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零售业健康发展

2011-02-03吴晓

中国商论 2011年7期
关键词:爱卿零售业流通

吴晓/文

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零售业健康发展

吴晓/文

零售业如何开启新十年?通过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中国零售业的健康发展,无疑为此描绘出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十二五”期间,零售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零售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文化发展的承载力。

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表示:“在看到成绩和机遇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结构性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房爱卿是在2011年(第六届)中国零售商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做上述主题发言的。他指出,“十一五”零售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看到成绩和机遇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结构性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主要表现在零售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经营模式亟待创新等方面。

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7万亿元。零售业结构发展逐步加快,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配送水平稳步提高,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行业的贡献率也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涌现出像上海百联、苏宁电器、大连大商等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大型零售业集团。

“面对新的形势,‘十二五’期间,零售业要以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促进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加快建立统一、高效、顺畅、绿色的现代流通体系。”房爱卿如是说。

零售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十二五”是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零售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文化发展的承载力。” 房爱卿对此分析说,之所以说零售业是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是因为现代流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血脉和神经,是直接决定生产和消费,直接决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而之所以说零售业是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是因为零售业是民生行业,是直接影响老百姓生活的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我国的就业贡献度比较大,也是市场一支资源的标志物,对公平分配也有直接的影响。

之所以说零售业是文化发展的承载力,是因为零售业是完成宣传我国先进的优秀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吸收西方文化的载体。

房爱卿认为,国家“十二五”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为落实这一机制,国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将调整税收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零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房爱卿说。

“十二五”期间,由于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新的技术手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使我国零售业有一个比较大的、快速的发展。

房爱卿表示,随着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使以前想做而不能做到的事情变为现实,将促进零售业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将促进零售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流通业专业升级,促进店铺销售向网上销售、目录销售等形式拓展,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城镇化的进程将推动,并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6.6%,到“十二五”末将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毫无疑问,城镇将成为居民消费的重点领域。城市消费具有“量大”、“面广”、“层次多”、“升级快”的特点,这一趋势势必对于扩大城市网点和规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

房爱卿指出,我国零售业要大力转变发展方式。零售业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快建立统一、高效、顺畅、绿色的现代流通体系。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和谐稳定高效的现代供应链,努力降低流通成本。一方面要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规模效应,内部挖掘降低成本,转变生产模式,增加自营比重;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零供关系,只有通过零供合作,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做到信息共享,利益均摊,风险共担,才能降低流通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流通效果。要促进电子交易平台的形成,在过去,流通商品服务都是现场一对一的交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交易平台,由一对一的交易,变成了多对多的选择交易,形成价格,这对于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水平,提高流通效益都有积极的意义。

积极发展绿色循环流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零售业在这些方面可以说是大有所为。要发展循环流通,从生产到消费仅完成了整个流通过程的一半,从消费再到生产,才能完成整个流通的过程。

加强零售业诚信建设。一直以来,多数零售企业以诚信为本,守信经商为宗旨,把信守承诺和严格履约作为基本的行事准则和规范道德。但是,也确有一些企业存在商业道德缺失,搞价格欺诈的行为,在企业中倡导诚信的商业文化,不仅是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目前我国零售企业仍采取收取高额的进场费和返点、扣点等方式经营。这种方式已成为我国商品价格相对较高、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不利于进一步促进消费。

因此,尽快转变经营方式,探寻可持续的经营方式,成为零售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点。

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自营比例

房爱卿同时还表示:“连锁企业如不能提高自营比例,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核心竞争力也无从谈起。大型企业应率先积极探索开发品牌商品,努力转变经营模式。”

从我国零售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来看,销售超过百亿元的大型零售企业中,区域型企业占比相对较高。这些企业在本区域做大做强之后,受到区域发展空间较小的限制,很难做成规模更为强大的零售企业。突破区域限制、加速开展跨区域经营,是目前许多大中型零售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下,提高自营比重,已经成为零售企业提升利润的必由之路。

记者获悉,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调查显示,随着优质网点资源竞争的加剧以及租金、人工、商品价格的上涨,国内零售企业正面临经营成本提高带来的资金压力。因此,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转变经营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零售企业采取的经营方式以联营、保底、扣点等为主。零售企业将摊位出租给品牌商,零售企业本身并不参与定价,而是由品牌企业定价。

可以说,零售企业收取的费用越高,商品的价格也就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

对此,房爱卿指出,努力降低流通成本以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稳定价格的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除了扩大规模效益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自营比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对于“自营比例低”的危害同样直言不讳:“只做联营、出租摊位,把商场当做大物业进行管理,无异于自废武功。”她认为,转变经营模式的难点在于:企业观念的转变。单纯的出租或者返点,固然可以降低风险,但在这样的模式下,商场并不参与购、销、调、存的商业管理,已经变为了物业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2011年,零售业如何开启新十年?通过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中国零售业的健康发展,无疑为此描绘出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猜你喜欢

爱卿零售业流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徙木立信
ROYAL ROAST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爱卿听旨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几何说(四首)