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场大治庸

2011-02-05樊华

西部大开发 2011年5期
关键词:庸官风暴问责

◎ 文/本刊记者 樊华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贪官深恶痛绝,而对庸官却相对宽容得多。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庸官的危害性并不比贪官小。2010年,我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63383起,死亡79522人。其中,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有庸官失职渎职的原因。不仅如此,一些干部还把“庸”奉为当官的“秘笈”。据报载,前不久有位记者下基层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干部到县里任“一把手”,临行时领导赠言:上任后不期望你能有多大政绩,但有三句话你必须牢牢记住:第一句,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二句,还是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三句,希望你千万不要出问题。在这位领导眼里,重要的不是干事创业,而是千万别出问题。也就是说,为了不出问题,当官可以没有作为,可以“庸”。有这种想法,怎能做到执政为民?

“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这是对庸官惰政者的入骨刻画。本刊记者观察,针对各级政府机关这些习以为常的“陈年机关病”,全国不少县市掀起“治庸风暴”。

这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武汉市4月6日开始高调开展的“责任风暴”、“治庸计划”。本刊记者观察到,该市“治庸办”,曾一日内处分了近40人。

从密集治理腐败,再前移到治理“庸官懒政”,专家认为,各地此举值得肯定。此外,专家也指出,“治庸风暴”早已有之,但大多沦为“一阵风”。如何将“一阵风”变成长效机制,正在考验各地官员的政治智慧。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要求全党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持把治理庸懒散问题作为突破口。这个要求很有针对性,突破口选得很准确。其中,治庸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漫画:权色交易 /李宏宇 CFP

“短缺短路短腿”产庸官

“混混官”,“上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领导召见不献一计,同级会商不见一词,下属请示不发一令。” 这也是民间及媒体上对于“庸官惰政”现象的形象概括。

那么,“庸官懒政”何以成为常见现象、吏治难题,其产生的土壤何在?

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吴丕教授表示,群众无法有效监督官员,群众长期反映的在政府机关“事难办,脸难看”等问题得不到纪检部门和主管领导的重视,那些惰政者受不到批评、警告,得不到惩戒是产生“庸官懒政”的重要原因。还有学者分析,有些地方部门,人员臃肿,职责不清,以及监督乏力,是惰政之风长期存在土壤。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母鸡多了不下蛋”、“龙多不治水”。

抨击“庸官懒政”现象,被国外媒体引用较多的观点,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室主任周湘智概括的“三短三不”。即,竞争“短缺”,动力不足;问责“短路”,压力不大;考评“短腿”,活力不强。从干部选拔、问责、考评机制上,反思“庸官懒政”产生的原因。

“治庸治懒”形式多样

本刊记者浏览新闻发现,掀起治庸风暴不只是位处中部的湖北武汉,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如山东、山西、湖南、浙江、江苏、陕西、新疆等地的许多县市,近一年来,均开展“治庸治懒”行动。记者总结发现,这场风暴大都有如下特点:

新任一把手主导。如山东省宁津县县委书记、纪委书记上任不久,该县即于去年5月底对政府人员刮起“治庸风暴”,时至今日,仍未停止。轰轰烈烈地持续了一年,对于当地的惰政官员来说,也是耐久力的考验。其他地区,如武汉市、山西省等地情况类似。有分析认为,一把手主导利于治庸行动迅速铺开,效果立竿见影。

突出保障经济发展环境。如湖北武汉治庸,旨在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投资发展环境,故而剑指吃、拿、卡、要等50种损害投资发展环境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湖南治庸,出台了《关于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处理办法》,顾名思义,为经济发展环境着想。

暗访及举报形式多样。不少地方成立“治庸办”、“优化办”等,派出含媒体记者在内的暗访组,或者让刚毕业的大学生,乔装打扮去暗访。此外,各地一般都开通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电子邮箱等。

雷厉风行。如,武汉市强调追责不搞“下不为例”,“不管是谁”,情节严重将遭免职。山东宁津县则有7名“一把手”走上曝光台,且原药监局办公室副主任被撤职。而在新疆,各厅局的多个处室负责人被免去现职,下派基层挂职锻炼或轮岗交流。

成立专门办公室。山东济宁曲阜市,为解决在服务群众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大胆创新,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全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效率,进一步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

问责挂钩 狠治“庸、懒、散”

为何此次“治庸风暴”能吸引各方眼球?关键在于不少县市的“治庸”与问责挂起了钩。以前,不少地方的行政效能投诉“不诉不理”,企业或群众投诉了也往往只作为“内部问题”予以象征性的处理;行政效能监察也常常本着 “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庸懒散”公务员以教育为主,“点到即止”。本刊记者发现,这次武汉“治庸风暴”的严厉就在于:不仅仅是媒体曝光,更对39名责任人员直接问责。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有23人,通报批评34人,诫勉谈话14人,调离现职工作岗位7人,辞退1人,扣除当月绩效奖金4人,扣除全年绩效奖金1人,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8人,停职反省1个月2人,并责成6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出公开检讨。其中不少人受到了不止一项处罚。我们常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本刊,在“治庸”这一问题上,光有“治病救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惩前”,才有可能“毖后”。否则,“庸懒散”将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此,研究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说,因为武汉的“治庸风暴”采用重拳强势出击,所以声势很大、备受关注。他希望这种“治庸风暴”能在全国形成一种氛围,在推动建立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法制政府、建设责任政府、建设廉洁高效政府上起到积极作用。他说,国务院确定了2011年四大改革重点,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包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

避免“一阵风” 建立长效机制

本刊记者检索发现,至少5年前,我国即开始开展“治庸风暴”。2006年2月13日,人民网时政频道以《治庸风暴袭卷全国 “混混官”日子到头了》为题,搭建专题,介绍当时全国各地,如安徽安庆市、湖北沙洋县、重庆市、深圳市、兰州市等,“问责行政首长”,掀起“责任风暴”、“效能风暴”,实施“治庸计划”的情形。

如何让“混混官”的日子真正到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认为,应通过建立健全机制,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持久化治庸。吴丕认为,除形成长效机制外,还应让群众、媒体获得足够监督权。还有专家建议,将体制外的互联网络举报与体制内的官员考核结合。

避免“一阵风”,也是各地党委政府的考虑方向。如武汉市,将“责任风暴”、“治庸计划”分4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为“9月1日至12月底为建立机制阶段”。而山东宁津县委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的纠风绝不是“一阵风”,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以建立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庸官风暴问责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脑风暴大挑战
《风暴中奔跑的树》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头脑风暴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
治理庸官懒政需在制度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