟内先垫放10 cm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苹果、海棠、紫穗槐等枝条缚成捆,每捆直径20 cm左右,平铺1层,上撒少许松土,同时施入粉碎的麻酱渣或沤制好的有机肥和尿素,每沟施麻酱渣1 kg、尿素150 g,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脱脂骨粉,覆土10 cm后放第2层树枝捆,最后覆土踏平.如果植株行距大,也可采用长沟,沟宽70~80 cm,深80 cm,长200 cm左右,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7-10].

2.5.2 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下层做法与上述措施相同,在地面上铺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砖,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有通气道,下面用石灰沙浆衬砌.沙浆用石灰、沙子、锯末配制,比例为1∶1∶0.5,同时还可以在埋树条的上面种花栽草,并设围栏禁止游人入内践踏,或在其上铺带孔的或空花条纹的水泥砖或铺铁箅盖.

2.5.3 作渗井挖深120~140 cm,直径110~120 cm的渗井,井底壁掏3~4个小洞,内填树枝、腐叶土、微量元素等.井壁用砖砌成坛子形,周围埋树条、施肥,井口盖盖.其作用主要是透气存水,将新根引导过来,改善根的生长条件,从而达到根系更新复壮的目的.

2.5.4 埋透气管在树冠半径4/5以外挖放射状沟,一般宽80 cm,深80 cm,长度视条件而定.挖沟时保留直径1 cm以上的根,1 cm以下可以断根,在沟中适当位置垂直安放透气管,每株树2~4根,管径10 cm,管壁有孔,管外缠棕,外填酱渣、马掌、腐叶土、微量元素和树枝的混合物,增加根际附近土壤的通透性.

2.5.5 支架支撑因倾斜枝干出现空洞、露根等原因,有倒伏或折枝危险的古树,要及时采用立柱、立支架等措施对古树进行支撑保护,防止古树由于外力(如大风)的作用而出现倾倒劈折现象.

2.5.6 堵树洞为确保安全,防止大树出现树体损坏加剧或折断、倒伏等情况,需要对树洞进行修补[11],还需对其他腐烂的树体堵树洞.堵树洞的方法如下∶首先清理树洞,古树树洞表面腐烂部分应该全部清理干净,消除各种病虫害寄生繁殖场所,树洞边缘松动树皮也要全部清理,直至露出新鲜组织为宜;其次应对清理后的部位立即消毒.用5%季氨铜溶液,采用加压灌注的方式,药剂进入木质细胞.待消毒表面充分风干后再填充.因树种而异,空洞大的先填入同类树种的木屑,对树洞内部进行支撑,木屑使用前先消毒,煮沸30 min,烘干后使用.再用聚安脂灌压式的填充,聚安脂瞬间发泡,能把木屑和树穴内壁紧密结合为一整体.填充表面如果不光滑,随着树形用利刃削成一个光滑表面,距离树表皮2 cm左右,用铁丝网罩好,外贴一层无纺布.玻璃纤维和酚醛树脂使用前混合,用玻璃钢将整个洞穴边缘涂沫一周.如若树洞位置处在主要景点的,或是位置低,在视野范围内的,最外层需要采用仿真处理.添加与树皮近似的色料,再勾画出与树皮近似的纹路,达到逼真的效果.

对于高大的古树设避雷针,防止雷击.树体较脏时,对树体喷水淋水,让古树尽最大可能的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较好的保护措施.

2.6 落实保护古树的资金

由于保护资金严重不足,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不能及时实施.资金不足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古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管理.有了资金的注入,可以更有力的加强宣传;去改善古树立地条件,如设置保护性栅栏、填堵树洞、做渗井、树下埋条、设置避雷针、防治病虫害、树体喷淋等复壮管护措施,确保其健康生长;有意识培养古树后备资源;有了资金保障,加强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运用,在普查和现有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完善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测体系,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项目进行动态监测、跟踪管理,为林业部门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 新乡市区代表性古树名木略记

新乡众多的古树中,记载着永乐初年新乡地区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的历史,首推凤泉区潞王坟乡五岭村的国槐(图1),为明洪武年至永乐年间洪洞县大槐树村村民徒居本村所植,历经沧桑已有600载,主干4 m,胸围3.5 m,随主干中空,但势如苍龙,雄浑遒劲,尽显古态.村民在老槐树下建庙烧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位于凤泉区耿黄乡西鲁堡村的国槐(图2),树齢600 a以上,主干约2.5 m,胸围2.7 m,主枝已枯,只有新枝上有绿叶,主干中间裂开,北边树皮已长好,有待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树的主人张青堂今年81岁,据他说1943开始连遭自然灾害,“荫三年,旱三年,蝗虫吃三年”此树不发芽,后来人们为它浇水,才有所好转.传说有仙灵托梦道“我就住在老槐树下”,因此人们在老槐树下建庙烧香,求得安康,并为其立碑题诗道∶

巍然屹立寿星槐,风风雨雨六百载,

严冬酷暑仍挺立,精神可佳令人爱.

古人当学老古槐,阔步挺胸向前迈,

同心协力奔小康,幸福生活传万代.

新乡市人民公园中日友好油松,为1990年9月26日我市友好城市日本柏原市市长访问时所载植.胡锦涛总书记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此棵油松枝叶茂密苍绿,被称中日友好之树,象征着中日友谊万古长青.

图1 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五岭村国槐

图2 凤泉区耿黄乡西鲁堡村的国槐

4 结语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宣传教育使大家了解古树名木的珍贵价值,明白保护管理好古树名木是关系着保护环境、保护民族文化和历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提高民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从而自觉地爱护古树木、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古树名木资源的特殊价,值特别是百年以上古树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其在历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更显特殊.古树名木资源护的宣传教育,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容不得一点疏忽和懈怠.

古树名木是“活化石”.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记载了山川、气候、降水等生态演变的信息,是一座城市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为此强烈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乡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使古树名木最大限度为人类造福!

[1] 梁伊任,杨永胜,王沛永.园林建设工程[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82-183.

[3] 田习文,韩文瑞,郝先宗,等.平山县古树名木情况及保护管理[J].河北林业,2009,(4)∶115-116.

[4] 新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乡调查队.新乡市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 周振义,袁国军,于磊,等.曲阜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2,22(4)∶49-50.

[6] 吴苑玲,康杰.深圳特区古树名木保护的探讨[J].热带林业,2005,33(3)∶38-40.

[7] 杨俊杰,刘菲,于福红,等.沧州市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复壮措施及建议[J].河北林业,2009(5)∶34-35.

[8]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养护技术规程[R].2007.

[9] 何小弟,朱惜晨,何静,等.扬州古树名木资源的评价与保护[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2)∶108-111.

[10] 李风莲,张琳.武当山区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8,(5)∶63-65.

[11] 施海,张萍,彭华.古树树洞修补新技术[J].绿化与生活,2007,(25)∶8.

猜你喜欢

古树名新乡市古树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新乡市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新乡市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